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 《思惟畧要法》(实相念佛)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8-04-13 22:13:34
摘自:《思惟畧要法》 姚秦三藏罗什法师译
诸法实相观者(由胜义理智量思惟观察诸法的存在方式),当知诸法从因缘生,因缘
生故不得自在(知道诸法因为缘起,所以没有不依赖,没有不观待他者;诸法不可得由自
己那方面成立存在,因为是缘起故),不自在故毕竟空相(诸法本身找不到由自己方面成
立存在的缘故,因此是极无自性的缘起毕竟空),但有假名无有实者(诸法的存在仅仅是
由名言识观待施设处安立,找不到丝毫的实有自性)。若法实有不应说无,先有今无是名
为断(自性无并不是说,原先是自性有然后变成自性无,若原先是自性有,后来变成自性
无,或原先是实有的,后来成为不存在,这样就成断见)。不常不断亦不有无(找不到自
性实有的常断、有无),心识处灭言说亦尽(内心由通达空性的正理遮除自性实有的戏论
,所通达的空性是无遮,不会引生其他名言识;圣根本定智中亦无任何名言识的二现戏论
,唯有如水入水般证入法性的究竟实相),是名甚深清净观也。
又观婬怒痴法即是实相(烦恼同样是无自性)。何以故?是法不在内不在外。若在内
,不应待外因缘生;若在外,则无所住。若无所住亦无生灭,空无所有清净无为,是名婬
怒痴实相观也(烦恼同样是无自性,没有不依赖、没有不观待他者,没有自性有的生,也
不会有自性有的灭。了知烦恼的所缘并不在自境上,所贪所瞋的对象并不是实有,并不是
自性有、自相有,那么,贪瞋的基础自然消失,烦恼自然获得对治。瞋者、能瞋心及所瞋
事之间,互相依赖、互相观待,所以瞋者、能瞋心及所瞋事本身无自性,自性空、自性相
无法成立、谛实不能成立。因此只要思维空性即是对治烦恼,即是从根部将烦恼拔除)。
又一切诸法毕竟清净(诸法的究竟实相是毕竟空,因为缘起故),非诸佛贤圣所能令
尔(诸法究竟实相的自性空,并非佛所作,亦非余人作,不论如来出世及未出世,诸法的
究竟实相本来就是极无自性戏论的毕竟空)。但以凡夫未得慧观,见诸虚妄之法有种种相
(见由他自己那方面成立存在)。得实相者观之,如镜中像,但诳人眼,其实不生亦无有
灭(诸法并不会有自性有的生;也不会有自性有的灭)。
如是观法甚深微妙,行者若能精心思惟,深静实相不生邪者,即便可得无生法忍。此
法难缘,心多驰散,若不驰散或复缩没,常应清净其心了了观察。
若心难摄当呵责心:“汝无数劫来常应杂业无有厌足,驰逐世乐不觉为苦,一切世间
贪乐致患,随业因缘受生五道,皆心所为,谁使尔者?汝如狂象,蹈藉残害无有物制,谁
调汝者?若得善调则离世患。当知处胎不净,苦厄逼迮切身犹如地狱。既生在世,老病死
苦忧悲万端不得自在;若生天上,当复堕落。三界无安,汝何以乐着?”如是种种呵责其
心已,还念本缘。心想住者,心得柔软,见有种种色光从身而出,是名诸法实相观也。
欲生无量寿佛国者,应当如是上观无量寿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