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经] 《五戒相经笺要》第二十八集

楼主: nmamtb (南无阿弥陀佛)   2022-05-01 19:45:34
五戒相经笺要  悟道法师主讲  (第二十八集)  2009/10/14  中国山东省海岛
金山寺  档名:WD11-003-0028
  《五戒相经笺要》。佛陀教育网络学院的同学,大家好,阿弥陀佛。今天我们接着看
上一次讲到的盗戒这一段经文,请看经文:
  经【又有居士内外庄严之具。在楼观上。诸有主鸟衔此物去。以盗心夺此鸟者。犯不
可悔。若见鸟衔宝而飞。以盗心遥待之时。犯中可悔。若以咒力。令鸟随意所欲至处。犯
不可悔。若至余处。犯中可悔。若有野鸟衔宝而去。居士以盗心夺野鸟取。犯中可悔。待
野鸟时。犯小可悔。】
  我们上一次跟大家学习到这一段。这一段是鸟衔宝物,受五戒的居士,为了宝物去抓
那个鸟,有几种情况,经文很明显给我们说出来。我们今天接着再看下面这一段:
  经【又诸野鸟衔宝而去。诸有主鸟夺野鸟取。居士以盗心夺有主鸟取。犯不可悔。】
  下面《笺》给我们讲:
  笺【具六缘故。从鸟主边得罪。】
  这是另外一个情况。‘又’就是又有一种情况,‘诸野鸟衔宝而去’,鸟有主人饲养
的,如果没有主人饲养,外面的鸟,那就是野鸟。野鸟就是没有主人养的,此地这段经文
讲“又诸野鸟衔宝而去”,就是讲一般外面的野鸟,牠嘴巴去衔著宝物飞走了。‘诸有主
鸟夺野鸟取’,有一只野鸟去衔著宝物飞走了,但是被一群(诸就是很多只鸟,很多只有
主人饲养的鸟,这叫有主鸟)有主人养的鸟,看到野鸟衔著宝物飞走了,有主鸟再去把野
鸟衔的宝物抢过来。原来这个野鸟,牠嘴巴衔著宝物,被有主人养的鸟看到了,去把它从
嘴巴再抢过来,这就是“诸有主鸟夺野鸟取”,再夺取野鸟嘴巴上所衔的宝。这个时候有
受五戒的居士看到这个宝被有主的鸟夺取了,‘居士以盗心夺有主鸟取’,这个居士以偷
盗的心态、动机去抓那只有主的鸟,把有主的鸟嘴里衔的宝物取下来变成他自己的,这样
就犯了不可悔。在《笺》里面给我们讲,因为他‘具足六缘’(六缘我们前面学习过),
具足六缘就构成不可悔罪,就破了戒。《笺》给我们讲是‘从鸟主边得罪’,他这个结罪
是从鸟的主人那一边所得的罪,从那里结罪的。
  经【若待鸟时。犯中可悔。】
  笺:
  笺【是方便罪。】
  ‘若待鸟时,犯中可悔’,“待”是等待。等待,他还是有盗心的,在等机会想要抓
到那只有主的鸟,主要当然是为了牠嘴里衔的宝物。他在那边等机会,有盗心;但是还没
有构成事实,这个‘是方便罪’,得方便罪。
  经【余如上说。】
  ‘余’就是其余,都如同上面所说的,以此类推。其他还有很多很多方面的,我们根
据上面所讲的这几个例子、原则,以此类推,都是相同的。我们接着再看下面这段经文:
  经【又诸有主鸟衔宝物去。为野鸟所夺。】
  这是又另外一个情况。前面是诸野鸟(一群野鸟)牠去衔宝物飞走了,有主的鸟去把
它夺过来,居士再去夺这个有主的鸟。这里是‘诸有主鸟衔宝物去’,是有主人饲养的鸟
牠衔著宝物,“去”就是飞走了,被一群野鸟看到了,野鸟飞过去再把有主的鸟那个宝物
抢过来,跟前面的例子刚好是相反的。前面是野鸟衔宝物飞去,被有主的鸟把宝物夺取过
来,居士再去夺取有主的鸟。这段经文是有主的鸟衔宝物,被一群野鸟夺走了,‘为野鸟
所夺’。下面《笺》给我们讲:
  笺【是无主也。】
  野鸟就是没有主人养的。
