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实修] 古印度佛法传承源流~菩提心的修持方式-60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8-12-18 20:43:24
(接续前文:#1S5w9bVa 古印度佛法传承源流~菩提心的修持方式-59)
CBETA B10, No.0067《菩提道次第广论》
http://tripitaka.cbeta.org/B10n0067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九〈上士道.菩提心次第〉
癸二、正令增长所发心故,应当修学六次发心
正令增长所发心故,应当修学六次发心分二:一、不舍所发心愿;二、学令增长。今

如是以佛菩萨知识为证,立彼等前立大誓愿,未度有情令度脱等。次见有情数类繁多
、行为暴恶,或见长久须经多劫励力修行,或见二种资粮无边难行皆须修学,为怯弱缘,
若更舍置发心重担,较别解脱他胜之罪尤为重大。
如《摄颂》云:“虽经亿劫修十善,欲得独胜及罗汉,尔时戒过戒失坏,发心重过他
胜罪。”此说菩萨毁犯尸罗。以能防护二乘作意,即是菩萨最胜尸罗,故若失此即是破戒
。若未舍此,纵于五欲无忌受用,犹非破坏,菩萨不共防护心故。即前经云:“菩萨受用
五欲尘,归依佛法及圣僧,作意徧智愿成佛,智者应知住戒度。”若弃如是所受之心,则
须长夜驰骋恶趣。
《入行论》云︰“于少恶劣物,由意思布施,若人后不施,说为饿鬼因。若于无上乐
,至心请唤已,欺一切众生,岂能生善趣?”是故此论又云:“如盲于粪聚,获得妙珍宝
,如是今偶尔,我发菩提心。”谓当思念我得此者极为希有,于一切种不应弃舍,更当特
缘此心,多立誓愿刹那不舍。
第二者,如是不舍尚非满足,须昼三次及夜三次,励令增长。此复如前所说仪轨,若
能广作即如是行,若不能者,则应明想福田,供诸供养修慈悲等六返摄受。
其仪轨者,谓“诸佛正法众中尊,乃至菩提我归依,以我所修布施等,为利众生愿成
佛。”每次三返。
癸三、为利有情而发其心,应学其心不舍有情
学心不舍有情者。《道炬论》及《发心仪轨》中说学处时,虽未说及,《道炬释》云
:“如是摄受不舍有情,于菩提心所缘及其胜利,发心轨则,共同增长及不忘故,应当守
护。”尔时数之与根本文,意无乖违,故于此事亦应修学。
心弃舍之量者,依彼造作非理等事而为因缘,便生是念,从今终不作此义利。
癸四、修学积集福智资粮
修学积集二种资粮者。从以仪轨受愿心已,当日日中供三宝等,勤积资粮,是能增上
菩提心因。此除先觉传说而外,虽未见有清净根据,然有大利。
壬二、修学余生不离发心之因
(....待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