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四〈奢摩他〉 pg354L1~pg355L8
净惑所缘为何补特伽罗安住其心?亦如前经云:“若乐离欲界欲,应于诸欲粗性、诸
色静性,若乐离色界欲,应于诸色粗性、无色静性,安住其心。若乐通达及乐解脱遍一切
处萨迦耶事,应于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安住其心。”
此诸所缘,通于毗钵舍那思择修习,及奢摩他安住修习二种所缘,非唯奢摩他之所缘
。然因有是新修奢摩他之所缘,有是奢摩他生已胜进所缘,故于修止所缘中说。
───────────────────────────────────────
■ 释义
摘自:《奢摩他讲记》(2007年) 雪歌仁波切讲授 张福成老师翻译 释见谛法师编辑
转自:http://www.lamrimworld.org/
第三种补特伽罗,对于萨迦耶产生忧虑、厌恶,因此,想从这里得到解脱。
萨迦耶是坏聚,毁坏和聚集,这里是指坏聚见。坏聚见是指内心想到一个“我”,首
先是名言上存在的一个我,可是对于“名言上所存在的我”,把它当所缘对境,缘取这个
“名言上所存在的我”后,却把它缘取成为自性相成立,这种执著的想法,称为坏见。
缘取“名言上所存在的我”,之后执取它成为自性相成立,是自己心续所形成的,不
是其他人的心续中存在的。仔细分析这个坏见是颠倒识,因为它执著有一个“我”是自性
相成立,这个“我”其实是名言上的“我”,它却执著为自性相成立,产生这种想法,称
为坏见。
对于“名言上所存在的我”当所缘对象,缘取它后,把它执为“自性相成立的我”。
就所缘取的对境而言,没有错误,因为确实有一个“名言上存在的我”。错是错在执取的
方式,执取“名言上的我”是自相成立。
“我”要成佛,有人成佛,成佛的那一个人是“我”!或说“我”在轮回,“我”在
受苦。有个轮回者、有个受苦者,那个都是“我”,是名言上存在的“我”,在所知上确
实是有的,这部分没有错误。缘取这个对境后,内心做了很多扭曲,作了很多增益,增添
成自性相成立。这样会变成颠倒错乱的认知,因为把它执取成自性相成立,这个就错误了
,这种颠倒的执著就称为坏见,是一种无明。
名言上的“我”区别非常多;这辈子的“我”、今天的“我”、这个月的“我”、今
年的“我”、出家人的“我”、人类的“我”,台湾人的“我”等。每一种想法里,都有
一个名言存在的“我”,依著各种状况,名言上存在“我”,执著它之后,把它执著为自
性相成立,这种情形很多,可以说坏见非常多。
有人去大陆,就会谈起“我是台湾人”,我台湾来的,那时候,心里想到台湾来的“
我”,一个台湾人的“我”(执为自性相成立),坏见就产生了。谈到他不是佛教徒,“
我是佛教徒”,这个想法里,有一个佛教徒的“我”,名言上的“我”,这个“我”内心
去想,把它执为这个“我”是自性相成立,这是坏见。谈到男生、女生,“我是女生”,
一个女生的我,这时又执著“我”是自性相成立,又是一个坏见。又说“我是格鲁派”、
“我学习《广论》”,又是一个学习《广论》的“我”、格鲁派的“我”。这些想法里的
“我”,是名言上承认的“我”,可是内心去想它,去执取它时,却执取成这个“我”是
自性相成立,这又是一个坏见,坏见非常多。
又现在居住在欲界的处所,欲界处所里的“我”,又是一种“我”。初静虑天的“我