  经【居士以盗心夺野鸟取。犯中可悔。】
  上面那段经文讲的是具足六缘犯了不可悔,这一段是犯中可悔罪。‘居士以盗心夺野
鸟取,犯中可悔’。上面经文是讲到居士夺有主鸟取,那个鸟是有主人的,构成不可悔罪
;反过来,夺取野鸟是犯中可悔。这个结罪就不一样。这个不一样的地方,一个是有主的
鸟,一个是野鸟(没有主人的),结罪不一样。《笺》给我们讲:
  笺【亦从盗心结罪。】
  他是从有偷盗的心理、动机,从这个地方来结罪的,因为野鸟是没有主人的。因此我
们学习五戒,第一条杀戒,第二条盗戒,弘一大师给我们讲盗戒是非常细的,如果我们没
有把盗戒的戒相了解清楚明白,他建议我们暂时先不要受这条戒。因为这条戒的戒相很细
,往往我们受了这条戒,但是犯了盗戒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犯了盗戒,因此弘一大师建议我
们稍缓,稍微慢一点,等我们把这一条戒真正的戒相了解清楚了,我们自己知道该怎么受
持,再受条戒,这样是比较妥当。从这个地方我们就可以知道,的确没有去进一步研究戒
相,我们就不知道它里面的内容,到底我们持戒还是犯戒,有没有犯戒?犯了戒是可悔,
还是不可悔?是中可悔、下可悔?犯戒的轻重,结罪的轻重,我们就不了解,因此弘一大
师劝我们要多学习,这是对的。我们看到这一段,举出这几个例子,就知道我们生活当中
方方面面、点点滴滴的,这些人事物非常多,我们必须举一反三,以此类推,这样我们戒
才能学的好,也才能真正去落实,持不盗戒。我们接着看下面经文:
  经【若待鸟时。亦犯中可悔。余亦同上。】
  ‘若待鸟’就是等待那个鸟,等待机会,起了这个心要偷盗鸟嘴巴里面衔的宝物。他
在等待、等机会,也犯中可悔,是中罪可悔。蕅益祖师的《笺》给我们讲:
  笺【准上应小可悔。中字恐误。不则上亦应云中可悔也。】
  这个地方,祖师给我们点出来,经文‘中’这个字恐怕是有错误。因为古时候经都是
抄写,有时候抄漏掉、抄错字,这是常有的事情。但是祖师大德,他们给我们示范的,也
是一个非常严谨、慎重的态度。没有很特殊的情况,经文看到错字,特别是在古书里面,
古籍,古代流传下来的,有错,不敢随便去给他改动。如果我们现代人重新打字排版的错
了,那当然要改,校对就是要改。但是我们古籍、古时候木刻版的,古代留下来的,这个
不能改,这是示现给我们看,一个慎重的态度。明明看到是很明显的一个错字,那怎么办
?他是不改,但是他在下面就给我们做注解,就是解释这段经文跟上面那段经文,为什么
他说这个字可能是错误的理由给我们说出来。这个字为什么是错?因为上面的经文,‘准
上’就是上面的经文也是有同样这个事情。但是上面经文是小可悔,我们看上面的经文“
待野鸟时,犯小可悔”。因为这段是讲夺取野鸟,上一段的经文有讲到“待野鸟时,犯小
可悔”,如果这一段是讲“犯中可悔”,上面那一段经文“待野鸟时”应该也是犯中可悔
,不应该讲犯小可悔。所以祖师给我们提出来,这个应该是错字。‘余亦同上’,“余”
就是其余的,犯戒结罪轻重也是同上面讲的是一样的,根据这个原则来判断就对了。下面
我们看弘一大师的《补》,第一条给我们讲出:
  补【此节属虚空处。】
  我们前面看到,偷盗有很多种处所,这一节经文讲的就是属于虚空处。因为鸟都是在
虚空中飞的,偷盗的处所、目标也是在虚空。因为鸟在空中飞,目标就锁定在空中,所以
这是属于虚空处。下面《补》再给我们讲:
  补【文云。若待鸟时。亦犯中可悔。注云。准上应小可悔。中字恐误。】
