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康熙二废太子

楼主: IamNotyet (非也)   2012-08-17 04:16:12
※ 引述《roger214 (我想去流浪)》之铭言:
: 啥叫少来?是你忽略我说的话吧,我啥时说现代没党争过?
: 再者,你的论点就是凸显这点,你知不知道啥叫党争啊?跟皇储扯在一起也叫党争?
: 八爷党是吧,这不过就是皇子抱团,跟东林党争阉党意义不一样。
: 有啦,满汉之争可以算是一种党争,不过没争起来。
皇子党争不过其中一个。
顺治有南北党争,基本上是东林跟阉党之争的延续。
康熙时有鳌拜党、明珠党、索额图党、皇子党。
乾隆时有鄂尔泰、张廷玉党、和珅党。
清末连曾、李、左三大中兴功臣也都各成一党,
袁世凯即出自李鸿章门下。
清代无党争?
: 你还是在比皇帝英明,不是在比制度。
: 别再跟我牛头不对马嘴。
说“皇帝没办法为所欲为”的是你,
所以我在反驳你“皇帝就是有办法为所欲为”。
我不是在比制度?一句牛头不对马嘴讲得好轻松。
: 你又自打嘴吧,这不就证明了明朝士大夫敢跟皇权冲突不惜生命的事实?又是以
: 此来证明满清大臣都是软骨头,不敢跟皇帝进言,以获杀生之祸吧。
: 就拿你说的万历好了,你既然说万历敢对张居正挖官鞭尸,杀个大臣没啥吧,怎
: 会那么容易被士大夫们逼的不上朝?杀啊,怎么不杀了?没皇权了吗?
士大夫逼万历不上朝,你在说哪本帐?
明明整个万历朝士大夫都在说皇帝你要快出来踹共啊!
万历怠政根本就是皇帝要显示“没有我你们什么都不能做”的结果吧。
摆烂根本就比杀人还要更毒啊!
而“没有皇帝就什么都做不了”难道还不是皇权凌驾一切?
直言敢谏本来就是中国士大夫普遍的道德观,
你要突显的是臣子敢骂,但是其实这突显出了另一点是皇帝敢摆烂。
皇帝:一皮天下无难事,骂呀!我才不理你。
万历不是拿臣下没办法,而是无可救药的懒。
挖坟鞭尸只是发泄一下他对张居正的情绪而已,
其实他根本仗着臣子拿他没办法。
连杀个个把人都懒,你能拿他怎么办?
: 士大夫风骨,满清还有吗?请教一下,除了九王夺嫡外,满清大臣敢直言上奏的
: 有几个?比明代还严厉的海禁,我不相信没人有这眼光,没看到西方世界变化的
: 人,就算朝廷封海,可下面还是有变通方法才对。可满清一朝却是严厉到极点,
: 试问,整朝上下真的连一个有见识的人都没有吗?
: 还是被强力压制下来?
禁海一开始是防明郑,之后是防止偷渡。
自从马戛尔尼不肯跪拜之后,也断绝跟西方的来往。
嘉庆之后,蔡牵、朱濆等海盗相继崛起,
连个黑水沟都要禁止民人私载私运,更何况跟西方通商?
道光之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相继爆发,
后面的都知道了吧?
当然,乾隆之后谄媚成风的情况是有的,
到了道光朝也才会出现曹振镛这种奇葩中的奇葩。
但是海禁一事,终究是跟时势较有关系,与风骨不风骨的无甚关系。
: 喔?原来康熙看历史还真不会吸收教训是吧?你真不认为康熙跟唐太宗遇到的问题
: 根本一模一样?
: 拿祖制来说嘴更显得康熙毫无开明之处,更没有看清楚中国两千年的政治变革,更
: 打了所谓清承明制的嘴巴。
: 游牧民族不管那族,几乎都是一样问题,跟汉唐如出一辙。可是中国历代皇储问题
: ,为何到了明代会确立嫡长制?康熙没深思,几百年后的你也没深思。
: 满清既然自称中原正统,皇储体制本来就需要考虑,这是长治久安的制度。中国历
: 代出了多少皇帝喜欢就怎么立太子的例子,所以明代才痛下决心立嫡长制,目的就
: 是不希望皇储影响统治。
: 这是制度的奠定,我一再强调,这是开国皇帝需要定下的制度,康熙没这眼光定下
: ,就是他的缺失。
: 苦果就是重现皇储之争,对,康熙有能力搞定,可又如何?皇帝一弱,就给了后宫
: 插手的空间,就给了皇权旁落的机会,就又多了个破纪录的太后出来,比宋代的老
: 太婆还夸张。
: 真是谢谢你的证明。
你说反了吧?
