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黄念祖老居士:净修捷要报恩谈(11)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7-11-19 18:57:55
第七拜
“一心观礼,无量寿佛,亦号无量光佛,亦号无边光、无碍光、无等光,亦号智慧光
、常照光、清净光、欢喜光、解脱光、安隐光、超日月光、不思议光,光中极尊,佛中之
王,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一拜三称)”
卍 一心观礼,无量寿佛,亦号无量光佛
“一心观礼,无量寿佛,亦号无量光佛”,这一段。亦号无量光,底下就说,“无边
光、无碍光、无等光。亦号智慧光、常照光、清净光、欢喜光、解脱光、安隐光、超日月
光、不思议光”,这是“十二光佛”,从“无量光”起。这“十二光佛”这些佛的名号,
也就都是阿弥陀的名号,所以阿弥陀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佛在光中种种的妙用,
表现出十二个光的佛,同时都是阿弥陀佛。
“无量寿”是“体”,是指时间,永远不止啊。所谓过去、未来、现在,这个称为“
三际”。“三际一如”,三际是如一,没有变化,这是“无量寿”。“无量光”呢?就是
“遍一切虚空,遍一切处”。所以一个是“竖”,一个是“横”;时间是竖的,空间是横
的。
“无量光”,这个光是一切处都照到,就“遍一切处”了。所以表明这个佛是在竖着
去穷三际;过去,你也永远找不着头儿啊;未来,也始终你找不着结束啊;这是“常住”
啊,这是“无量寿”;这遍一切处,没有边际,“无量光”。同时这个“无量光”也可以
解释为光中的无量功德。
卍 亦号无边光
同时“无量光佛”也号作“无边光佛”。“无边光”你可以浅近的解释,说这个“边
”没有边缘,这是大,你找不着边儿,这极大呀,这个解释很容易。进一步的解释,那个
“边”是什么?就是佛教的一个名词,所谓“边”指著见惑里头的“边见”。所以我们都
断见思惑,而最大的、最粗的迷惑就是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众生就在这个迷惑之中
、愚痴之中,这个(称为)“惑”。断了惑才能证到自个儿的真如。
“见思惑”,首先是见惑,初果就破见惑。“见惑”有十样儿东西,就是“身见”,
老是爱惜这个身体,老是想养这个身体,恋这个身体。所以现在许多气功、外道,首先就
是一个邪见,就叫做“身见”,这是见惑。你留恋这个身体,所以很多妇女她很难得离开
她这个身体,因为她非常喜欢她这个身体,觉得很庄严,很什么,这就属于“身见”。
“边见”是什么呢?这个“边”就不是边缘的边,就是一个事情可以分两边看,就是
“矛盾的一方”。一切事情都有矛盾,矛跟盾,就是矛有一边,盾有一边;有是有非,是
是一边,非是一边;一切都有两边。矛盾有两方,这两方在对待、在斗争。实际这“二”
的世界就是如此,一切都有二啊。“无边”就是没有对待了,没有这个“边”了。“不二
”,一切都不二了,一切都平等了,平等就不对立了嘛。
所以佛最后成为“平等觉”,汉译的《无量寿经》,“无量清净平等觉”是阿弥陀的
名号,只有佛就到了“大平等”。我们要修,要修“慈悲喜舍”,很多人也就把这些名词
、甚至于传法的人也给你讲错了,把这个“舍”,作为要慈悲呀,要慈要悲,要喜欢,要
施舍这么去讲,讲浅了,讲得太浅了,不是原义。有好多东西,就都是从和尚嘴里说出来
的,有的是十分的荒谬,水平很低呀。
这个“舍”是舍掉你那一切分别、一切边、一切对立的矛盾,而能把这些事情看得平
等。所以昨天你那(个)问题:“你平等的话,就是说不管你说什么,不管你怎么对待我
,(我都是平等对待的。)”所以佛教是“冤亲平等”的,跟我“有冤”和跟我“有亲”
这本来两个极端,这是“边”,(学佛就是要知道)这“边见”没有的,冤和亲是平等的

所以我们学佛就是要在这些地方(学),当然(很不容易,)学不到,但是要努力继
续去学。这是一个正确的(态度),是要平等啊,而且“冤亲平等”啊,把“冤”字搁在
“亲”的上面,这个摆不是随便摆的,就是你真要度的时候,先度“有冤”哪,这是佛教
伟大啊!