  弘一大师又补充说明,若等待野鸟的时候,也是犯中可悔。《笺注》跟我们讲“准上
”,依上面经文做一个标准,上面是讲待野鸟是小可悔,中这个字恐怕有错误,是根据上
面经文来讲的,这是蕅益祖师提出来的。弘一大师是引用《大律》,即《四分律》:
  补【以偷夺心夺野鸟取。偷兰遮。若待鸟时。突吉罗。准是律义。此文中可悔。应是
小可悔。】
  这是弘一大师再引用《四分律》这段戒经的经文来补充解释蕅益祖师这段《笺》。‘
准’就是依戒律它的标准、它的定义,这段经文的‘中可悔’,应该是‘小可悔’,是没
有错。弘一大师把《四分律》这段经文举出来,再做一个更有力的佐证,证明这个应该是
小可悔。但是经文的字错了,还是不动,我们知道这个意思就可以了。因为有其它戒经做
依据,所以祖师提出来这个应该是小可悔。我们是可以依照戒经的依据,来判定这个是小
可悔罪,应该不是中可悔,但是它的经文错字还是没改。在虚空处偷盗,这是举出一个例
子,野鸟、有主鸟,这个例子经文到这里。下面又是另外一种情况,我们请看经文:
  经【若居士蒲博。以盗心转齿胜他。得五钱者犯不可悔。】
  这一段就是讲赌博。受五戒的居士能不能赌博?现在有一些国家地区政府开设赌场,
在我们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这种做法,我们看在欧美这些国家都设有赌场。过去我们到
美国,美国拉斯维加斯的赌场,算是在美国最大规模的一个赌场;另外费城也有一个,规
模比较小。在澳洲,大城市都有赌场。在欧洲,有一个前法国的属地摩洛哥,它也是算一
个国家,但是之前属于法国的属地,那个国家都是全部赌博的,那个国家的政府都是开赌
场、抽税金的。现在听说新加坡也开了赌场,他们政府的理由是说,他自己国家开赌场,
所谓肥水不落外人田。在自己国家他的国民另外又有其他国家来赌钱的,他们政府就可以
抽税金,增加他们国库的收入。在马来西亚是比较早就有了,马来西亚也有赌场。当时我
们净老教授(大概在前年)在新加坡举办九大宗教联谊会,总理李显龙先生也去参加了,
我们老和尚也是给他们建议,最好把赌场改成宗教大学。这个建议是很好,前几天有新加
坡同修来此地,我请问他:赌场有没有改成宗教大学?他们说:政策还是维持赌场,还是
盖赌场。这些说法总是有一些见仁见智的地方,他要盖赌场,总得要说一个理由,让大家
认为这个理由也满正当的,大家会去支持。一般就是钱的收入,对国家税收有帮助,这个
理由有人会支持。
  但是另外从道德观念来讲,开赌场也是不好的,劝人家去赌博,有的人赌钱都赌到倾
家荡产,在这个世界上非常多,这也是一个不好的行业,我们政府应该是提倡正面的,不
应该提倡负面的。但是现在东方这些国家地区,还是受西方文化很大的影响,因此现在有
了政府办的赌场。在我们中国地区,一直到现在,政府没有提倡办赌场,我们中国地区的
道德观念,还是比较强烈的。虽然在民间,赌场非常多,甚至跑到其他国家去赌博,但是
政府还是一直维持不设赌场。当然这个跟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是有关系的,在我们中国
人心目当中开赌场总是不好、不道德的。虽然很多人喜欢赌,但是政府并不鼓励,不提倡
。这是从教育方面来看,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这桩事情。这个就是东西方文化,它的差异就