康熙一开始立胤礽为太子就是想恢复嫡长制,
后来是因为胤礽这个太子做太久,心怀怨望,才有第一次废太子。
因此才开始了九王夺嫡的事情。
后来发现废太子造成亲王争立的后果,才又恢复胤礽的太子地位。
(借口第一次是得病、被魇镇之类)
后来发现胤礽的“狂悖”实在太过份(‘有所不忍言者’),
才确定废除胤礽的太子地位,但也从此不立太子。
康熙会发展出秘密建储制度,
正是借鉴于自身的惨痛经验。
: : 不是。
: : 就算现在的民主政体,还是要有用到“总统令”的地方。
: : 国安机密、内阁人事是不是还是要总统下令?
: : 这也是“只看人治不看制度”?
: : 地方官得不到派任,只好无期限留任,
: : 低层得不到升迁,高层做到老做到死也无法退休。
: : 因为得不到退休的命令,只好自行“致仕”甚至“不告而去”。
: : 刑狱也长期空转,有下诏狱三十七年不得提审一次的,
: : 这叫做制度有在运作吗?
: : 至于三大征,皇帝不看公文表示把军权整个下放,这当然不行;
: : 矿税更是完全出于皇帝个人的兴趣,他当然会理。
: : 这是万历的真正情况,上引资料已经说得很清楚,选择性看文?
: : 简单来说,万历怠政三十年而不亡国,
: : 是因为神宗挂得正是时候。(不知是神宗好运还是明朝好运)
: : 你不见之后光宗、熹宗以至思宗,加起来不到三十年就亡于流寇?
: : 因为已经整组都坏光了,亡国真是迟早的事。
: 是啊,奇怪了,这么搞加起来还可以至少撑60年才垮。
: 满清这么好,怎么革命一闹十几年就垮台?
不是这么算。
从道光帝手上鸦片战争战败之后,
清朝内忧外患不断,结果还撑了百年左右。
明代无甚外患,建州女真自万历间崛起后,仍对明朝廷称臣纳贡。
甚至皇太极尝试与袁崇焕和谈时,还自愿订定文书来往格式:
“满洲皇帝低大明皇帝一级,满洲贝勒低大明诸王一级....”
蒙古是早就赶回漠北去了,至于日本,在丰臣秀吉征高丽失败后就无能对明朝构成威胁。
但是之后明朝没过几年就亡于流寇。
: 是很简单,连美国的联邦制度也是打出来的。
: 权力制衡本来就是种妥协,你对权力认知的概念有问题。英国相权打倒了王权,
: 王权几乎没了,他自己内部斗,因为相权无限膨胀一定出问题,所以需要制衡,
: 出现分立,彼此制衡约束。
: 英国正好证明了这点。
没错,“相权无限膨胀一定出问题”,
所以英国成了这种虚位领袖的制度。
而手上握有实权的中国皇帝,怎么会不明白这种道理?
