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设] 再给密西西比河一次机会

楼主: fw190a (las)   2022-08-21 16:20:23
※ 引述《plamc (普兰可)》之铭言:
: ※ 引述《fw190a (las)》之铭言:
: 基本上应该是反过来讲,就是因为东亚远远的挂在欧亚大陆东边
: 中间被难以跨越的地形隔离,所以才会导致落后
: 这是很简单的逻辑问题,从地中海到中近东到印度有任何人想出什么新科技或想法
: 都会很快传遍这整个欧亚大陆热区,但是东亚咧,就频宽很低,断断续续传得乱七八糟
: 连个佛经,都要等到玄奘翻山越岭跑去天竺取经,所以当然大部分都落后
: 只除了极少数东亚区内自己想出来的东西
地形问题非常现实,但落后的结论倒也不是唯一答案。
或者说光是用先进/落后这个框架来比较,就过于粗糙,
也带了太多近现代认知在里面。
容易把个别(尤其军事)科技带来的优势过度放大。
西亚加上附近那整块能整合的资源确实更加庞大,
带来的资源丰富程度和贸易网络,都会导致科技创新更容易出现。
但反过来,这也不能论证体量大的区域,
科技就能无时无刻全方面领先体量小的。
至少单照这逻辑会很难解释中世纪前后东亚区域繁荣的反超,
和一些相关的科技贡献,(虽然细节会带来很多争论)
总之,至少体量小但相对稳定与集中的系统,
也是在某些领域发展上有利,也有机会贡献出成果。
话说回来,佛经其实作为科技传播的举例来说,是特别糟糕的。
但的确,整个西域和草原的交通情况,是制约东亚与西亚交流的关键,
只是他表现的时好时坏,其实我们习惯的是认知他不灵的情况,
但也能说当交通稳定时其实交流畅通且顺利?(蒙古帝国时代为例)
我认为这方面,认定这个科技传播的速度,
应该使用一种动态的系统,东亚的情况属于浮动但上限偏高,
例如一个技术可能有贸易的话几十年内,没便捷贸易下几百年才传入。
而且技术本身的性质与实用性也大幅影响传递效率。
: : 不然就好像,我说有个族群打爆各家,扩散了骑兵文化出去,
: : 可信度究竟有多高?
: 欧美真的有通俗作者吹嘘就是法兰克扩散了骑兵文化,是有点吹过头...XD
骑士的那种骑兵文化吗? 不然真的太夸张XD
现在问题是我们只有马战车的考古证据,而文化有点偏向脑补部分。
一翻两瞪眼的墓葬呈现的文化,和骑士文化想表达的,又差了很多。
: : 这其实就更符合我的想像,
: : 马战车作为一个军事上实用的技术,传播不需要靠征服强行带货,
: 逻辑上是这样,不过看后来其他技术的传播,譬如火药,征战还是占绝大作用
: 蒙古先来打宋金学到火药,一路用过去,到欧洲继续用,于是把火药带到波希米亚
: 促成胡斯战争的胡斯党善用火器,所以征战带货还是很重要,尤其是要带很远的时候
嗯,我反驳的其实是靠"征服"来灌输技术,
但冲突绝对是会让军事相关科技更快传播更快被认同的方式。
只不过这种冲突不一定要打出明确结果,而且也能发生在周遭就行。
至少会有目击证人看到这些战争,
然后邻居开始学习某个技术,你也会紧张去研究。
比如刚刚本来想确认一下英法百年战争后期,
结果看到早期的克雷西战役就有火器了。
(这东西传播途径可能值得另外讨论)
这时才1346,远早于胡斯战争开始的1419。
这样我看不出来蒙古要打到谁家门口,
才能让人学会什么的道理。
: 商的霸权应该“一定不是”靠战车确立的,印象中,马跟战车的纪录在商的中期以后
: 才出现,所以显然商是先建立霸权,后来有人带马战车过来才学起来的
没办法,印象也是,但毕竟很难确定他早期就绝对没有,
也可能是考古还没挖出来之类。所以保留了空间,
关键还是,马战车这技术或许有帮助,但还是需要其它东西配套。
作者: gary76 (gary=yrag)   2022-08-22 02:45:00
商代的马战车技术,有可能是他们在河套一带打败了带着战车入侵的新疆地区文明后获得的(所以商代一开始出现的战车就有很成熟的设计,但印欧人种的骸骨却出现在祭祀坑被宰的那些骨头里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