在这个地方。在东方这个地方比较重视伦理道德文化教育,这个观念比较深;在西方国家
都比较重现实,重视功利,重视享受,差距在这个地方。
  赌博这桩事情古今中外都有,不但现代有,古代也有;不但中国有,外国也有。那么
受五戒的居士能不能赌博?过去也有人问到我这个问题,当时我也没有办法很具体给他一
个答复。因为就赌博这桩事情来讲,你总是想赢别人的钱,想不劳而获,赢别人的钱,这
个心态动机就是贪心,贪取别人的财物,希望不劳而获。所以他就去赌,他去赌赢钱比较
快,辛辛苦苦的赚钱,要工作多久才能赚多少钱,因此有很多人用这种投机心态去赌。当
然就赌博这个事情来讲是不好的,在我们佛门里面也不会去鼓励这个事情,但是也没有办
法去杜绝这个事情,因为社会自古以来就有这个事情,也没有办法去避免。
  此地这个经文,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来,受了五戒的居士,经文没有明文规定不可以去
赌博。但是我们知道,总是要避免比较好,不要去赌比较好。此地的经文,它所讲的就是
‘若居士蒲博’,就是去赌博。经文并没有讲你去赌博就犯戒,经文并没有这么讲。没有
这个讲法,从经文上来看,一般正当的赌博,像现在的赌场,你进去赌,或者私人的赌场
,你去赌,他还不构成破戒,不构成不可悔。但是如果你去赌博,犯了以下这个情况,那
就有罪。以下这个情况是什么?‘以盗心转齿胜他’,“盗心”就是用偷盗的心理;“转
齿”,下面会有解释,我们简单讲大家就会明白。赌博总是想要胜对方,胜对方你就赢钱
,如果你输给对方,你就输钱,你就赔钱,这里讲“用盗心转齿胜他”就是作弊。所以俗
话也有一句话讲,十赌九诈。你到一个赌场去赌,可能都被骗了。为什么?开赌场的人,
有的人就是专门在设计诈赌。这一类叫做诈赌,他不是正规跟你赌的,他里面有作弊的,
他有安机关的,你怎么赌都赌不赢他。刚开始会给你赢一些,让你尝到甜头,引诱你再来
赌,到最后你倾家荡产,都赔进去了。这里讲以盗心转齿胜他,就是用欺诈、诈赌这种手
段,他不是正规的赌,是用盗心转齿胜他。如果用这种诈赌的方式,‘得五钱者,犯不可
悔’。价钱跟前面讲的都一样,只要达到五钱,就犯了不可悔罪。受了五戒的居士如果去
诈赌,用这种方法去赢别人的钱,你赢了五钱以上就犯了不可悔罪。这是讲以盗心,以偷
盗心,用这种方法手段去赢钱的,达到五钱就犯不可悔。这个意思很明显,我们可以看出
来。我们再看下面,《笺》给我们的注解:
  笺【博钱为戏。名摴蒲。】
  ‘摴’就是戏耍。
  笺【双陆戏。名六博。赌博家所用马子及围棋子象棋子骰子之类。皆名为齿。转齿者
。偷棋换著。乃至用药骰子等也。】
  这一段我们就不详细去研究赌博的这些用具,因为赌博有很多种方式,特别在现代科
学发达,赌博的方式就更多了。这个是讲古代,蕅益祖师那个时代就有这些赌具。马子、
围棋、象棋、骰子,这些传统的赌具,这一类的,‘皆名为齿’,“齿”就是这些赌博用
的器具。现在赌博的方式又有很多种形态,你像香港,香港以前是被英国占领,所以那边
也有设跑马,香港有跑马场。跑马就是让人家去赌钱的,看你押那一只马,那只马跑得快
,他就赢钱;跑慢,输了,就赔钱。跑马的,那也是一种赌博的形态。现在还有赌球赛的
,比如说踢足球,也有人利用球赛这个形态在赌钱的,你押那一队会赢,押多少钱;还有
打棒球的、篮球的,打球的。这个过去在台湾,报纸常常报导,很多人利用球赛,作为他
们彼此赌钱的一个方式。在台湾,最近这些年都常常选举,也有人用选举的方式,看看哪
