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供养大乘念佛求生净土同修小语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7-11-19 14:37:51
: → Bonaqua: 但目前若无能力,就发愿在轮回,只怕会自身难保,更别谈 11/17 21:37
: → Bonaqua: 帮助众生了,这从 "能力" 的角度来讲是非常实在的。 11/17 21:38
: → summertrees: 这就是为了帮助所有溺水的人,我要先离开去上游泳班 11/18 10:58
: → summertrees: 专心参加救生培训,学习各种救人方法 的概念 :) 11/18 11:00
: 推 soulism: 菩提心是从大悲心出,不忍众生苦,但净土没有苦难众生,有大 11/18 15:02
: → soulism: 悲心,菩提心却不留在秽土,反而去净土.就像有人很痛苦,你 11/18 15:04
: → soulism: 还会离开他,自己跑去安乐说是要修行. 11/18 15:06
: → soulism: 有人会说,净土好修行.但净土你连守戒都不需要,是要修什么 11/18 15:08
: → soulism: 没有众生就没有菩提,我一直觉得净土理论很奇怪,离了众生 11/18 15:13
: → soulism: 怎么修行,没有苦难众生,大悲心就没有了,菩提心也就消失了 11/18 15:14
: → soulism: 没有菩提心,怎么还能去,或还在待在净土.所以净土应该是如 11/18 15:15
: → soulism: 心净则国土净,发菩提心的菩萨应该是待在秽土才是 11/18 15:16
这里您有四个误解:
1.菩提心却不留在秽土,反而去净土
2.净土你连守戒都不需要,是要修什么
3.没有苦难众生,大悲心就没有了,菩提心也就消失了
4.心净则国土净,发菩提心的菩萨应该是待在秽土才是
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也纠结在这些地方,对净土法门有很大的误解。
虽然我了解的不多,但是真心希望大家能正确地认识这个释尊四十九年讲经说法,
唯一多次宣讲的净土法门。这完全是释尊的殷殷教诲、期待。
我学得很浅,只能很浅地说。释尊在《无量寿经》上说:
如来深广智慧海 唯佛与佛乃能知
声闻亿劫思佛智 尽其神力莫能测
如来功德佛自知 唯有世尊能开示
净土法门是“唯佛与佛乃能知”,只有成佛了才能彻底了解的法门。
首先:净土你连守戒都不需要,是要修什么?
: → summertrees: 极乐世界是一间没有任何违缘的佛教大学,只做佛陀养成 11/19 12:04
: → summertrees: 目的就是众生能在没有违缘的情况下,不退成佛 11/19 12:05
: → summertrees: 一个没有违缘的地方,任何恶念都不生起的地方, 11/19 12:05
: → summertrees: 谈守戒不是很奇怪吗?我相信释尊本身是没有做守戒想的 11/19 12:06
普贤菩萨也说:无嗔即是戒,心净即出家。
戒不是形式,戒是真正的觉醒。在世俗,戒是止非防恶。
在清净的极乐世界,全无违缘,也就无恶念,那戒是要戒什么?
《佛说阿弥陀经》:
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
没有违缘正是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他老人家遮止了我们修学的困难(三毒烦恼、恶友)
让我们能亲近真正的善友(莲池海会菩萨),受教于真正的善知识
(观世音、大势至、普贤、文殊等诸大菩萨,阿弥陀佛及十方一切诸佛)
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乃至极乐世界一切花鸟树木,
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这一切无非就是为了让我们专心在成佛之道,不退成佛。
不退正是极乐世界最大的殊胜啊!
其次:菩提心却不留在秽土,反而去净土?
