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地道] 《地道建立》 (86)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8-12-30 22:38:20
....接续 #1S9qZKBd 《地道建立》(85)
摘自:《地道建立》(2010年讲授)
转自:http://www.lamrimworld.org/
却佩格西 讲授/廖本圣老师 翻译/释见谛法师 编辑
在未上地道内容之前,先作一说明,此内容以前可能讲过了。
佛的三转法轮中,第二转法轮主要是宣说广中略三部《般若经》。直接开示广中略三
部《般若经》显义(空性)就是龙树菩萨的《六理聚论》,开示广中略三部《般若经》隐
义(道次第)则是慈氏(弥勒菩萨)著作的《现观庄严论》。[1]
《现观庄严论》总共有八品,现在所谈的《地道建立》出自于八品中的第一品(一切
相智品),其中有一偈颂“发心等十法”,此“十法”即一般所说的“十义”,“十义”
中有一义为“资粮正行”,《地道建立》就是来自于“资粮正行”的内容。
慈氏(弥勒菩萨)《现观庄严论》在印度有21家的注释,其中最有名、写得最好的是
狮子贤的《明义释》,所以在解释《地道建立》的时候,一般就结合慈氏的《现观庄严论
》及狮子贤的《明义释》来解释。
解释《地道建立》非常重要,为什么呢?因为对佛法做听闻、思惟、修习,如果目标
是证得阿罗汉、佛果位,就一定要依着地道的建立去行进,才能朝向解脱或佛果,除此路
线再没有其它朝向解脱及成佛的路。
要解脱、成佛的人就一定要了解地道,如果目标只是放在来世得到人天的增上生(人
天二善趣)就不需要依着地道的建立来修习,因为如果只是为了来世得到人天二善趣,只
要能够断除十不善、行十善就可以达到来世得到人天二善趣的目标;若要解脱及成佛,不
依地道而行就没有其它的路可走。
大乘行者若要依大乘道而行,首先要生起符合定义的菩提心,亦即一位行者能否成为
大乘行者,主要是要看他的心续中有无产生符合定义的菩提心。如果行者心中生起符合定
义的菩提心就是大乘行者,反之,就不能称为大乘行者。
具定义的菩提心有很多的因,但其中不共因主要是大悲心,当行者有大悲心时,这位
行者就是大乘种姓已经觉醒者,或具有大乘种姓者,但是这样的行者还不能称为大乘行者
,他必须在大悲心的基础上,进一步生起符合定义的菩提心,才能称为大乘行者。[2]
符合定义的菩提心所指的是什么呢?为了利他而想要成就正等正觉(一切种智的正等
菩提)。发心也就是为了要利他而求证菩提,目标是这样。
但是为利他及求正等菩提这二个中,“利他”才是更究竟的目标,成佛(求证菩提)
只是一个手段,成佛只是为了达到利他这个究竟目标的一个方法而已。
菩提心最终的目的是要利他。假设没有成佛的话,利他的目标就达不到,所以必须要
成佛,成佛最终的目标是为了要利他。
当行者生起菩提心时就进入大乘资粮道下品,如果行者是利根的话,他有可能在生起
菩提心之前(就了解空性);如果是钝根者,他发起菩提心进入大乘资粮道下品的时候,
还没有了解空性。总之,在资粮道下品时,依行者根器利钝的不同,有了解空性及不了解
空性二种情况。
当行者生起菩提心进入大乘资粮道下品后,如果没有空性慧辅助,要达到成佛的目标
是达不到的,这是因为菩提心没有能力断障,要断障唯有透过空性慧。
当行者从资粮道的下品进入大乘资粮道的中品,不论利根或钝根都必须要了解空性,
才有办法进入大乘资粮道的中品。
如果行者进入大乘资粮道的上品,就必须要有缘空性的止(奢摩他),才有办法进入
大乘资粮道的上品。假设行者要进入大乘加行道,则必须在缘空性的止的基础上,进一步
生起缘空性的观(毗婆奢那)。
总之,大乘加行道就是有缘空性的止观双运,但是还无法现观空性,必须到大乘见道
位时,才有办法现观空性,一旦有办法现观空性,这位大乘行者就被称为圣者,同时成为
僧宝,他心续中所证得的道谛、灭谛也就被称为法宝。
大乘见道有非常大的能力,它可以断障,不仅可以断障的现前(现行),甚至可以开
始断除它的种子。
当行者证得大乘见道时,他心续中的智,若依十地来分配完全落在初地中,所以可以
说大乘见道者之智就是初地之智,即它的范畴完全落在初地中。
大乘见道的时间非常的短,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大乘见道要断的是遍计的障,遍计的障
相对于俱生的障来讲,比较容易断,要花费的时间比较短;反过来讲,大乘修道要断的是
俱生的障,俱生的障难断,所以整个修道就分成十地。
初地中也有修道,修道另外还包含第二地到第十地,总共十地都有修道,修道要断的
主要是俱生的障,因为俱生障难断,所以需要以十地很长的时间来断除。
行者若要初次生起大乘见道,他必须是欲界的天或是欲界的人,亦即这位行者不会是
上二界(色界或无色界的所依),初证大乘见道的行者一定是欲界所依的人或天。[3]
4.大乘见道的分类 (....待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