一个会当选。看到这两个候选人势均力敌,然后要赌博的人,大家就用这个方式来赌,你
赌哪一个会当选,也有这个方式。所以现在赌博这种形态方式是愈来愈多。
  这个当中过去台湾也有报纸报导这样的一个情况,那个情况跟这里讲的转齿意思是一
样的,跟那个讲的是一样的。我记得有一次,好像是职业棒球赛,职业棒球赛都是有一些
公司他们去养的,他们去支持的,在比赛。在比赛时,有一些人在赌钱,他就私下去买通
球员,比如说他要赢对方的钱,他押的是甲队,乙队有一个投手很厉害,然后甲方的人就
拿很多钱给乙队的投手,叫他放水。放水就是说,你就故意出状况,让他输了,这个钱就
是你的了,你就得到这么多钱。那个时候报纸报导得很大,像这一类的,如果受了五戒的
居士去干这个事情,就跟这里讲的意思是一样,用一种不是正规的手段去赢钱,就属于这
一类的,这一类叫做转齿。‘转齿者,偷棋换著,乃至用药骰子等也’,就是他用那些不
正当的手法、欺诈的手法,目的就是要赢钱。如果你赢了五钱以上,就犯了不可悔,破了
重戒。我们再看下面《笺要》:
  笺【准《优婆塞戒经》及《梵网经》。则蒲博等事亦犯轻垢。今但受五戒者。容可不
犯。而转齿胜他。全是盗心。故犯重也。】
  《笺要》再给我们补充说明这一段。‘准’,“准”就是依《优婆塞戒经》以及《梵
网经》,经上讲的这个标准。准就是依照经上讲的为依据,作一个标准,或者讲准则。‘
则蒲博等事亦犯轻垢’,《梵网经》是大乘菩萨戒经,你受菩萨戒的人去赌博,也是犯轻
垢罪。纵然是正规的去赌,也是犯轻垢罪。轻垢罪,罪是比较轻,但是还是有罪过的,也
就是这个事情是不好的。‘今但受五戒者,容可不犯’,受五戒还没有受菩萨戒去赌博,
只有一般正规的赌博并不犯戒。因为你只有受五戒,还没有受菩萨戒,你去赌博不算犯戒
;如果你受了菩萨戒,就犯了轻垢罪。这个罪并不是很重,是轻垢罪。这里主要讲的是受
五戒,你正规的去赌不犯戒。在这个经上并没有说你去赌博就是犯戒,没有这么讲;没有
这么讲,只有受五戒去赌博不能算犯戒,他不犯戒。
  ‘而转齿胜他,全是盗心,故犯重也’。这一段的经文,重点就是用转齿去胜他,去
赢别人的钱。用这种舞弊的、欺诈的,不正规的手段去赢对方的钱,只要赢达到五钱以上
就犯不可悔,就破重戒了。这段经文主要是强调这一点、说明这一点,就是你去赌博不犯
戒,但是你不可以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赢钱。这段经文我们这里可以说看到祖师这个注解也
就很明白了。虽然没受菩萨戒赌博不犯戒,但是祖师在此地举出《菩萨戒经》,也是劝告
居士,虽然你没有受菩萨戒,但是最好还是不要去赌,也有这个含义、有这个意思在里面
。举出《梵网经》就是最好还是不赌,但是如果有时候有些因缘你去赌也不算犯戒,让你
明白,你如果没有以盗心转齿(用诈欺的手段)去赢别人的钱,不算犯戒。让受五戒的居
士心里明白,他这样做到底有没有犯盗戒,让他明白。心里明白之后,他受持这个戒才心
安理得。
  所以我们研究戒相就是要知道,犯了戒你要忏悔;没有犯戒,就是说你没有犯这个戒
,就戒律这方面来讲你没有犯,但是就道德观念来讲还是避免比较好。所以这是从两方面
来讲。因此前面我们也看到第一条,不杀生这条戒,有破戒罪跟性罪的区别,它两种性质
是不一样的。在戒经上来讲,主要都是讲破戒罪,你受了戒,有没有犯戒,犯了戒是轻还
是重,可悔还是不可悔,主要是讲这一方面的。这段经文我们就学习到此地,我们接着再