: → summertrees: 在极乐世界唯一的目标就是成佛,成佛的目的就是为了 11/19 12:07
: → summertrees: 到各世界示现成佛,帮助更多的众生,这才是真正广大 11/19 12:08
: → summertrees: 的菩提心,胜义菩提心 11/19 12:09
: → summertrees: 回过头来说,就像有人很痛苦,你什么医学知识训练都无 11/19 12:10
: → summertrees: 你就守在他身边,只能把屎把尿,对他的病情帮助不了 11/19 12:12
: → summertrees: 乃至一起病倒,这样就是菩提心吗? 11/19 12:12
: → summertrees: 如果你站起来告诉他,我去读医学院,即使我眼前救不了 11/19 12:13
: → summertrees: 你,我一定努力赶快学了本事回来帮你,以及一切生病者 11/19 12:13
: → summertrees: 你觉得哪一样才是真正心怀众生 真实利益众生? 11/19 12:14
第三:没有苦难众生,大悲心就没有了,菩提心也就消失了!
: → summertrees: 无量寿经谈到三个真实:真实之际 真实智慧 真实利益 11/19 12:15
: → summertrees: 这个真实就是究竟的.到极乐世界就能明白真实之际, 11/19 12:15
: → summertrees: 恢复真实智慧,得到真实利益并真实地利益众生 11/19 12:16
什么是真实之际、真实智慧?
《金刚经》: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
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
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
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这就是真实之际、真实智慧。
难道佛还有“我”“度”“众生”吗?
往更深说,众生是众缘和合所生,包括无情包括有情。
那无情众生怎么度法?很值得您再想想。:)
净空老和尚答问
问:菩萨生相无明,如何解法?
答:
  佛家讲虚妄,讲真实,它的定义是:凡是有生有灭叫虚妄,真正不生不灭才是真实。
所有的一切现相都是生灭法,生灭法全是虚妄的,生相无明破了,它就没有了,永嘉大师
《证道歌》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觉后空空无大千,就是说这个意
思。生相无明破了以后,这是究竟如来的果地,而等觉菩萨还有一品无明没破。成佛之后
,通常诸佛如来有能力破这一品无明,但是他不破,为什么不破?他要度无明里面迷惑颠
倒的众生。这是“乘愿再来”,真是慈悲到了极处,他不是没有能力破,是有能力破而不
破。
最后:心净则国土净,发菩提心的菩萨应该是待在秽土才是
“心净则国土净”并不是一般人用思维意识所分别执取的那个意思。
“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
这个是最难解释的,因为非常深。祖师大德花了很大的篇幅破斥这种粗糙的意识心观念,
也花了大把的篇幅说明。您在《净土圣贤录》里面可以找到一大把一大把。
(真心建议真正想了解净土法门的人,可以读《净土圣贤录》,我都整理分段注释过,
真的真的不会难读,而且真的真的很好看!就是一大堆的好看故事!拜托拜托读一下!
给你们跪都可以!XD)
净空法师学佛答问:
问:“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怎么样解释?(这两句话是印光大师讲的)。往生极乐
,进步成了问题。”
答:这个意思很深。生,决定往生极乐世界;去,实实在在没有去。这两句话分开来讲比
较容易,合在一起麻烦就大了,这个意思就深了。因为我们凡夫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所
以才有疑惑;如果真相明白了,你这问题就不会有疑惑了。极乐世界有没有?有,确实有
,跟我们现在娑婆世界一样决定有。虽然是决定有,但是你要晓得,这个境界是自己变现
的,不是从外头来的。
佛在大乘经上讲:“虚空法界依正庄严,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佛经里有一个故事是说舍利弗尊者怀疑为什么释尊住秽土,其他佛净土庄严。
于是释尊以脚指按地,顿时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变成无量功德百宝庄严的国土。
http://www.dfg.cn/big5/zjjy/6/ygjy-028.php
难道你以为释尊是住秽土?没有,释尊的佛国土本来就是清净庄严,这才是真的。
“心净则国土净”是在这个意思上讲的,释尊受用所居,都是真实的庄严净土。
是真的,不是思考、想像、自我感觉良好的。
净土法门是不可思议法门,不是意识心可以想像理解的,也不是意识心可以得到的。
净土法门等于是透过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靠佛的大威德力,让我们可以住在佛净土,
一直学习到我们有真实的能力得到这样的净土受用为止。
(舍利弗尊者他们只看到一下而已)
所以往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大家都是吃阿弥陀佛的、住阿弥陀佛的。XD
======
现在VR开始要流行了,我一直有种感觉,我们的六道其实就像在VR里面,
我们都是已经迷进去、错乱真实虚幻的人。
那天我看到最新的技术,在VR里可以感受到非常逼真的触觉,越发加强这种想法。
大家平常可以想像一下,我们是在最高端的VR科技里,一切六感都是那么真实。
那些和你互动的人,有些是菩萨模拟出来的,帮助你觉醒的,有些是和我们一样的
迷失的游戏者。
永嘉大师证道歌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所以净空法师一直告诉我们,不要放在心上。
真的是深者听深,浅者听浅。
这是我的一点学习心得,希望能提供参考。
我还是只有老话,多听经,听经不要杂乱,才能听懂一点,有点感觉。
很多看起来是问题的问题,只是因为我们听经不够而已。
就算别人告诉我们一个答案,自己也未必能心开意解。
其实一切的答案我们都知道,只是被自我的烦恼(贪嗔痴慢疑)障碍住了。
比如您怀疑净土,难道您没有一个最基本的怀疑吗?
