高雄捷运黄线,吵得沸沸扬扬,
合并成一条提案后终于过关。
不过不管左看右看上看下看,
看起来都还是两条路线。
虽然高捷长期路网图都有画出来,
不过毕竟都只是纸上规划的阶段而已,
要改随时都能改。
如果未来黄线盖好后,
要拆成两条线的话,
要怎么设计比较好呢?
作者:
sydwuz (・ω・)
2017-05-11 03:53:00拿长期路网图来看的话应该不单单只是两条路线…我能想到的:黄线Y型维持,民族高铁直通黄线到Y13,莲潭本馆则直通到Y21,分别加密两市区段班距对此黄线要先做的会有:本馆澄清路口须设计成三角线,本馆建工路口和民族建工路口预留分岔
作者: geesegeese (殴) 2017-05-11 07:16:00
预算还没编,想这太早了。高铁民族干线+1
作者:
keydata (keydata)
2017-05-11 08:36:00今天之前的长期路网图可还是轻轨XD
作者:
a030083 (我爱高跟鞋)
2017-05-11 08:39:00有种东西叫怪手,拆的很干净。
诡异的是和台北相反 台北橘线市区段是y字形重叠区间结果高雄黄线是郊区重叠区间 市区最需要却班次比郊区稀疏
京阪也是郊区重叠XD 不过中之岛线比较偏支线性质就是了
作者:
qooisgood (ä¸å‘Šè¨´ä½ )
2017-05-11 12:18:00黄线会在澄清湖共线纯粹是机厂问题
作者:
et11117 (et11117)
2017-05-11 12:48:00因为机厂在茑松
作者:
SHR4587 (SHR4587)
2017-05-11 13:05:00重叠区间做四线化重叠区间在郊区其实也没啥问题
作者:
whyooo (.)
2017-05-11 13:08:00人字性路线,市区若班距不密集 加上转乘费时,效益有限黄线根本无法拆成两线
作者:
SHR4587 (SHR4587)
2017-05-11 13:22:00比起怎么拆我比较好奇有没有办法做高架+平面?
作者:
whyooo (.)
2017-05-11 13:34:00黄线就算发车3分钟1班,市区两边变成6分1班尖峰时间的效益若高,可以弥补离峰班距长的问题如果尖峰时间效益差,那市区离峰班距肯定拉更长15~20分一班,加上转乘费时,谁会想搭公共汽车也许还比较快黄线预估量 必须保守再保守
作者:
omkizo (陈武爱带你笑掌)
2017-05-11 13:44:00没人说每次车都要跑完全程呀 一半车次可以在合流点折返
作者:
whyooo (.)
2017-05-11 13:52:00讲得很简单,运作起来没那么容易
作者:
SHR4587 (SHR4587)
2017-05-11 13:54:00这都要看黄线怎么设计楼上那个是一个方法,但是合流点的车站也要设计成有办法在站内折返,问题是台湾目前除了台铁都没类似的方案我也不觉得规划的人有想那么多.......等等,新北投支线跟淡水线的北投站好像是那设计刚刚才想只不过新北投支线跟北投站都是高架化......
作者:
whyooo (.)
2017-05-11 13:57:00北捷的人字路线,是同线在市区
作者:
SHR4587 (SHR4587)
2017-05-11 13:57:00黄线似乎打算连郊区都做地下化,其实我觉得黄线可以做
作者:
whyooo (.)
2017-05-11 13:58:00黄线是同线在郊区
作者:
SHR4587 (SHR4587)
2017-05-11 13:58:00高架+郊区平面只不过刚刚去看黄线的规划一堆直角弯真的没问题吗XDD
作者:
waynedd (加西莫多)
2017-05-11 14:20:00为什么尖峰两边是6分钟..离峰两边就会变15~20分钟??可以只要继续维持两边离峰8分钟.重叠区会增为4分钟就好啦
作者:
qooisgood (ä¸å‘Šè¨´ä½ )
2017-05-11 14:28:00澄清湖要怎么平面 哪里就算不是市区也是住超多人黄线是重轨不是轻轨耶............
作者:
whyooo (.)
2017-05-11 14:57:00重叠区维持4分一班现在的红线都没有4分1班了郊区比市区班距还短,运能就浪费了空车率高,变动成本很高的
红线最好没有4分钟1班啦鬼扯什么前阵子假日还跑过2分~2分半一班的
作者:
qooisgood (ä¸å‘Šè¨´ä½ )
2017-05-11 15:17:00为什么要跟他认真.........不过黄线市区段真有需求 跑区间车就好没人说一定要全线跑完 可以由y11当折返点
到五甲的改叫蓝线,另一条继续称黄线重叠段就比照以前新店淡水线跟中和北投线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7-05-11 17:40:00高雄捷运要好一定要玩放射状路线 重点车站一定要有多条路线然后要有高铁台铁加持 看来只有高雄车站可以要做到好就要复制台北捷运(台北车站)的经验
不只黄线跟棕线,五甲段是旧绿线跟凤山线合并基本上送审的Y形黄线中运量是四线合并XD棕(三多)+黄(东三民)+绿(五甲)+凤(南京澄清)绿色现在给环状用掉了,所以要拆用凤山线的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