中国从朱八八废除宰相、设立廷杖之后,相权基本上是抬不起头了。
如果你认为清代是更进一步的集权于皇帝,
那么说清代“继承”了明代的中央权力结构并无不妥。
: 日本天皇本身就被神格化,就算是你说的那些发生后,天皇的权力也未必高到无可
: 抗衡的地步,否则被虚位化的就是内阁了。
: 所以是你没看清。
大政奉还之后,日本天皇已经拿回实权,并且确立了军国主义的路线。
所以发动二次大战的责任,也是昭和天皇亲自扛下。
今日日本天皇的虚位,是天皇自动退让,而不是被内阁“制衡”的结果。
: : 事实上满清几乎要成功进行了。
: : 光绪二十七年,签订《辛丑和约》。
: : 光绪帝、西太后返回北京,光绪帝仍被软禁在瀛台。
: : 四月,成立“督办政务处”,
: : 荣禄、奕劻、李鸿章为主管大臣,张之洞、刘坤一为协同办理。
: : 张、刘二人联名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 : (刘为两江总督,张为湖广总督)
: : 定出政治改革方向,决定实行君主立宪。
: : 十一月七日,李鸿章薨,“裱糊匠”再不能撑持清末政局。
: : 三十年,一月,云贵总督丁振铎与云南巡抚林绍年连电朝廷变法。
: : 七月,两江总督周馥奏请实行“立法、行法、执法”三权分立之立宪政体。
: : 两广总督岑春煊上书奏称:
: : “欲图自强,必先变法;欲变法,必先改革政体。
: : 为今之计,惟有举行立宪,方可救亡。”
: : 三十一年,七月,袁世凯联合两江总督刘馥及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立宪变法。
: : 以十二年为期,并奏请简派亲贵大臣分赴各国考察政治。
: : 湖南巡抚端方入朝召见,领受闽浙总督一职时,又反复奏请立宪。
: : 九月,派遣五大臣(载泽、戴鸿慈、徐世昌、端方、绍英出使西洋,
: : 藉以考察政治。因发生刺杀事件,被迫延期。
: : 十一月,设立“考察政治馆”,研究各国宪政,提供宪政改革的咨询。
: : 十二月,戴鸿慈、端方先行出发。
: : 三十二年,一月,因徐世昌、绍英伤情未愈,载泽改率尚其享、李盛铎等出发。
: : 两队考察团先后归国后,编成《列国政要》及《欧美政治要义》。
: : 九月,西太后下诏颁布预备仿行立宪。
: : 秋,戴鸿慈发表《出使九国日记》。
: : 三十三年,“政治考察馆”改组为“宪政编查馆”,奕劻兼领宪政编查馆大臣。
: : 后代历史课本中贪污狼藉的奕劻其实对立法工作十分支持。
: : (就像被徐锡麟以民族革命为号召而刺杀的端方其实是立宪的支持者。)
: : 馆员中有沈家本、杨度(就是为袁大头组了‘筹安会’的杨度)。
: : 成立“资政院筹备处”,溥伦、孙家鼐为资政院总裁。
: : 张謇、杨寿潜在上海成立“预备立宪公会”,
: : 之后各地立宪公会纷纷成立。
: : 三十四年,夏,载泽出版《考察政治日记》。
: : 八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及《逐年筹备事宜清单》,
: : 计画以九年的时间筹备宪法。
: : 并颁布“臣民权利义务”、“议院法要领”、“选举法要领”等三附录。
: : 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驾崩。
: : 十五日,慈禧太后崩。
: : 这些动作,就是你所谓“自废武功”的做法,
: : 满清真的做了,之所以不能成功,是因为清朝已经要结束了。
: 噗,这叫几乎完成?
: 慈禧要作,光绪在推动时就能作,哪来清朝快结束的问题?火烧眉毛还一直在拖时间,
: 难怪要结束了,不结束还等你拖下去吗?
: 对牛弹琴呼?
戊戌政变有其时空背景,
慈禧太后再厉害,也不过一老妇人。
当她看到儿孙辈要做“自废武功”的事情时,
一定先以皇权的保障为考量。
而且她当时还以为自己有能力跟世界抗衡。
事实上,庚子那一年她一举向十一国宣战。
直到八国联军逼得她仓皇西遁,她才回过头来认同立宪派的主张,但是为时已晚。
值得注意的是,立宪派有很多是后来的保皇派或帝制派。
比如康有为本身也曾参与张大辫的复辟,杨度也参加了袁大头的洪宪帝制。
作者: kreuzritter (Sundance Kid)   2012-08-17 10:58:00
万历不是拿臣下没办法。是因为臣下若因敢谏言而受罚,臣下反而获得更高的道德名望,万历才不想让他们得逞XD早赌烂士大夫许久的万历,或许抓准其欲舍身求名的心态,才故意不上朝让众臣无以嘴砲发射之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