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盖捷运 扩大内需还是钱坑?
2017-04-27
https://udn.com/news/story/6841/2429480
【作者:邓凯元 萧婷方 林佳贤】
小英政府砸大钱做基础建设,年限、额度创下台湾特别预算纪录,其中占近半预算的轨道
建设,成为地方政府兵家必争的大饼。究竟前瞻法案能实现区域均衡的远景,或只是下一
个大钱坑?
4月17日,立法院召开前“前瞻基础建设计划”轨道建设公听会,公听会出席阵容坚强,
六都首长只差台北市长柯文哲就全员到齐。“比行政院院会的出席率还高,”一位记者形
容。
原因无他,因为十天前,行政院长林全才公布前瞻建设计划,光轨道建设就编了4200亿预
算,而这块大饼每个县市都想要。
扁政府与马政府都编列特别预算,但蔡政府此次所提的,不管从规模,或执行期程来看,
堪称是历年之最。
八年特别预算 史上最长
此次特别预算总金额8800亿,超过扁政府“新十大建设”的5000亿。一位审计出身的中央
官员也提醒,蔡政府上任已1年,再提8年,等于会用到下下届总统的预算额度。
钻研台湾特别预算历史的台大政治系教授苏彩足指出,1950到1999年间,中央每年平均
0.54笔特别预算;但2000年到2017年,数量却多了1倍,每年平均下来是1.1笔。
早期,特别预算目的,偏重反攻大陆等军事需求。1971年以前,政府只有盖中山高速公路
和石门水库用特别预算。但如今,“特别预算(用途)已经不特别了,”苏彩足观察。
不分蓝绿竞提特别预算,凸显台湾预算僵化的困境。以2016年中央政府总预算为例,高达
84%是经常门支出,其中七成是一毛都少不了的人事、社福、退抚等法定预算。
法定预算愈多,表示政府能灵活运用做投资的钱就愈少,只好提特别预算。
特别预算是张空白支票
多位熟悉特别预算的专家指出,不论蓝绿,特别预算都是空白支票。没有细项,立法院等
于蒙着眼盖章。
以行政院已核定的4000多亿轨道工程为例,近八成、3000多亿,多是过去曾提过,或在行
政院、或在国发会、或在交通部被打回票的未核定计划。
那4000亿计划是如何拼凑出来的?交通部长贺陈旦接受专访时坦言,在去年10月中以前,
交通部是以台铁改善为核心,串联高铁路网来思考。10月中后,行政院决定要扩大公共工
程,才开始蒐集六都需求。
“选的几乎都是六都已有长期计划,或地方政府一直提类似主张,需求大致存在,过去也
有研究有基础;财务上,地方也相对有能力承担的项目,”贺陈旦强调筛选标准,只有嘉
义五分车联结高铁案是全新的。
拼凑立委、地方与中央官员的说法,10月中行政院定调扩大六都轨道建设后,交通部、国
发会将开始向新北市以外的五都征求案件。2月初,政务委员张景森直接找地方首长到行
政院,决定项目。决定后,再由各地方政府依程序,签核公文到交通部,完成程序。新北
市则最晚被知会。
《天下》4月初向交通部索取各项计划的可行性评估报告时,交通部表示,因为作业时间
有限,没有进一步的资料可以提供。
贺陈旦不讳言,选案不免有些是考虑区域均衡。“也不要把区域当作政治,这话未免也太
丑化,”他强调,不能认为昂贵的投资,就只放在付得起、养得起的地方去,应该要找好
的方法。
【全文未完,完整内容请见《天下杂志》621期;订天下杂志电子版】
扩大内需没错阿 都台车在制造 增加国内重工业研发生产能力
作者:
watanmila (watanmila)
2017-04-28 21:34:00本系列文预计连载数年
作者: TaiwanUp (以运动为本的道路环境) 2017-04-28 22:01:00
轨道会付燃料税给产油产煤产铀国 除非打压小客车公共汽车
作者: evian00 (evian00) 2017-04-28 22:36:00
又是udn
作者:
cava1ry (狼)
2017-04-29 16:59:00是有洗推文部队吗?最后一行不会看?
作者:
sbtiagr (星奇*天)
2017-04-29 23:03:00udn转天下 但还是摆在udn... 洗文洗成这样
作者: ULoR 2017-04-29 23:27:00
有无脑嘘, 推回来, 干联合报屁事
作者:
jcll (救照片中..><)
2017-04-30 01:24:00抵销无脑嘘文
作者:
tenrivers (tenrivers)
2017-04-30 12:44:00比起蚊子馆没收入,轨道乘客加减进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