”,二静虑天的“我”,一直到有顶天的“我”,这些都是名言上的“我”。名言上的“
我”,各色界天、无色界天的“我”,这些名言上的“我”,列出来就是三界九地:欲、
色、无色三界,欲界地、色界四禅、无色界四天。坏见分三界九地就有九种,遍及一切的
坏聚见,一切都是坏见。一般讲下层的“我”会比较周遍的,一切都是坏见,共通特色都
执著“我”是自性相成立的。
譬如“台湾人的我”,这是名言上的“我”,欲界的“我”,初静虑天的“我”,二
静虑天的“我”,这些“我”是不同方面、不同层面,不同想法。不同层面、不同想法想
到的“我”,执著“我”自性相成立,去执取的方式完全一样,执著名言的“我”自性相
成立。因此内心里,对于“我”,把“我”执著成自性相成立。
坏见有三界九种类型,这一切所有的坏见,“我”有一个想法,“我”要把这所有的
坏见都断掉,产生这种想法,就是书本所提到的“若乐通达及乐解脱遍一切处萨迦耶事”。
在前面的段落(世间道以粗静相道观修四禅八定的方式),坏见都还存在,都还停在
那里,从欲界天者到有顶天者,在那个阶段里,缘取让种子衰损的观修来进行,没有碰到
坏见,因为坏见都还停留在那里,没有从事去把它破坏掉,它一直放在那里。从这个阶段
(第三种补特伽罗对于萨迦耶产生忧虑)才想办法去对付坏见,才开始来进行。
坏见执著一个“我”是自性相成立。内心想到“我”这种情况,从欲界到有顶天全部
都有,从欲界、色界、无色三界,内心总会想到“我”,这个“我”从“三界九地”,这
个想法都恒常存在,而且经常有。前面段落进行“把种子衰损”的方式,连想都没有碰到
这点,更别说把它灭掉,这是世间道。
世间道不能把坏见灭掉,要灭掉它,要了悟无我,就是现在这个段落要进行的。若乐
通达坏见的内容,而且乐解脱遍一切处的坏见,应怎么做呢?这个观修就不是“把种子衰
损”,是要把种子连根拔掉。
应怎么观修呢?应于苦、集、灭、道四谛安住其心,应该缘取四圣谛来做观修,这个
观修目标放在彻底解脱轮回。有必要观修无我,而且有必要观修四谛无常十六行相,这些
都要做。烦恼分遍计和俱生两种,遍计部分要把它灭掉时,要观修四圣谛;俱生部分要把
它灭掉,要观修无我。
就“得到解脱”而言,首先没有得到解脱,对“得到解脱”的取舍都是颠倒的了解,
这部分要先把它排除掉,之后会得到解脱。就“得到解脱”而言,应该要做的,变成我们
“把它丢弃掉”,“应该要丢弃掉”变成我们去做了,都是颠倒错乱,对四圣谛内容不了
解、颠倒错乱,因此才无法得到解脱。
要得到解脱,应以正确的取舍方式来做,现在情况是对于“得到解脱”的道取舍的部
分,完全误解颠倒错乱、不知道、无知。不知道的无知,区别也有很多种,这些误解,譬
如说不是苦,把它当做苦;不是苦的因,把它当成苦因;不是快乐,把它当做是快乐;不
是快乐的因,把它当做是快乐的因,这些都是不了解四谛的实相内容。
对四谛的内容不了解,就会变成解脱道上的障碍,没有走在正确的道上,走到旁门左
道去了。为什么它变成解脱道上的障碍呢?不了解解脱的道应该做的和不应该做的,对取
舍不知道。不知道取舍本身,当然是个障碍。
问题是“对取舍不知道”怎么来的?是因为颠倒的解释形成的。怎么来的呢?宗义所
作的解释,劣等宗义所作颠倒的解释。学了以后,对解脱的道取舍,产生了严重的误解,
因为误解的缘故,没有走在正确的取舍道上,当然不会得到解脱。因此,要排除颠倒的解
释,所以要了解正确的道是什么?正确的取舍是什么?
