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类] 《心类学显要》(1) 学习心类学之必要性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7-10-19 15:58:13
摘自:《心类学显要》仓忠仁波切 教授
https://tsadong.tian.yam.com/posts
◆_______为初学众建立堪能修学佛法之根基_______◆
我们千万不要认为这是初学者的简单课程,当初我们学习时就只能先直接熟记其中的
词句,然后日后再慢慢学习,经过五、六年之后在帮助新进出家众学习时,自己才真正了
解其中所说的内涵是什么;但是,即使到现今,有些内涵还是需要一再反复观察思惟,因
为,虽然表面上是初学者的课程,然而其中则是结合《上阿毗达摩论》、《下阿毗达摩论
》及《释量论》的内涵,为了利益初阶学者而以《心类学》之简要阐述作为前行引导,建
立有助于日后学习深奥经论的基础。
* 学习《心类学》之必要性
《心类学》并不是一般的世间科学课程,而是与修学佛法极为相关,且是实际修行上
会使用到的义理,其中所诠释的心类都不是外在的法,而是内心的状态。
我们想要学习佛法、修行佛法,修行的主要目的就是调整自己的内心,透由调整内心
为正确才能增长福智二资粮,乃至获得究竟的寂静。
因此,如果不能清楚自相续中所现行的各种心类,那么,一定也不能清楚修行上所需
要断除的心类、所需要串习的心类,彼等是什么?
例如,我们一般都说“发心”,什么是发心?是要发什么心?所发起的心,它是什么
情状?真正去观察,事实上,我们并不清楚所要发起的那个心的本质体性是什么?它的作
用是如何?它是缘取什么境?它所趋入的境是什么?它会成办什么的目的、结果?一般人
难以解释这个部分。
每个人对于自己的心并不是隐蔽法,而是现前法——这是指自己对自己的心。因为,
自己内心想什么,自己一定清楚;自己想做什么,自己一定知道。但是,当某一心类在自
心续中现行时,我们却无能力决定它是错乱或不错乱?对自己有没有帮助?我们自己不确
定。透由学习《心类学》才能了解各种心类,心续中现行的心类是错乱的认知?或是无错
乱的认知?是不是颠倒知?是量或非量知?
将学习《心类学》的义理运用于观察自己的内心、修行自己的内心,这么修学佛法必
定会有广大的利益,我们的上课也才有真正的意义;相反的,若不是如此,只是将它当作
一般世间的学识,只是将它运用于一般世间生活的人事上,这样也可能会有一些帮助,但
是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这不是学习《心类学》的主要目的。
为了让自己能够了解“心”的状态,所以需要学习《心类学》,因为透由学习《心类
学》才能了解自己心续中生起的不正确、不如理的心类,例如,烦恼──贪、瞋、痴、我
执等等。
例如,我们就会有能力观察到:自己就将要现行某一种烦恼!或是观察到:自己的心
续现行的补特伽罗我执、法执!当观察已经出现这些情况,应当进行思惟、对治,转换心
的所缘境,例如思惟三宝的功德、发菩提心、思惟无常、空性等,当这些心续中现行这些
心类,烦恼的势力自然就会逐渐减弱。
但是,如果不了解这些心类,就不可能对治烦恼,也就不可能修行。反之,如果我们
能了解各种心类,那么就会有能力修行佛法,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前面所说的增上生果位、
解脱果位乃至最究竟圆满的佛果位。
总之,为了能了解种种殊胜的法门,所以我们开始学习《心类学》,原因就是如此。
如果各位能了解这些学习对于日后深入各种论典绝对有利益,那么就能决定学习《心类学
》的重要性。
另外,因为有很多人修学《菩提道次第广论》,因此,再从这一点来说明。《菩提道
次第广论》是结合五部大论的论典,彼论中说到烦恼等心类的部分,这部分是结合《上阿
毗达摩论》及《下阿毗达摩论》而说。
又,其中的“毗钵舍那”是“观”的部分(注),主要是诠说一种特殊的智慧及所缘境
──通达空性之智、空性,借由破除中观自续派以下的空性见解,而确立应成派所主张的
空性见,为了能够学习且理解这些内涵,所以必须先了解《佛教四部宗义》的内涵,然而
,这又攸关是否了解《心类学》与《摄类学》。
又,下士道、中士道所说的内涵都是上士道的前行,因为修菩提心之前必须先修大慈
、大悲,大悲的所缘境是“一切具苦众生的相”,为了让我们了解众生的痛苦,故必须阐
述苦谛,这部分就是下士道和中士道所说的内涵,所以,必须先了解下士道和中士道的内
涵才有可能修成大悲。
如是,下士道和中士道是修菩提心的前行,修菩提心是正行,其助伴则是空正见,双
修菩提心、空正见才能成就无上佛果位,因此,《菩提道次第广论》主要所诠就是建立菩
提心、空正见。但是,《菩提道次第广论》整个内涵则是必须透过思惟才能通达,思惟的
方向及理路则是透过了解《释量论》才能获得。
如是,《菩提道次第广论》是结合五部大论的论典,学习五部大论之后就能了解《菩
提道次第广论》,但也由此显示出,具足这些前行课程的基础真的是特别重要!
学习《心类学》与《摄类学》等前行课程;
乃至思辨三边、四边等等差别,其目的与利益。
透由学习《心类学》《摄类学》等等前行课程,乃至思辨三边、四边等等差别而培养
出思惟的逻辑理路,对于修学佛法或是一般生活上都有广大的利益,因为透由这些学习与
思考就能增长观察力。其中,最主要目的是:增长智慧,解决自内心的烦恼。
首先说到,对于一般日常生活是有益——
(....待续....)
作者: tangchin (tangchin)   2017-10-20 06:05:00
随喜,烦恼是属于心的范畴,要消灭敌人,先要认识敌人,调伏烦恼,须先认识心的性质、分类、作用!
作者: ykkdc (ykk)   2017-10-21 11:16:00
随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