昨天说的提婆达多,那么害佛,一直到佛这一生还在害佛;而佛感恩哪,我的成就全
因为提婆达多,给提婆达多授记呀。这一切,佛之伟大、之智慧、这一切,我们是心悦诚
服啊,五体投地呀!这不是个盲目的崇拜,我们就是说,你是个大权威,我拜你之后,你
就保佑我,就得到好处啊。这是世俗的一种很低的、很愚痴的一种看法,一种颠倒的看法
,是错误的。
所以要舍这个“边”。“无边光”,这个“光”它是由于“大平等的智慧”而放出来
的,因此见到这个光也就可以加持你放弃这些分别,没有这些“边”了。阿难他已经没有
边见了,但是他还有摩登伽女来,还有的时候她拥有咒的力量,(阿难)几乎要破戒,就
是因为他不明白,他还是有个“我”呀。所以(是)“无边”,(这个“边”我们)要舍
;(这)还不是最高深的事情,还是前面的事情。
卍 无碍光
“无碍光”,人们都说“自在无碍”呀,没有障碍,能够自在。所以“观自在菩萨”
,他自在啊。而且大家可以分析,这个“自”就是你“自性”,你自性是不是当家做主?
自性在当家做主,你自在。而你自性没有当家做主,被这个假我(控制),(你就不自在
。)
现在大家都是这个假我,自己本来跟佛一样的那个“真我”,你自己不承认。而把现
在这个叫做黄念祖的,我就把他当作是我。这个他不是,这个是敌人、妄我;或者不要说
的这么样,就说是由于“他”而使我不能认识我的“本来”,(从)这个意义说就是敌人
。总之,因为他是虚妄啊,由于他在当家做主,所以真正的我们的主人就靠边站了,就不
显现了。
我们有佛的智慧光明而不能显现,这个程度上有不同,无明的厚薄有不同。所以,我
们听了佛的经教,有的人就很感动,接受得很快,他就恢复得很快嘛,就可以恢复;有的
他不但不接受,他还毁谤,还要破坏,甚至种种的,那他就是无明的障很重,这都有碍了
。“无碍”,一切没有障碍呀。
卍 无等光,亦号智慧光
“无等光”,没有能和它相提并论,没有相等的,这个光绝对的“殊胜”,没有另外
一种可以和它相提并论的。无有能与相等者,也称为“智慧光”。
这个“光明就是智慧”呀,禅宗也是这么说嘛。在(莲公所作净土诗集)《净语》里
也引了这个话。《净语》里头《光明颂》引了大慧禅师的三句,“只以此光宣妙法”,只
是拿这个光来宣扬妙法;“是法即是此光明”,这个法就是禅宗说的传心,这个心法,这
个法就是这个光明;“不离是光说此法”,不离这个光明来说这个法。“光明和本心”、
“光明和智慧”,在大慧禅师(的话)里头这就等同起来了。
那么大慧禅师这个话在经典也有根据,释迦牟尼佛的《涅槃经》,佛要涅槃了,这是
最后的遗教,《涅槃经》说,“光明名为智慧”,所以那个智慧就是光明嘛。“超日月明
”,比日头还要明,比月亮还要明。《超日月三昧经》就说,“大智发外,能照法界,名
为光明”。大的智慧发露到外面来,能够照了法界,这个叫做“光明”。
所以“自莹谓之光”,自个儿很干净叫做“光”;能够“照物谓之明”,能够照见别
的东西叫做“明”。比方珠子吧,珠子它自己很干净、很莹,这(是)珠子有光;这珠子
(的)光,要是很好的珠子,(比方是)夜明珠啊,它就可以照见,都亮了,照见别的了
,这个叫做明。所以光明还有两分(“光明既是智慧”,而“智慧光”同时又是“弥陀圣
号”)。
“光明”,总之它是清净。清净,(举个例子来说),念佛修行的人也常常有时候闪
现一点点光,就是看到一点点光;都是在你这个心里头绝对清净的时候,才会发现这个现
象。你心只要稍微一动:“唔,看见光了!”“好!”还不要这些话,(光就)都没有(
了);(就是)你现在刚刚有点感觉不一样,(光)马上就没有了。(这个现象只是发生
在)就你心里完全离开这一些(想法)的时候。
这也就是说,在自己的修持中(有时候)可以体会到这一点,这个就是“光明智慧之
