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495(上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7-11-19 17:54:00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
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
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
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
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一O八O页,倒数第四行看起:
  “无畏者,乃四无畏。又云四无所畏。”这些都是佛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佛自性智
慧圆满现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所以他没有恐惧,他没有害怕的。我们重要的要记住
,佛陀的智慧是我们自性本来具足的,佛现前了,起作用了,我们被烦恼、习气障碍住了
,透不出来。怎么办?佛教给我们戒定慧。戒定慧这是所有修行法门,佛教里面,无论大
乘小乘、宗门教下,最高的指导原则,因戒得定,持戒目的在哪里?目的是得定,得定之
后的作用就是智慧开了,所以戒定慧三学。我们要想把自己的自性智慧圆满开发,像佛菩
萨一样,遵守佛的教诫就会有成就。头一个得清净心,清净心生智慧,小智慧,不是究竟
圆满的智慧;究竟圆满的智慧,大乘教里面所讲的首楞严大定。
  佛给我们讲了一部经,《楞严》,古大德告诉我们,开智慧的《楞严》,想开智慧读
《楞严经》,想成佛读《法华经》,成佛的《法华》,开慧的《楞严》。早年我年轻,对
于这些非常向往,所以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学经教主要的就是《楞严》,《楞严经》我先后
好像是讲过七遍,对于年轻好学的人来说是非常好的一部书。但是真正相信有西方极乐世
界,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真的发四十八愿,希望遍法界虚空界一切刹土
里面的众生,想在一生当中快速的成就,就接受信愿持名的无上大法。这个法门男女老少
人人都有分,读书人有分,不读书人也有分。海贤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只要真信,没
有丝毫怀疑,一心一意就想往生极乐世界,有事、没事都念这句阿弥陀佛就好,阿弥陀佛
之外统统放下。如果不能放下,会变成往生的障碍。
  这部经非常稀有难逢。此地所说的四无所畏是佛的无所畏,菩萨也有四无所畏,没有
佛那么究竟。无论是宇宙之间事、理,过去、现在、未来,他没有一样不知道。凡夫不敢
承当,智慧没有开,所学的是经教里说的,又怕说错,又怕读经把意思偏了、邪了,没有
正确的理解,别人怎么能得到真实利益?净宗这一门真的是四无所畏,一切诸佛都赞叹,
这是我们应该要学习的。
  底下讲的“无碍”,无碍是“自在通达,互相涉入,融通两为一体”。这个两的意思
很深,我们今天讲的,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都包含在其中,他都能够圆融通达,告诉我
们一桩事情,是一体。由此可知,这两就是对立,有大就有小,有长就有短,有正就有邪
,有凡就有圣,都是两。一切万法说不尽,可是真相是什么?真相确实是一体。惠能大师
说得好,“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一体就是自性,自性就是一体,这个不能不知道。为
什么?能够承认这一句,也就像承认西方确实有极乐世界。知道遍法界虚空界十法界依正
庄严,从事上说的,无量无边,说不尽。可是它从哪里来的?它从自性变现出来的,离开
自性无有一法可得,相尽管不一样,性是一个,一个就是一体。我们能不能相信?能相信
,能大师这一句话就肯定了。一切法从哪里来?是自性变现出来的,谁的自性?自己的自
性。自性只有一个,整个宇宙,无量无边大千世界,共同一个自性。所以自性是一,万法
是多,多即是一,一即是多,一多不二,这就入门了。
  古大德也常说,“识得一,万事毕”,真正把一搞清楚了,一切都明白了,都明白了
,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一就是讲的自性,就是讲的真心。起心动念是妄心,不是真心
。真心永远不会起心动念,它能现相。不起心、不动念,它没有相;起心动念,不是真心
起的,妄心起的,妄心起心动念,真心就现幻相。实在讲就像作梦一样,《金刚经》的例
子说得好,“一切有为法”,有为就是有生有灭。宇宙之间除了自性之外,哪一法不是生
灭法?全是的。这个要知道,这是真相,实相,真实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有
的这些相,你可以欣赏,你不能执著,你执著就错了。为什么?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
今天过去了,还能回来吗?不能了,今天这个相消失了,这一天所发生的一切现象。跟你
说到微细的,一秒钟,一秒钟所现的现象,这一秒过去了,再不会回头了,第二个一秒跟
过去的这一秒绝对不是一个,是两个。能现的体、所现的相是一个,幻相,虚妄不实。所
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上讲得好。能放下就通达,就无碍了。
