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现观] 正式的观=止观双运,止观双运的界限 (21)

楼主: ykkdc (ykk)   2023-06-24 11:51:54
补充:《大智度论》:“欲(欲求)为初行,欲增长名精进。如佛说:一切法欲为根本。”
摘自:2016-06-23《修心八颂》达赖喇嘛尊者教授 美国博尔德市科罗拉多大学
现在我们谈佛教的教义,佛教教义是以巴利语系所建立的为基础,就像是四圣谛的内
容,四谛十六行相,这是佛法教义的基本。以及三十七道品,像是以三十七道品来讲的话
,内容是四念住、四正勤(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还有八正道。
尤其是我们在讲到四神足时,讲到了欲、勤、心、观。在讲到心的时候,最主要讲专
注一境的心,讲奢摩他(止),再讲到观,毘钵舍那的观(=止观双运)。
四神足,首先是欲神足,欲神足的意思是想要求学的心态,叫作欲神足。
为了能生起这个欲神足,所以我们首先要知道,如果修学了止观双运,会带来什么好
处?如果观修止观双运的话,观修的好处(利益),和不观修的坏处(过患)。
通过对比(对比利益与过患)后,让现在这颗心,被烦恼所控制的心,让它从烦恼的
控制中脱离,让他不受烦恼的控制,所以因此要去思惟四念住。
通过身念住思惟苦谛,通过受念住而去思惟集谛,通过心念住而去思惟灭谛,以及透
过第四法念住而去思惟道谛。
(注:尊者此处引《辩中边论》。《辩中边论》(玄奘法师译):“以麤重爱因,我事
无迷故,为入四圣谛,修念住应知。”当中说到四念住的修习,与四圣谛的对应关系。)
>>>>>
[1] 摘自:印顺法师<成佛之道>--禅定止观,要对禅定的功德生起欲求,由欲求生精进
要灭除懈怠,非精进不可。但定的修习精进,要从对于禅定的希求愿欲(欲求)而来
。在禅定的信心中,第一要深信定境的轻安自在(如意)、身心勇锐,使自己的身心,进入
一新的境地。“信、欲(欲求)、勤(精进)、安(轻安)”──实是贯彻于修定的始终过程。
[2] 三十七道品当中--四念住属慧的体性,四正断属戒的体性,四神足属定的体性
《杂阿含经》:“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四如意足(四神足),以一乘道净
众生,灭苦恼断忧悲: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精进定、心定、思惟定断行成就如意足。”
南传《相应部》:“以何为四神足耶?修习欲(欲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
勤(精进)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心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观三摩地勤行成
就之神足。如是对四神足,修习多修者,则对他人之心,以心知(自心获得他心通)。”
[3] 四神足-欲、勤、心、观-修行此四法获得止观双运的禅定,禅定是发起神通的基础
神足--获得神(神通)的足(基础)是禅定,四神足获得止观双运的禅定三摩地。
对禅定生起欲求,才会去成办。其他任一法也是一样,例如受戒获得戒体,首先对受
戒要生起欲求,如果只有相信,却不欲求,是无法成办的,比如虽然你相信持戒的功德,
但要你去受戒,你却不欲求,这样如何去到寺院道场求戒受戒?或你相信运动能获得身体
健康,但只是信而已,却不欲求去运动,只是相信没用,这样你还是没有获得运动的好处
。如《大智度论》云:“佛说:一切法,欲为根本。”不要光说不练,要欲求行动起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