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放弃汉文化 台自舍正统地位

楼主: rex73723 (柏)   2016-07-20 15:20:30
超强!一篇文章竟能给你理解出刚好相反的结论!
“汉文化的悠久和广博是没有问题的。”杨儒宾指出,比起其他华人地区,台湾的汉文化
还具备“极现代”的特色,保留近代史的历史积淀特别丰富。然而,现在“全世界期待中
国提供一些伟大的理念,理解这个文化所代表的东西”,而汉文化继承上更好的台湾,却
放弃扮演华人文化圈的先锋。
杨儒宾的意思是,现今世界各国都在理解中国大陆,理解中国大陆之中国文化。
世界各国却不知道,台湾其实拥有更好的汉文化。
这段显然是说,假如汉文化能申请专利。台湾比中国大陆更有资格申请。
但我们却放弃这机会。
这里头要点有二:
一、台湾汉文化不等同中国大陆汉文化。台湾汉文化有其继承与独特发展。
二、杨儒宾提此,显然是要台湾与中国大陆竞争汉文化之代表权。
文中哪一句,提到是要为中国大陆提供资源?????
你理解力是什么都能理解这阿共仔的阴毛吗。你知道杨儒宾独派色彩吗。
你能理解杨儒宾这篇文彻头彻尾都在肯定台湾的汉文化吗。
你引这篇,是要做球给我,让我将球砸你脸吗。
所以杨儒宾才说
近20年来,高举著“爱?
: 湾”而拥抱台湾主体性,“去中华化”的结果,在杨儒宾看来是“放弃汉文化这种正在
: 展,本身有动能”的创造性工具。
他是批评去中华化,认为是放弃汉文化这种在发展,且有动能的创造性工具。
这句可别又曲解为为大陆谋福喔,而是意谓汉文化具备创造之动能,台湾抛却
汉文化,是足以断源头活水,失去文化能量。
你这文恰恰好证成,我上上篇所说,我不是持文化本质论,而是主张文化发展论,
动态论之一项印证。很偶然啦。但你还要跳针文化本质论吗。对吧。
: 1.由文脉可推知,本土化等同去中华化,
: 这论点你同意吗?
: 2.保存汉文化的目的是为中国提供汉文化资源
: 等同说台湾存在的目的是为中国所用
: 这论点你同意吗?
: 若这两者成立的话也就是说台湾是中国的工具,不能有自己的主体意识
: 这论点你同意吗?
: 若你都同意的话你还谈英国人如何在美国落地生根的问题干嘛?
: 杨儒宾这段文字就是整个否定这东西的...
※ 引述《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之铭言:
: ※ 引述《rex73723 (柏)》之铭言:
: : 你的回应也只能是这样。千篇一律。涉及佛教、道教、儒教基本内容,你基本上也没多说
: : 什么,因为你也没能力多说什么。对于美国之例子,日本之儒学,以及台湾民间文化诸多
: : 面貌,我说了不少,也没见你提出什么实质理解,只说“你反对”而已。原因也一样,对
: : 于日本儒学、朝鲜儒学,对于台湾民间文化菜系、拳术、宗教等等面向,你无法多说什么
: : 。为何无法说?理由无他,无知而已。想说也说不出来。自己跳针跳爽,还能凹别人跳针
: : 。基本上跳针这乡民词,也是论输人时,最喜欢给人贴的标签啦。你论述最后只能回归到
: : ,儒学邪恶,凸显自己可笑的善恶对立本质论。讲白了,这不过是你的政治正确而已。遇
: : 到“不正确”,加以反对而已。尽管毫无论据,但违反政治正确不就是大奸大恶,对吧。
: : 不该以学术规范看你的,显然就是乡民。来儒学板,发反儒学诋毁文。
: : 如果党国威权有威力,还容的下你在这发废文诋毁吗。自以为被迫害,貌似悲情。明明身
: : 在党国威权30年后,还能受到遥远时空之伤害,佩服佩服。你是怎办到的?嗑药吗。
: : 对你而言,论证不重要。现实是什么,也不重要。仅凭印象骂什么那才重要。
: : 就如我没谈本质,没谈中体西用,你却在那无中生有,拿这来鬼扯一样。
: : 如果只是想骂,那还真符应八卦乡民风。既然乡民,那我还真是认真了(笑)。
: : 好啦,搞不好凡事都有例外。假设你真遇到迫害好了。
: : 假如政府逼你读四书五经,逼你吃中国菜,逼你穿旗袍。麻烦跟我说一下好吗,我帮你去
: : 警局备案,说有人胁迫你。这样如何?
: : 还是要我跟李明辉说一声,要他别再压迫你?
