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信仰的“品质”之失落?--基本逻辑问题

楼主: neohippie (米国圣光肥鲁八嘎囧)   2017-12-16 04:32:01
Theologe 你的论述是:
1. 真实的信一定有爱神爱人的展现,两个是绑死的。
2. 但人还是因信称义
3. 所以行为只是真实信的健康检查。
4. 也就是说,没有在爱人的,应该也是没有信的。
5. 偶尔不爱人没问题,要“持续”不爱人才是没有信、没过健检。
6. 这种持续不爱是一种变“质”,不关“量”。
问题:
1. 所以,啥是“持续”不爱人? 信教后突然停止爱的人吗? 这种人要去哪找?
没有情感的psychopath怎么办? 先天判没有得救?
2. 持续在犯罪的基督徒怎么办? 板上哪位基督徒没有“持续”在犯罪?
3. 行为心理学 (behaviorism)专门在量化偶尔与持续的行为,为什么“持续”
非量化?连人的个性 (personality) 都是因素分析 (factor analysis) 量化来
的。你那个“质”与“量”是怎么分的?
4. 就算是质的资料 (qualitative data),也是可以量化的 (thematic analysis)。
而且这种量化分析是质式资料的主流报告型态。若行为是无法量化的质,
那你这个质到底是啥? 完全无法测量的行为长什么样子?
质与量的论述并非问题中心,因为原本讨论,行为就已经是“质”的展现,而非
单是某种计量。一个人为什么没有好行为? 根据 Theologe,是因为这人没有真实
信。这是质的展现,不是量的展现。把“量”拿来讲只是模糊焦点,因为我们
理所当然可以观测与计量“质”的行为资料,没办法拆开的。
Theologe说有时没有好行为没问题,重点是“质”没有改变。那现在问题来
了,什么情况下算是质没有改变,什么情况下算是质有改变? 一个原本信基督教,
后来改信佛教,但又持续有许多善行的人算是有“变质”吗? 一个是信基督教,
持续上教堂,但同时又持续混黑道的人算是有“变质”吗?
若说只是 持续 vs. 无持续之分,那问题还是很多。还有持续在犯各种大小罪的基督
徒怎么办? 您老大没有“持续”在犯罪? 原本是基督徒,后来变持续做善事
的佛教徒呢? 所谓行为的“质”到底是什么? 不论如何,似乎不是持续与否那么简
单。
把“真实信”与爱神爱人“行为”绑定的下场是,你给出了一个可观测
与测量的标准,但对于这个标准的实际操作定义 (operational definition)
又无法论述清楚,导致结果是会让许多基督徒与慕道友困惑,不知自己是否是
有“真实信”,永远在怀疑自己有没有通过Theologe版本的信心健康检查。
我问一个简单的问题来举例好了 。是要多“持续”才算是有变质? 每个月持续
发一次谩骂文算持续吗? 还要每星期才算持续? 每天都在发一些嘴砲文跟人斗嘴的
能宣称不是“持续”不爱的吗? 若是一个每天“持续”都在跟版友斗嘴的
人,发出攻击字眼频率在本版排前几名的人能称自己是有爱又有真实信的,那我想
板上几乎每位版友应该都是有真实信了。但反之,若是频繁嘴砲推文算是没有爱,
是一种“变质”的展现,那本版应该没有任何一位是有真实信的了。
重点: 当你绑定信与个人行为时,你的“实际操作论述”(operational definition)
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你会没有办法用清楚案例来解释说 XXX是有真实信的,
但YYY没有真实信,信仰会变成一种无止尽的自我怀疑与批判。要能解决这个
自我怀疑的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回到那种一次得救并开始成圣道路的论述。
这种论述下,信是与十字架上帝救赎的行为绑定,并不与个人行为绑定。
因为上帝的救赎默认就已是完整完美,没有个人行为不完美的问题,
所以也没有啥好怀疑的。
※ 引述《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之铭言:
: 标题: [讨论] 信仰的“品质”之失落?
