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车厢台制→技术输出→商机上千亿

楼主: uu26793 (不太友善 刻意解读)   2016-03-29 11:24:58
车厢台制→技术输出→商机上千亿
“捷运技术移转后,每年可节省上亿元后勤保养费,还能出口外销赚钱!”新北市捷运局
长赵绍廉指出,捷运车厢“国车国造”后,不用受制外国公司,可省下大笔后勤维护费用
,未来技术成熟后,还可到国外投标捷运工程,整体“捷运经济”规模可达上千亿元。
赵绍廉说,捷运车厢在台打造,可以提升厂商技术,除节省大笔的后勤保养费用,关键技
术也不用被国外厂商掐住,以幻象2000飞机为例,台湾买了60架,目前剩下57架,但听说
只有10多架可以飞,“人家不卖你零件,你能怎么样?”
他表示,新北市4线轻轨(淡海、安坑及未来的八里、五股泰山等)将共用一座五级维修
机厂,减少其他路线机厂及设备规模,降低建置各路线机厂设备及人事成本。
轻轨路线重要备品及耗材可弹性调度使用,各路线系统不用再准备一套完整备品及耗材,
大幅减少备品、耗材的采购金额,淡海轻轨车辆维修费用,预估每年可节省2415万元,4
线轻轨就可省下上亿元费用。
赵绍廉强调,国车国造可望发展国内“捷运经济”,促进厂商产业升级,提升国内轻轨产
业。以淡海轻轨为例,投资金额150亿元,为国内供应链创造50亿元的不锈钢、钢板等产
业价值。一旦淡海轻轨国车国造成功后,其他路线车厢陆续跟进,技术成熟后,可以技术
输出到国外,整体经济规模达千亿元以上,创造捷运后续发展的“蓝海策略”。
(中国时报)
中时电子报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329000514-260102
技术输出...?
作者: Odakyu (青蛙骑士 瀬戸幸助)   2016-03-29 11:27:00
核心机电系统还是做不出来
作者: fman (fman)   2016-03-29 11:28:00
中时这种低级小报有这样的做梦文也不意外啦,不过这篇文章的记的是林金池,可以记一下,看以后是否都是这种做梦文
作者: mykorianda   2016-03-29 11:32:00
不过当时国内没好好发展轻轨二号 搞不好今天已经输出
作者: chewie (北极熊)   2016-03-29 11:34:00
难吧 轻轨二号刚好展现什么技术(含车体)都没有啊XD你看对面美国也是乖乖拿东欧技术的轻轨技转本地生产 何况隔壁中车跃跃欲试 说真的台湾占不到太大便宜...
作者: mykorianda   2016-03-29 11:37:00
XDD 好啦 有梦比较美~ 不过以目前的轻轨车体来看国内工业设计和制造的品味有大大提升 希望可以影响台铁就是了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6-03-29 11:49:00
大概可以半买半送,用于弱小友邦。然后断交时,就停止供料,让他交通大乱?不然金援老是变成总统行宫或豪华饭店
作者: el1901 (终点站 徐汇中学)   2016-03-29 11:56:00
这就昨天安坑轻轨签约典礼,记者访问局长车厢采购计画细节,局长表示后面伟大的战略构想。能否实现?就继续看下去喽。顺带一提,台铁招标混合动力车跟160辆电联车都流标了,后续招标期程未定。
作者: iqeqicq (南无警察大菩萨)   2016-03-29 11:57:00
先从逆向工程开始学起吧,中国就是靠这行起家的。一堆退役车都嘛拿来当器官车杀肉了。
作者: YellowWolf (YW)   2016-03-29 12:05:00
先造出来再说吧
作者: sdhpipt   2016-03-29 12:34:00
先从替中国代工做起吧 可以要求中车投标需在本地组装车厢
作者: SYSQP (Test)   2016-03-29 12:44:00
轻轨二号上头装了家用冷气可以算吗?我们有装冷气的实绩,乘上全球车辆数,这饼可大了。
作者: wsc47621 (wsc47621)   2016-03-30 11:09:00
后勤技术还是要别人支援,自己生出车子有啥用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6-03-30 11:22:00
其实有用....因为仍有产值。台湾一大堆产业是依赖欧美日技术做生产问题只是,会做车厢真的能卖出去吗?不过韩国货确实卖出去了,只是台铁用的超干削价竞争最低价外销,品质也是烂到爆某区间车根本没有几节车厢是完全正常。不过一些第三世界国家把误点半天以内都算准他们大概是这种白老鼠产品的潜在客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