  念老这个注子也注得好,“无碍者,自在通达,互相涉入,融通两为一体”。“如灯
光互相涉入”,这一句,譬如我们这个讲经的讲堂,有十几盏灯,统统打开,光光互相涉
入,“是无碍之相”,这个灯光,前面灯光跟后面灯光没障碍。整个宇宙亦如是,一切万
物,我们用眼来做比喻,一切万物眼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万物在眼中,眼中有万物
,这是说无碍。
  《往生论》里头也有讲,“无碍者,谓知生死即涅槃,如是等入不二门无碍相也”。
生死跟涅槃是两桩事情,从相上说,有生死、有涅槃;从性上说,没有生死,也没有涅槃
,是真的。能大师说得很好,“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不生不灭,“何期自性,本无动
摇”,他见到了。我们没见到,以为它有障碍。真的它才有障碍,以为有障碍是念头,真
的有障碍是事相。它为什么有障碍?因为你心里动了,以为它有障碍,它真变成障碍。阿
罗汉六种神通具足,他有没有障碍?他没有了。为什么他没有了?他没有执著,所以他就
没障碍。
  圆瑛法师,这是近代讲《楞严》的专家,一生《楞严经》讲了很多遍,他有讲义流通
,想开智慧的人值得看看。他在这部书序文里头说了一桩事实,也是属于无碍。他在房间
里坐定入定,盘腿打坐,坐定,突然想到一桩事情赶快要办,他就起来,出定,起来就走
出去了。走出去之后忽然想到,我好像门关的,我怎么走出来了?再回头一看,房门果然
是关的,里面拴起来。他怎么走出来的?当他走的时候没有念头,有念就有碍,没有念头
,在这一刹那的时间没有念头,他穿过了,门穿过了,墙壁也可以穿过。这个不是假话,
这他自己说的。我们为什么会被门挡住?因为你心上有个门,所以这个门没有打开的时候
你进不去,你要心里头没有这个门就通过了;心里没有这个墙,墙壁不能障碍你。那神通
是怎么回事情?原来万缘放下就通了,眼的障碍没有了,耳的障碍也没有了,六根的障碍
统统可以没有了,无碍。
  下面说《华严》,“华严宗立四法界。据《大明法数》”,这里面的注解,第一个,
“事法界,谓诸众生色心等法,一一差别,各有分齐,故名事法界”。事法界就是我们今
天讲的事相。起心动念没有离开事相,以为事相是真的,正是迷了事实真相。有事就有理
,这是真的。“理法界谓诸众生色心等法,虽有差别,而同一体性,故名理法界”。事这
么多,现象这么多,从哪来的?从我们念头生的。起心动念能生,外面依正庄严是所生。
不起心、不动念,外面东西不见了,没有了。各人自己生,各人自己受。佛就凭这个教我
们怎么样脱离十法界。一定要知道十法界的来由,十法界的真相,了解之后统统放下,一
念不生,就融通了,就无碍了。这理法界。第三个,“理事无碍法界,谓理由事显,事揽
理成。理事互融,故名理事无碍法界”,这个好懂。最后一条,“事事无碍法界。谓一切
分齐事法,称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容,重重无尽,故名事事无碍法界。又名无障碍
法界。今此经所宣,正是如来事理无碍法界,与事事无碍法界,甚深之法也”。
  我们今天学的这部经,是怎么回事?用四法界来解释,说明事实真相。明白事实真相
,万缘放下,心里头清净,这清净心现前。没有见思烦恼,清净心现前,阿罗汉、辟支佛
的境界;再往向上提升,称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容,重重无尽,菩萨境界;到事事
无碍的境界,法身菩萨所证的,无障碍法界。关键就是一句话,放下。修行人最怕的是放
不下,放不下就有障碍,放下了就无障碍。为什么?障碍是假的。障碍怎么来的?是我们
念头变现出来的。这个事实真相现代量子力学家证实了。他们用科学仪器观察到物质的源
头,物质究竟是什么?观察到最后看到,物质是假的,是念头。念头不生,没有物质。我
们好像有时候睡觉睡熟了,念头不生了,为什么境界还在?睡着了你还是有念头,不是没
有念头。真正没有念头了就入定了,不是睡觉,入定了。定有浅深不同,所以有小定,有
大定,有究竟圆满的大定,佛所证得的,完全回归自性,自性本无动摇,大定。
  于是我们就明白了,佛教修学的大根大本就是看破放下。看破,了解事实真相,我们
今天学经教,经中给我们所说的都是事实真相。我们读经,拿着自己起心动念,跟经典一
对照就知道了,与经上所讲的一样,我们迷了。现在搞清楚了,怎么回归自性?放下就回
归,放不下还是回归不了,一定要放下,原来放下就叫禅定,禅定就是放下,得明白这个
道理。心没放下,在那里坐禅,那不是修禅定,那是盘腿打坐在睡觉,所以不能不知道。
==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有的这些相,你可以欣赏,你不能执著,你执著就错了。
为什么?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
今天过去了,还能回来吗?不能了,今天这个相消失了,这一天所发生的一切现象。
跟你说到微细的,一秒钟,一秒钟所现的现象,这一秒过去了,再不会回头了,
第二个一秒跟过去的这一秒绝对不是一个,是两个。
能现的体、所现的相是一个,幻相,虚妄不实。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ackino (常胜不败)   2017-11-19 19:48: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7-11-19 22:25:00
阿弥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7-11-22 16:44:00
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