为什么身为佛弟子的您却去怀疑释尊所说的法?
为什么释尊说的法,有些法您能接受,有些法您不能接受?
是释尊的法有问题吗?还是我们自己有问题?
您接受的准则是什么?自己的想法思考吗?
那前提是,自己的想法思考是绝对的正确?您怎么确定?怎么判定?
如果无法,为什么我们能用自己都不能肯定的标准去质疑释尊的法?
一个人只能在一种情况下完全确认自己想的没错,
那就是彻底知晓世间一切万物真相,彻底了解万物的因缘、众生思想,
并且彻底消除了无明障碍。
只有一种人做到这三项,那就是佛。
不是我,不是您,不是嚣嚣大众学者专家。
有怀疑是好的,是对的,那叫疑情。
那个怀疑不是世间对立性的质疑,而是怀疑自己一定有什么是没弄懂,然后去弄明白。
这话有点重,我向您忏悔。
但我又非说不可,真的是真心认为需要提醒您,以及许多有类似想法的人。
我们要很谦虚,承认自己知道得很少而烦恼又太多,
不要随便去冲撞怀疑祖师大德乃至释尊。
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境界,但我们要很自知自己的。
民初大儒梁漱溟先生(他自知过去世是禅宗和尚)曾说,
不要轻于怀疑别人的人格,也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识见。
我也常常犯这样的过错,故提出与大家共勉。
也再次向您道歉忏悔。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7-11-19 15:12:00
soulism 真是菩萨来帮我们这些学净小学子出考试卷,菩萨 : 考考你们小莲花,平常听经闻法观念到底懂不懂 ~soul菩萨提的这几个问题,真的很棒,而且很有意思。末学还在想怎么写考卷,夏树大就整理好了,随喜赞叹。^ ^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7-11-19 16:37:00
净土圣贤录真的很好看XD
作者: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7-11-19 16:54:00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17-11-20 09:11:00
问题的关键在,没有苦难众生的净土->就没有大悲心->菩提心从何生起呢?我觉得只有只仰慕佛果来想像,也就是菩提心是想自己成佛,想跟随佛陀学习的愿和智增上.只是悲心比较少也就是人家常讲的易行道"集诸佛功德".经上说,一切智智相应做意,大悲为上首,无所得为方便.想成佛,三心是缺一不可,但是在净土,大悲心似乎是缺乏的,但菩萨道是很漫长,所以三心中先培养菩提心和无所得心,似乎也没什么不好.我的理解一定还有问题,错误,谢谢各位的指教.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7-11-20 10:38:00
您忽略了一点,我们就是"现在看到了"苦难众生然后才求生极乐世界不退成佛,"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所以净土整个大前提就是菩提心啊所以无量寿经上才说 发菩提心 一向专念啊整个极乐世界就是阿弥陀佛的大悲大愿心所成就啊只有跟佛愿相应才能往生啊您有听过成了佛菩萨却缺少大悲心的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