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公路建设 vs 轨道建设

楼主: Chthonic (...)   2017-05-11 00:50:50
国道以外的公路建设基本上是不收过路费的,每年政府也是要花很多钱维护并无偿提供民众使用,更不用提若民众高度依赖公路而产生的社会成本(碳排放、拥塞、事故处理...),以某些人的观念来说所有的公路建设应该都是赔钱货。
在新道路的开辟时也会有土地征收及兴建成本的问题,如果政府都要以赚不赚钱来决定是否要建设,那么所有的交通建设应该都不用做了。
盖马路是肯定赔钱,盖捷运会赚会赔还不一定(收入来源很多,不会只有车资),为何没人扺制杯葛浪费人民纳税钱的公路建设呢?
对了台铁这个赔钱货根本就该收一收了? 啊不行!!戴斗笠拿锄头不能坐捷运只好坐台铁...
作者: TaiwanUp (以运动为本的道路环境)   2017-05-11 00:56:00
真的要比盈亏不能算业外收入 那只是挖其他人的生意而已
作者: shter (飞梭之影)   2017-05-11 00:57:00
盖了马路,两旁就可以盖房子,就会有税收马路也可以开公共汽车客运满足大众运输的需要
作者: XX9 (米鲁国王)   2017-05-11 00:59:00
比起来捷运算是促进商业 走路人流才会多很多
作者: canandmap (地图上的流浪者)   2017-05-11 01:00:00
...戴斗笠拿锄头不能坐捷运的原因是?
作者: TaiwanUp (以运动为本的道路环境)   2017-05-11 01:01:00
公路最好的模式是禁小客车 只能让能源效率高的自行车机车或有公益性的货车公共汽车上路
作者: luckdot (ccj)   2017-05-11 01:01:00
中南部很多地方的问题是除了城际交通可以养得起公共汽车外其余找不到一般民众会去的节点这恐怕是更需要前瞻调整的
作者: XX9 (米鲁国王)   2017-05-11 01:09:00
就是没有人流没有商业啊 要促进人流 前瞻实在要加入人行道但人行道一般城区道路太狭窄 不禁止汽车或机车 或减半 根本难一般恐怕要两道缩减成一道才能有人行道人行道够方便才会让大众运输畅旺
作者: luckdot (ccj)   2017-05-11 01:19:00
不只道路问题 包括闲闲没事的人没有台北多所以白天客运都是靠免费老人撑很多其实都是长期资源不均产生的问题
作者: cjtv (小当家)   2017-05-11 01:53:00
推xx9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7-05-11 01:54:00
公路是强制向大众收费,不管你有没有用那条路如果每个市民统一收500元捷运税,然后捷运就不赔钱了...?
作者: ewings (火星人当研究生)   2017-05-11 02:11:00
你是不晓得汽车燃料税与牌照税是用来建设与维护公路的??
作者: mattc123456c (Matt Zhuang)   2017-05-11 02:20:00
农夫是哪里得罪你了?
作者: Kazimir (Kazimir)   2017-05-11 02:52:00
因为马路可以过货。 铁路公路航运海运是能载货的
作者: ji394xu3 (萨埵十二恶皆空)   2017-05-11 07:17:00
马路可以: 1.行人走路 2.脚踏车 3.汽机车 4.架电线 5.铺设下水道电信等管线 6.邻路建筑房子 ...所以不是没有收费 是它产生的效益都从其他地方收取 ....
作者: bitchen0327 (辰)   2017-05-11 07:22:00
不晓得有没有人把前瞻300多页的报告看完,在城乡建设里面有提到要将人行道优化,虽然不太晓得到时候会有多少个县市提计划就是了。
作者: mattc123456c (Matt Zhuang)   2017-05-11 08:05:00
农夫是哪里得罪你了?
作者: Sunny821210 (鲜榨莱姆juice)   2017-05-11 09:38:00
农夫是在讽刺之前某个官员说的话吧
作者: AGODFATHER (今天不打球)   2017-05-11 11:25:00
高雄盖有够多人行道 商业也没比较活络
作者: hinajian (☆小雏☆)   2017-05-11 11:58:00
古时候政府也没盖几条马路,房子也会自己长出来轨道建设是可以更有效地满足通勤需求以这点而言,马路和轨道建设在本质上没有不同
作者: bboring (做不完的报告)   2017-05-11 12:18:00
要不然你就不要盖马路试试...这比喻好笑到爆
作者: windty (风)   2017-05-11 13:33:00
台北白天离峰时段老人游客贡献很多北捷就算离锋人还是不少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05-11 14:58:00
你有考虑钱坑与小赔的差异?道路各地都盖得起,后续维护便宜。
作者: faunharu (Haru)   2017-05-12 17:38:00
原Po指的建设应该是指国道,中华民国很会盖国道,铁道几乎都是日人留下的,现在盖也只是做早该做的
楼主: Chthonic (...)   2017-05-13 00:12:00
就像五杨高架建好后,人们享受它带来的便利,而不再讨论当初花了多少钱,这条路是否可以自负盈亏?事实就是这条路并不会为国库增加任何收入(过路费并不会多收,因为车就是那么多,只是车流密度降低),却要花钱养护,但不会有人说五杨高架是赔钱货,因为这没有意义,它的效益就是让很多路段不再塞车。公路不能用赚钱赔钱来论成败,轨道为何可以用赚钱赔钱来论成败,如果可以的话台铁现况就是亏钱,代表台湾不需要台铁这个赔钱货,那台铁关门好吗?公路可以用边际效益来论成败,轨道可不可以?大众运输的习惯需不需要培养?愈来愈多人来台湾自由行取代以前的团客运具,需不需要更方便的大众运输把旅客拉到重要景点?减少私人运具的使用重不重要?搭配空污费燃料税随油征收是否可以抑制私人运具上路的数量?我的意思是公路&轨道都不是盖来赚钱的,是有需求才盖
作者: ji394xu3 (萨埵十二恶皆空)   2017-05-13 13:54:00
公路上面跑的车辆是使用者自己负责,轨道运输要营业单位负责(而且还要折旧),像台铁动不动就要花百亿来购买新车公路只要铺平柏油,轨道运输还要铺设轨道/架电线,动力来源要经营单位负责,公路上面的车辆汽油也是使用者负责公路的车辆使用者有需求才上路,轨道运输有固定班次,不管有没有乘客(就算空车载蚊子也要照跑)简单说公路运输盖完一次,后续的养护成本没有多少,但是轨道运输不是盖完就没事,它有营运问题/折旧问题...以台湾高铁来说,4000多亿盖的,每年营运成本+折旧合起来要200多亿,以台64(兴建经费426亿)跟台65(兴建经费309亿)来说,高铁只要4年的营运成本+折旧就可以盖台64+台65了轨道运输一玩就是几十年...累积的营运成本+折旧 有多高不言可喻,尤其各地方都搞轨道运输下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