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索达吉堪布问答之利益亲友篇

楼主: Biwogo (非颜)   2018-12-18 20:31:43
◎问:多年来,一直想让自己的亲友也皈依三宝,但未能如愿。怎么办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7ccf950102xidh.html
索达吉堪布:希望大家多祈祷大乘上师和传承上师,如果他们的悲心光明融入我们相续,
我们的爱心和悲心一定会开花结果的。但若没有经常祈祷,我们刚强难化的心相续,有时
候就像偏僻荒凉的旷野,很难得到诸佛菩萨的慈悲滋润。在行住坐卧中,经常以上师们的
金刚语来调伏相续。如果自己的相续有了改变,调伏他人也不是特别困难,但若自己一点
转变都没有,纸上谈兵也不一定有大利益。
敬录自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释》
◎问:现在,准妈妈们怀孕后都会进行各种各样的胎教。佛教认为,怎样胎教能给胎儿带
来好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7ccf950102x1w6.html
索达吉堪布:现在社会很重视胎教,那什么是胎教呢?就是孩子入胎以后,母亲以自己的
行为所实施的教育。现在大多数胎教,都是听些柔和的音乐、去些悦意的环境等,意义非
常浅。其实真正有意义的胎教,应该是母亲在怀孕后,常去寺院、常做善事,这些外在的
行善因缘,才会对胎儿有利。
敬录自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
◎问:有人觉得不能让孩子太早接触佛法思想,而应该等其长大后自己选择,是这样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7ccf950102xidp.html
索达吉堪布:父母要关心孩子的心地培养,如果从小没有这方面的教育,孩子读完大学或
工作以后,突然要改变原来那套理念,那是相当困难的。现在有些知识份子,从小接受唯
物论和无神论的教育,后来在工作或读研究生时,偶尔的因缘开始学佛,但由于以前的观
念根深蒂固,经常怀疑前后世会不会存在?业因果真的不错乱吗?极乐世界确实有吗?…
…许多疑虑一直缠着他的身心。因此,在佛教徒的家庭中,父母应注重对孩子的心地培养
,随着孩子爱心和慈悲心的成长,才会对家庭和人类有非常大的利益。
可惜的是,现在很多人从小没有受过大乘慈爱方面的教育,始终灌输的是以我为中心的各
种知识。按理来讲,如果从幼儿园开始,老师经常教一些利他的道理,让小孩看一些利他
的画片,养成帮助众生的习惯,然后小学、初中、高中不断地串习,那么长大以后,他的
行为一定会利益众生的。毕竟对每个人来讲,青少年时的教育对一生的影响特别大。
敬录自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释》
◎问:世人孝敬父母大多是用房子、票子等“硬通货”,佛教徒如何对父母报恩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7ccf950102xcrv.html
索达吉堪布:虽然这也可以报恩,但真正的报恩唯有让他们闻思修行佛法。的确,对满面
皱纹的老人来讲,他们马上就要离开人间,没有时间长住,即房子里待的时间不会长,更
长的时间会呆在棺材里。所以要报恩,就要在他们心识中种下永远陪伴他们且能带来安乐
的善根。
佛教当中阐述利他心和空性境界的文字,若能结合自相续做深入细致的闻思修行,哪怕是
一个教证或比喻,也能使心软化、调柔。如此,不仅短暂今世能获得利益,乃至轮回未空
之间,其利益是无穷的。当然,这也是佛教提倡用佛法来帮助父母等的原因。
敬录自索达吉堪布《般若摄颂浅释》
◎问:要让家里的老人快乐地安度晚年,最重要的是什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7ccf950102x1vz.html
索达吉堪布:老年人最需要的就是佛法。倘若心灵有了归宿,懂得念佛的殊胜、了解佛法
的基本教理,即使物质条件不具足,他也会快快乐乐、欢欢喜喜,脸上总是带着微笑。反
之,没有学过佛的老人,即使儿女给他买房子、雇保姆,吃的、喝的样样俱全,但看着自
己一天天虚弱,心里仍会痛苦不堪。
所以,引导老年人学佛非常重要,这远远超过金钱的供养。
敬录自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
◎问:为亲人朋友操心周旋时,常感觉严重影响了自己的闻思,而放下一段时间的话,心
里又不时会挂念他们,该怎么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7ccf950102xaka.html
索达吉堪布:汉地、藏地都有这种情况:开始的时候,亲友之间你请我、我请你,显现特
别热情;到了中间,就开始讲条件了,你请一次,我才还一次,不像最初那样了;最后关
系越来越僵,甚至还会互相争吵。这就是世间的亲友,对此也没必要希求。
对儿子、女儿、亲友等,都不应该去执著,这就是所谓的看破今世。尽管这一点很难做到
,但作为修行人,只要懂得了爱别离苦,定能慢慢看淡这一切。否则,你天天想孩子、想
父母、想朋友……心里装的都是这些,那根本不会有修行的时间,也不会有大慈大悲的位
置。
当然,对在家人而言,将子女亲友完全看破并抛弃,也是不现实的。但即便如此,你也不
能太执著。毕竟聚散离合是轮回的规律,明白这个道理后,修行自然比较成功。否则,你
都修行很长时间了,亲人离去还特别痛苦,甚至不想活下去,那就不是修行人了。
敬录自索达吉堪布《前行广释》
◎问:为了自己和亲朋暂时得安乐和究竟得解脱而闻思修行佛法,可以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7ccf950102x48u.html
索达吉堪布:无始以来,众生皆因我执的牵制,唯虑一己私利,结果一无所成,导致如今
仍旧漂泊在轮回当中。如果现在还不发菩提心,那以后仍将如此。而今,我们已值遇无比
殊胜的大乘佛法和上师,那就不要再走生死流转的老路,而应选择诸佛菩萨的大道,也即
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奋斗。
如果现在唯一为了他利而闻法修法,那自利同时也可成办,最终必将成就真正利他的佛果
。寂天论师亦云:“何需更繁叙,凡愚求自利,牟尼唯利他,且观此二别。”意思是说,
这不用很多篇幅来说明,愚笨的凡夫人无始以来都追求自利,但始终也无法成办,反而永
远流转在恐怖的轮回深渊当中;而释迦牟尼佛的所作所为唯是为了利益众生,结果他很快
就成就了无上的佛果,在认真观察了这二者的差别之后,我们就能明白:利他乃一切安乐
的源泉,利自乃一切痛苦的根源。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以为了自己和家人暂时与究竟利益的发心,来闻思修行佛法,以及行
持一切善法。
敬录自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论》
台湾菩提学会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PuTiXueHui/
作者: igoam (igoam)   2018-12-18 20:36:00
又一个来沾光的....我不是说原po, 是在说这个堪布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12-18 22:05:00
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