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neohippie (米国圣光肥鲁八嘎囧)》之铭言:
: Theologe 你的论述是:
: 1. 真实的信一定有爱神爱人的展现,两个是绑死的。
: 2. 但人还是因信称义
: 3. 所以行为只是真实信的健康检查。
: 4. 也就是说,没有在爱人的,应该也是没有信的。
: 5. 偶尔不爱人没问题,要“持续”不爱人才是没有信、没过健检。
: 6. 这种持续不爱是一种变“质”,不关“量”。
: 问题:
: 1. 所以,啥是“持续”不爱人? 信教后突然停止爱的人吗? 这种人要去哪找?
: 没有情感的psychopath怎么办? 先天判没有得救?
“爱神爱人”作为品质,就是从“内心”发出来的知情意行,
所以为什么说是“信心”,因为那就是信心的“内容”。
“爱神爱人”可量化观测,但那是单指一次、两次、n次的知情意行,
若次数很多,那当然是可以进去“劝勉”的指标,
但不代表能够论断对方的“内心”或“品质”中的“爱神爱人”之心念。
所以“爱神爱人”终究不是量的问题,也就不是人能够完全论断的事情;
人只能劝勉,无法论断。
再者,可考虑为何有人把agape翻为理性爱(我其实不完全认同),
看林前13就知道,agape不完全是软性的东西;
缺乏情感表达的人,不代表他内心没有爱,
而只是他的表达他人难以理解罢了。
耶稣也骂过法利赛人难听的词
(保罗也骂过很多人),
表示耶稣不爱法利赛人吗?
至于其他限制,之前说过,上帝会有他的“公平”;
所以“表现”之“量”,真的不是“爱神爱人”的决定点。
很多杀人犯或强奸犯,平时也都谦恭有礼,邻居都称好,
记得之前有人有贴某个教会长老是连续杀人犯....
当然,不是说杀人犯或强奸犯就没有信神/爱神爱人的可能,
只是单纯说,人能够观察到的“量”,根本无法做最后的判断/论断。
“知人知面不知心”就是很简单的归结。
: 2. 持续在犯罪的基督徒怎么办? 板上哪位基督徒没有“持续”在犯罪?
那要看谁却没有持续悔改、挣扎、寻求神的帮助与荣耀囉
: 3. 行为心理学 (behaviorism)专门在量化偶尔与持续的行为,为什么“持续”
: 非量化?连人的个性 (personality) 都是因素分析 (factor analysis) 量化来
: 的。你那个“质”与“量”是怎么分的?
可观测的终究是“知人知面”,
品质的部份就是“知心”的部份。
而实验室中的观测,是脱离现实生活的脉络,
但若回到生活脉络去观测,
很多干扰因素又会进来。
当然,比较靠近对方的人,
可能可以知道部份对方的心,
但有时老夫老妻常说,
对方心中还是有一块是自己不了解的...
: 4. 就算是质的资料 (qualitative data),也是可以量化的 (thematic analysis)。
: 而且这种量化分析是质式资料的主流报告型态。若行为是无法量化的质,
: 那你这个质到底是啥? 完全无法测量的行为长什么样子?
: 质与量的论述并非问题中心,因为原本讨论,行为就已经是“质”的展现,而非
行只是质的线索,无法论断内心;
因为人内心的思虑与考量或者脉络是复杂的。
: 单是某种计量。一个人为什么没有好行为? 根据 Theologe,是因为这人没有真实
我的讲法是“可怀疑但不可论断”吧,
不要乱跳跃、修改我的意思。
: 信。这是质的展现,不是量的展现。把“量”拿来讲只是模糊焦点,因为我们
: 理所当然可以观测与计量“质”的行为资料,没办法拆开的。
: Theologe说有时没有好行为没问题,重点是“质”没有改变。那现在问题来
: 了,什么情况下算是质没有改变,什么情况下算是质有改变? 一个原本信基督教,
: 后来改信佛教,但又持续有许多善行的人算是有“变质”吗? 一个是信基督教,
: 持续上教堂,但同时又持续混黑道的人算是有“变质”吗?
所以只有他本人知道(部份),或者他本人也未必完全认识自己,
所以保罗说他也不论断自己;
论断/审判是上帝的事情;
人能做的是劝勉,但也可能劝勉错误。
人就是这样子的有限性。
: 若说只是 持续 vs. 无持续之分,那问题还是很多。还有持续在犯各种大小罪的基督
: 徒怎么办? 您老大没有“持续”在犯罪? 原本是基督徒,后来变持续做善事
: 的佛教徒呢? 所谓行为的“质”到底是什么? 不论如何,似乎不是持续与否那么简
: 单。
: 把“真实信”与爱神爱人“行为”绑定的下场是,你给出了一个可观测
^^^^^^
: 与测量的标准,但对于这个标准的实际操作定义 (operational definition)
^^^^^^^^^^^^ ^^^^^^^^^^^^
我本来就否定了;就算你可以观测,也无法观测“全部”,人没有上帝的全知视角。
所以没有操作定义、SOP这些东西。
但这样会取消我们劝勉他人的应然吗?不会。
只是劝勉不能“变质”为论断。
: 又无法论述清楚,导致结果是会让许多基督徒与慕道友困惑,不知自己是否是
: 有“真实信”,永远在怀疑自己有没有通过Theologe版本的信心健康检查。
: 我问一个简单的问题来举例好了 。是要多“持续”才算是有变质? 每个月持续
: 发一次谩骂文算持续吗? 还要每星期才算持续? 每天都在发一些嘴砲文跟人斗嘴的
: 能宣称不是“持续”不爱的吗? 若是一个每天“持续”都在跟版友斗嘴的
: 人,发出攻击字眼频率在本版排前几名的人能称自己是有爱又有真实信的,那我想
: 板上几乎每位版友应该都是有真实信了。但反之,若是频繁嘴砲推文算是没有爱,
: 是一种“变质”的展现,那本版应该没有任何一位是有真实信的了。
: 重点: 当你绑定信与个人行为时,你的“实际操作论述”(operational definition)
: 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你会没有办法用清楚案例来解释说 XXX是有真实信的,
: 但YYY没有真实信,信仰会变成一种无止尽的自我怀疑与批判。要能解决这个
: 自我怀疑的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回到那种一次得救并开始成圣道路的论述。
: 这种论述下,信是与十字架上帝救赎的行为绑定,并不与个人行为绑定。
: 因为上帝的救赎默认就已是完整完美,没有个人行为不完美的问题,
: 所以也没有啥好怀疑的。
信仰本就是不断知罪-认罪-悔改的过程,
在主的爱中,这件事情有何可惧怕?
现在有问题的是那些不再知罪-认罪-悔改,
甚至改变宗教的人;
“一次简单信就得救”说他们不用担心得救问题,但这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