: : 看着你一直被压迫被压迫,我作为儒学研究者之一,也于心不忍阿。
: 我看错了,原文是杨儒宾所写
: 那你自己看清楚原文是怎么写的
: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610000565-260301
: 两岸都高喊著“文化复兴”,却有着不同的轨迹与视野。相较于大陆学者近年力求“为世
: 界提供新思想”的全球化思维,台湾的文化复兴历经对抗文革和拥抱本土后,在台湾清华
: 大学教授杨儒宾看来,如今仍未能擅用资源。
: 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的方李莉曾为文指出,中国的文人向来有“两
: 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唯读圣贤书”的传统,但透过文化复兴,除了对自己文化的重新认识
: ,更应该向世界描绘出真实的中国文化图景,让它成为当代人类的“新航海图”,去意识
: 到中国文化发展,必定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
: 为了保护中华文化,与文革分庭抗礼,台湾于1967年由时任总统的蒋中正倡议成立“中华
: 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取得“中华文化正统”地位。然而近20年来,高举著“爱台
: 湾”而拥抱台湾主体性,“去中华化”的结果,在杨儒宾看来是“放弃汉文化这种正在发
: 展,本身有动能”的创造性工具。
: “汉文化的悠久和广博是没有问题的。”杨儒宾指出,比起其他华人地区,台湾的汉文化
: 还具备“极现代”的特色,保留近代史的历史积淀特别丰富。然而,现在“全世界期待中
: 国提供一些伟大的理念,理解这个文化所代表的东西”,而汉文化继承上更好的台湾,却
: 放弃扮演华人文化圈的先锋。
: (旺报)
: 为了保护中华文化,与文革分庭抗礼,台湾于1967年由时任总统的蒋中正倡议成立“中华
: 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取得“中华文化正统”地位。然而近20年来,高举著“爱台
: 湾”而拥抱台湾主体性,“去中华化”的结果,在杨儒宾看来是“放弃汉文化这种正在发
: 展,本身有动能”的创造性工具。
: “汉文化的悠久和广博是没有问题的。”杨儒宾指出,比起其他华人地区,台湾的汉文化
: 还具备“极现代”的特色,保留近代史的历史积淀特别丰富。然而,现在“全世界期待中
: 国提供一些伟大的理念,理解这个文化所代表的东西”,而汉文化继承上更好的台湾,却
: 放弃扮演华人文化圈的先锋。
: 1.由文脉可推知,本土化等同去中华化,
: 这论点你同意吗?
: 2.保存汉文化的目的是为中国提供汉文化资源
: 等同说台湾存在的目的是为中国所用
: 这论点你同意吗?
: 若这两者成立的话也就是说台湾是中国的工具,不能有自己的主体意识
: 这论点你同意吗?
: 若你都同意的话你还谈英国人如何在美国落地生根的问题干嘛?
: 杨儒宾这段文字就是整个否定这东西的...
作者: gulong (浅斟低唱)   2016-07-20 20:23:00
关于两位的论争,在下也是小小的儒学研究者,但只是个准博士生,个人资质尚无法参与你们的话题,但关于杨儒宾对于台湾儒家文化的立场与论述,可以参看其近年的作品《1949礼赞》这本书杨教授从文化史的角度肯定了1949这个转捩点从独派的观点来看,1949是国民党带给台湾诸多灾难但若能纯从文化史的观点看,1949为台湾引进丰沛的汉文化资源与研究人才、机构
作者: 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   2016-07-20 20:51:00
原本台湾就没文化没资源吗?
楼主: rex73723 (柏)   2016-07-20 20:56:00
别给我躲推文,我还在等你回文呐。
作者: 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   2016-07-20 20:59:00
整篇没回答到问题鬼扯一篇,是要我回应什么?去中国化是什么意思?道统又是什么?都搞不清楚还要鬼扯一篇是鬼扯好几篇,打一个个根本不存在的稻草人
楼主: rex73723 (柏)   2016-07-20 21:01:00
呵。引了杨儒宾,如何得出你那种理解。不解释一下吗
作者: 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   2016-07-20 21:01:00
这根本是洗版吧
楼主: rex73723 (柏)   2016-07-20 21:02:00
前篇文,还教人怎做研究,做出这种180翻转结论之研究吗
作者: 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   2016-07-20 21:02:00
杨儒宾明明是说本土化就是去中国化这段你没看见吗?
楼主: rex73723 (柏)   2016-07-20 21:03:00
喔。那是我理解错误囉。哈。那还真是务必指正阿再凹吗你。文章就在那。还凹。认错就算了还凹。丢脸。
作者: 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   2016-07-20 21:04:00
高举著爱台湾而拥抱台湾主体性
楼主: rex73723 (柏)   2016-07-20 21:04:00
你所受的训练,就是理解成黑白颠倒后,然后继续凹吗。
作者: 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   2016-07-20 21:05:00
,去中华化的结果....这句你怎么解释?
楼主: rex73723 (柏)   2016-07-20 21:07:00
我解释就在本篇。你反对就给专文回应,别再这打啥迷糊仗
作者: kuopohung ((风之过客)在场的缺席)   2016-07-20 21:07:00
你连你要捍卫什么都不知道
楼主: rex73723 (柏)   2016-07-20 21:09:00
你不敢回是吧。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