: 时间: Fri Dec 15 12:02:23 2017
:
: #1QCGgQPh
: 推 neohippie: 但问题还是...这篇把板上所有基督的信一次埋葬了 12/15 01:27
: ^徒
: → theologe: 其实若把信心改成“信仰”,就会少掉很多误会... 12/13 18:41
: → theologe: 没有爱、没有果子的信仰是死的/假的。 12/13 18:42
: → theologe: 没有悔改、没有爱、没有果子,那信仰就无法成立;所以信 12/13 18:43
: → theologe: 跟爱或果子,本就不是两件事,而是一件事。 12/13 18:43
:
: 到底埋葬了什么,我不懂。
:
:
: 我想可能是一个基本的哲学或逻辑概念的问题。
: Quality vs quantity.
:
: 这一直是一个“质”的问题;
: 举例来说,一个邮差是一个送信的人,不送信的人不是邮差;
: ( 若P 则Q <=>若非Q 则非P;
: 且送信的人未必是邮差
作者: pinjose (jose)   2017-12-16 05:16:00
推喔!论述很清楚
作者: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7-12-16 07:29:00
还是很多错误..其实我觉得你回到邮差的例子,不就很好理解了吗?XD不过正面的是,我知道你有一些成见或者对我意思的误解存在;那些让你无法单纯理解邮差的例子。其他参#1QD6A1I4在影涉我的那一段,请看清楚每天就是某师徒三人在骚扰我,我做一定的反击以维持我情绪的平衡,并且不让谣言抹黑扩大;因为一开始我不理会df某些抹黑,但后来却发现三人可成虎;你看你自己也一堆用他们的抹黑来理解我的部份,这也是我说你欠弟兄的部份。明明我的第一手文字都可以回应跟理解,你却要用二手的文字来理解跟攻击我(之前其他议题你都是直接回应我的文字)。之前tf其实也稍微入了df的局,他的处理比我好,但面对过的人都知道那种困局。
作者: pinjose (jose)   2017-12-16 08:40:00
不要什么都推给老鱼好吗?
作者: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7-12-16 08:48:00
所以后来组团(加网友?XD)就是一个要处理霸凌困局的尝试;的确,面对核心师徒三人不断输出人身攻击,其他外围的会所人士又搞不清楚变成在助攻他们三人;不让背后有人协防,想单干是很简单就可以被辗压的...后来区分清楚,根本外围的人是可以好好谈/就事论事的,这个区分做清楚,就比较单纯可以回到论点的交锋--意见不同本就应该就事论事谈,而不是变成骚扰跟人身攻击的战争。老鱼师徒三人团队不完整的状态(又快要复活了?XD),板上本就是回到就事论事的状态,这不是很清楚的吗?
作者: pinjose (jose)   2017-12-16 09:46:00
少来,真正纷争就是出于th喜欢“扭曲”别人的话加上一堆习惯性攻击的用词老鱼不在,你一样持续干的这种事
作者: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7-12-16 09:51:00
讨论彼此论点,当然少不了误解,这是滔天大罪吗?有人故意要误解吗?你们误解我是因为你们有些成见存在(别的默认存在),我若误解你们,也是因为我有别的成见或默认存在;就事论事讨论,就是为了处理那些成见与默认。这跟直接论断、人身攻击他人是卑鄙无耻下流肮脏,怎么可能可以相提并论?若一方的成见或默认是正确的,也就是认为被误解方应该考虑的,那就不是误解,而是新视野的交流了。但若那些成见或默认是错误的,或者对于被批评者的状况是不适用的(可能在别的状况适用),那就应该承认是误解。诠释学就是默认误解一定存在,才有“对话”的可能与必要性,并且所谓“误解”常常是新创造的来源。伟大的经典通常都是建立在对于其诠释或批判的文本之创造性误解而来。故为什么说要“回到原典”,因为后来的诠释当然各有误解--虽然他们的价值也可能就是在那些正面的误解上面。(认为我扭曲你们的话,我不也认为你们一直扭曲我的话吗?问题根本就出在彼此许多默认不同,在某些默认下,那些批评就成立了;但捍卫者当然是在不同默认下捍卫自己论点,就会认为批评不成立)btw, 正面的误解,一般我们称为“高见”,或者你们说“恢复”,这本就是在于默认立场、应用对象不同而造成。
作者: jacklin2002   2017-12-16 11:19:00
推neo大的爱心~
作者: NewCop (新警察里王)   2017-12-16 11:56:00
我是觉得要说自我怀疑,成圣的部分也可以陷在自我怀疑里(例如质疑自己要多少才算成圣)
楼主: neohippie (米国圣光肥鲁八嘎囧)   2017-12-16 12:01:00
没错,但至少得救的部分是很清楚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