相”。所以也号“智慧光”,这个光,智慧就是光啊。
卍 常照光、清净光
“常照光”,寂而常照。“常寂光”,它是寂啊,寂默;没有什么动啊、摇动啊,不
定啊;可是常常在照啊,寂而常照,“常照光”。
“清净光”,这个清净,《无量寿经》讲,你有一念“净信”,那个一念清净的信心
,你只是在这边念一句“阿弥陀佛”都可以往生啊。一念“净信”,你念这一句的时候,
这功德就极大呀!所以慈舟法师他作《科判》,现在净空法师听到我这儿有,跟我要,我
给他拿去了,要这个《科判》。慈舟法师他最大的一个功德,“往生三辈”,他开了一个
“一心三辈”。
由于一心方面,(比如)你念佛不是就像一般的净土宗,成天成天,像我们似的拿着
佛珠老这么(念);他说,你能够达到一心的时候,哪怕你念一句都能往生啊!所以他说
“一心三辈”,跟一般的三辈,另外辟了一栏。这跟夏老师的精神都是相合的,这一点很
值得赞叹!所以我的《大经解》也是根据这个精神做的注解。
一心三辈不同于常情,都是由于清净,你都(是)“一念净信、一念净心”,都用这
个净字儿。还有这个清净,天亲菩萨说“三经一论”,天亲(菩萨)的《往生论》,他说
西方极乐世界有“三种庄严”,一种是“佛庄严”,一种“菩萨庄严”,再一种“国土庄
严”,一共就有几十项内容,这三种庄严可以会到一个法句里头。这很像禅宗的话,一二
的“一”;“法”,修法的“法”;句子的“句”;可以到“一法句”。
注解了,什么叫“一法句”呢?“清净句”。所以清净两个字很重要!我们应当是心
中离开(浊乱),“清”就离开了浊嘛,“净”就离开了乱嘛。现在这个世界是“浊乱”
哪,所以我们就是要在这个浊乱的环境里头,我们保持内心的清净,这是极大的修持!而
这里最好的办法,你就是念佛了。
所以搞得这个心里头,随着大家很浑浊、很脏,就是浑浊,就不清啊;他就忙乱,不
安定啊,焦躁啊,就不净啊。清净、干净,这个就是说“清净句”。
“清净句”是什么呢?“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所以这个智慧的重要啊,真实的智慧
。“无为”,我们慢慢底下要注意这个“无为”呀。所以学佛,道场里头常常一开始讲四
句偈,“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十方来的一切到这儿都在聚会,来干什么?都到这
儿来学“无为”呀!所以《金刚经》,“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要学“无为”
呀!“此是选佛场”,这是一个选佛的考场。什么人能考取呀?“心空及第归”,你心要
空了,你就及第,你就考取,你就可以圆满回去了,得到了结果了。所以(这是)“清净
”的重要!
==
现在这个世界是“浊乱”哪,所以我们就是要在这个浊乱的环境里头,我们保持内心的清
净,这是极大的修持!而这里最好的办法,你就是念佛了。
所以搞得这个心里头,随着大家很浑浊、很脏,就是浑浊,就不清啊;他就忙乱,不安定
啊,焦躁啊,就不净啊。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7-11-19 22:30:00
阿弥陀佛!
作者: chathamcat (chathamcat)   2017-11-19 23:46:00
阿弥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7-11-22 16:44:00
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