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 #1TbArBDq《地道建立》(148)
摘自:《地道建立》2010年 却佩格西 讲授/廖本圣老师 翻译/释见谛法师 编辑
于第五地(菩萨第五地–极难胜地)证得静虑波罗蜜多特别增上的修持。
静虑的主要所缘,有粗的所缘及细的所缘(例如无常是粗的所缘,空性是细的所缘)
。不论是粗、细的所缘,只要是心本身对于粗、细的所缘能够专一的安住其上,都可以称
为静虑。
一般而言,静虑可以包含真正具定义的止及随顺的止二类,但是静虑波罗蜜多一定是
具定义的止(随顺的止=欲界九住心的等持,具定义的止=初禅近分定以上的等持)。
静虑波罗蜜多的所缘一定是止,而且不是普通的止,缘的是微细的所缘,特别是指缘
空性的止。如果行者有缘空性的止,一定有了解空性的比量,因为缘空性的止是在了解空
性比量之后才有的,意即他在这之前就已经有了解空性的慧了。
在有了缘空性的止之上,因为他是菩萨,所以又有大悲心(大悲心是想帮助有情远离
痛苦的意乐动机)、菩提心(菩提心是由大悲心的增上意乐引生为了利益一切有情希求成
佛的发心)来结合,静虑波罗蜜多的体性就是这样。
于第六地(菩萨第六地–现前地)证得般若波罗蜜多特别增上的修持。
般若主要是指缘空性的观,甚至可说凡是“止”必然是“三摩地”,凡是“观”必然
是“慧”,三摩地及慧是五别境其中的二个心所。[1]
第六地菩萨是般若波罗蜜多的修持特别增上,般若就是指缘空性的观,故是缘空性的
观的般若波罗蜜多。
因为是般若波罗蜜多,缘空性的观表示有大悲心与菩提心来结合、摄持。
六度或六波罗蜜多已经讲完了,若要说明十度,要在六度之上再加上方便、愿、力、
智四度,此四度是配合第七地至第十地。[2]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