看下面的经文:
  经【若有居士以盗心偷舍利。犯中可悔。】
  笺:
  笺【不可计价值故。】
  我们先看这一段。我们看这一整段的经文不是很长,它还是有分三个小段,这是第一
小段,第一小段是总说。‘若有居士’,受五戒的居士,‘以盗心’就是以偷盗的心,去
偷舍利。舍利在佛门,我们佛弟子都是非常尊重的,特别是佛的舍利,这个是非常非常尊
贵、尊重的,大家所敬仰的。佛不在了,他留下来的舍利就等于是佛的身体一样,所以大
家去拜舍利都会有一些感应。佛陀的舍利,佛陀圆寂之后,他的舍利非常多,分布在四大
部洲,我们南赡部洲也分布在很多地方。在我们中国地区,现在最著名的,听说最近北京
又发现一处藏有佛舍利,但这个讯息我还不是很确定,前些日子听到北京的居士来跟我讲
这个讯息。目前我们大家都知道的,西安法门寺的佛指舍利,还有阿育王寺的舍利塔,这
两个地方的舍利塔,我也去参观过、去礼拜过,这是供舍利的。有佛舍利供奉的地方也是
个福地。因此我们佛门弟子对舍利的敬仰是非常虔诚的,都很虔诚景仰舍利,但是景仰是
景仰,你总不能用偷的、用盗的。
  此地经文讲,“以盗心偷舍利”,关键在这个盗,盗,他心态就不一样了。这里经文
讲,如果你是以盗心,就是用偷盗的心,去偷舍利塔,去偷佛的舍利,是犯中可悔。此地
讲的以盗心偷舍利,主要也是以佛舍利为准,其他菩萨、罗汉、祖师大德的舍利,应该也
是比照这个标准。因为我们知道这个舍利,当然我们知道佛一定有舍利的,但是祖师大德
、菩萨也有舍利,阿罗汉也有舍利。祖师大德修行证果的,修行功夫好的、得禅定的都有
舍利;另外还有,我们修行有感应,也会有舍利。有时候佛弟子虔诚,像《龙舒净土文》
里面讲这个公案,古人用针绣绣佛像,把佛像绣在丝织品上,那个针头都会出舍利;点灯
供佛也会出现灯花舍利。在一九OO年,我第一次到北京,去见黄念祖老居士。黄老居士
跟我讲,在夏老居士在世的时候,夏老曾经跟大家打过一次佛七,夏老自己亲自敲法器的
,他说那一次佛七参加的人大家的感应都非常殊胜。他跟我讲,拜垫都有舍利,我们拜佛
的拜垫,都出现很多舍利。这个是修行念佛的一个感应,也会有舍利。因此这个舍利,除
了佛以外,菩萨、罗汉、祖师大德,还有修行人的感应,也会出现这些舍利。
  用盗心去偷舍利,这是犯中可悔。他这里讲偷舍利,跟前面讲的不同的地方,前面都
有讲一个价值,就是五钱,就犯不可悔。但是偷舍利,《笺》给我们讲,‘不可计价值故
’。他说舍利是无价之宝,你不能给它计算世间的价钱,它没有价钱的,它是无价之宝。
“不可计价值故”,不能去计算它的价钱、计算它的价值。但是盗心偷舍利,他犯中可悔
。我们看这个经文跟前面,你偷盗一般人五钱,像前面讲的赌博,用不正规的手段去赢钱
,赢了五钱以上就犯不可悔;偷舍利,以盗心去偷舍利子,才犯中可悔,这个到底是什么
原因、什么理由?下面经文会给我们透露出来。舍利,过去也有人在卖,在广化老法师这
个注解里面讲,还有人卖舍利的。以前从一千块台币,卖到三十万,一颗舍利卖到三十万
。如果以盗心偷取舍利去谋利,应当以价值来论罪。所以取舍利,就是看他用什么心态,
是盗心还是清净心,这个结罪又不一样。因为他的动机不同,因此论有没有犯戒,犯的轻
重也就不相同了。
  今天我们时间到了,我们先学习到这一段。这一段还没讲完,我们下一次再继续跟大
家来学习。谢谢大家收看,祝大家法喜充满,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