要把它去掉,颠倒的认识、误解是一种烦恼。烦恼分遍计和俱生:遍计的部分,有苦
见道所应断、集见道所应断、灭见道所应断、道见道所应断,对“苦、集、灭、道”的颠
倒见是见道时应该要断掉的,这是遍计烦恼的部分。
俱生的部分没有这样分类,俱生部分是修道所应断,没有分“苦、集、灭、道”修道
所应断,见道所应断分“苦、集、灭、道”是遍计烦恼的部分。
这样观修,对四谛有正确的了解,把颠倒了解去掉,对取舍的无知及误解就可排除掉
,走在正确的道上,对四谛有正确的了解。靠对四谛之正确了解,遍计烦恼“苦、集、灭
、道”见道所应断的观修,排除掉的是遍计烦恼的部分。遍计烦恼的来源是宗义上的毛病
,宗义所形成,宗义所作错误的解释,列入烦恼。错误宗义的解释,让人没走在解脱的道
上,走到别的地方,就不能解脱,当然要把它归入烦恼之列。要把这部分排除,要对四谛
内容有正确了解。
痛苦由何而来?这是集谛的部分,来源是集谛的部分、俱生部分。要想办法把集谛俱
生的部分灭掉,因为没有因,就没有果,根拔灭掉,果—轮回—就没有了,就得到解脱。
要把俱生烦恼灭掉,要观修什么?要观修无我,要灭掉集谛的根—我执。要把对面根
本部分,集谛的我执灭掉。能灭的方式和我执完全相反,一个完全相反的心及想法。当这
种完全相反的想法产生时,才可以把对面的部分灭掉。跟我执完全相反的想法是无我胜慧
,用无我胜慧把俱生我执灭掉。连根拔除之后,因没有,果就没有,没有了轮回,就完全
得到解脱。
这里并没有特别说明补特伽罗无我观修的方式,这是因为在四圣谛中,就已有包括补
特伽罗无我,因此不需特别说明。四谛共有十六个特色。苦谛的特色,就包括了补特伽罗
无我;道谛部分,本身就是无我的现证慧,这里当然就有无我了,补特伽罗无我在苦谛、
道谛都出现,所以没有特别作说明。
后面一个问题,此诸所缘—净行、善巧、净惑所缘—通于毘婆舍那的思择修,和奢摩
他的安住修两种。并不能说只是奢摩他的所缘,通于毘婆舍那胜观的对象,是思择修的对
象,也是安止、安住修的对象。
这些所缘为什么放在安止修的段落?因为三种所缘,有是新修奢摩他之所缘,有的是
奢摩他已产生,为了更进步而去缘取此三种所缘来实修。净行所缘、善巧所缘可以当作没
有得到安止的人,为了得到安止,缘取它而作观修,以这个观修新得到安止。净惑所缘是
已得安止后,行者缘取它作为观修对象来修安止,可以让安止更突飞猛进,就缘净惑所缘
来观修,也算安止所缘,所以都列在安止来讨论,并不是三种全是未得安止,为新得安止
的缘故来讨论它。
生:什么是自性相成立?
师:自性相成立是从应成派的角度来说的,自续派以下宗义(自续、唯识、经部、毘
婆沙)都认为“名言上存在的‘我’是自性相成立的”。但是应成派完全不承认“名言上
存在的‘我’是自性相成立的”。坏见解释“自性相成立”的执著,特别说明是应成派的
宗义。这边讨论安止,后面讨论胜观,都是用应成派宗义来作解释,是以应成派作基本架
构而讨论,并指出下部宗义的毛病,在此“自性相不成立”是以应成派的观点来作解释。
生:若把名言上的“我”,执著为“自性相成立”,有什么毛病?
师:毛病就像我们这样,现在还在轮回里,好处是了悟“自性相不成立”的心,慢慢
进步,可逐渐把“自性相成立”执著灭掉,最后坏见全部灭掉。它的果—牵引入轮回的妄
念—也灭掉,烦恼也灭掉,所造作的业也灭掉。将来形成的果,轮回和三恶道的痛苦也全
部灭掉,这是它的利益。
生:何谓自性相成立?
师:自性相成立,是指对方认为某个法它自己拥有它自己的性相、拥有它自己的自性
、拥有它自己的本质。就应成见而言,对方不可能拥有它自己的自性、拥有它自己的本质
,应成派不承认自性成立。
生:为什么应成派不承认自性相成立?
师:这要解释整个宗义,不好解释。
生:七种作意是五别境、心所的活动?
师:七种作意是五遍行的作意(注),七种近分、七种作意是五遍行心所的活动,只是
作意的对象不同而已。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