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摄类] “我执”与“我爱执”的差别

楼主: YuGar (深奥幽玄)   2016-04-09 09:29:41
※ 引述《cool810 (silence)》之铭言:
: 摘自:仓忠仁波切《菩提道次第广论》三士道摄要(38)
: http://blog.yam.com/tsadong/
: 在多数的论著中,将“我执”、“我爱执”二者解释为一样。为何如此?因为多数的
: 凡夫都会生起“我爱执”,也会有“我执”,故将此二者总说为“补特伽罗我执”,在多
: 数的论著中是以总相的方式作解释。
: 但是,若加以详细探讨就会发现:“我爱执”、“我执”、“补特伽罗我执”是略有
: 不同。细分来说,“我爱执”于声闻独觉阿罗汉的心续中是有的,而“补特伽罗我执”、
: “我执”于声闻独觉阿罗汉的心续中是没有的。
: 【学员提问】:
: “我爱执”是由“我执”所引生,那么,“我爱执”与“我执”是因果关系吗?
: 【仁波切答疑】:
: “生”的话,一定是因果关系。刚才说明的是:将“我执”、“我爱执”作一个清楚
: 的区分说明。
: 以解释一般凡夫的“我爱执”而言,因为凡夫的“我爱执”是依于“我执”而引生,
: 所以在某些经论中的解释并没有清楚区分,只是以总相作说明,原因是,因为(总相的我
: 爱执中,凡夫)“我爱执”的背后是“我执”,(凡夫)是由“我执”而引生“我爱执”。
: 但是,是“我爱执”不一定是“凡夫的我爱执”,例如,阿罗汉也有“我爱执”,以
: 这样的角度来说,就是另外一种解释。就凡夫而言,由“我执”引生“我爱执”,这一定
: 是因果关系;以阿罗汉而言,虽是已经断除“我执”,但还是有“我爱执”,就此而言,
: (声闻独觉二乘)“我爱执”不是“我执”的果。
: 【学员提问】:
: 凡夫的“我爱执”于三性中,是属于“无记性”?或是属于“恶性”?“他爱执”是
: 属于善性吗?
: 【仁波切答疑】:
: “我爱执”应该是属于无记性。“他爱执”应该是属于善。
: 【学员提问】:
: “我爱执”、“他爱执”二者是属于“间接相违”或是属于“不并存相违”?
: (注《摄类》:“相违”(两个法没有交集)有四种类型,1.直接相违(直接互不相
: 顺而存在),2.间接相违(间接互不相顺而存在),3.不并存相违(不能无伤害而并存、
: 互相伤害而同时存在),4.互排相违(于觉知的趋入境上互相排斥而存在)。1.直接相违
: 的事例,例如:声常、声无常;瓶、非瓶。2.间接相违的事例,例如:声常、声常空。3.
: 不并存相违的事例,例如:有情心相续中的能对治、所对治。4.互排相违的事例,例如:
: 觉知的趋入境上于桌上安立瓶子、觉知的趋入境上于桌上安立非瓶。)
: 【仁波切答疑】:
: “我爱执”、“他爱执”二者应该是属于“间接相违”,因为,“他爱执”如同“我
: 爱执”的对治品,就二者而言,当一方的势力渐渐增长,另一方的势力即随之渐渐衰退。
: 可是,二者是会同时存在于一位补特伽罗的心续中,这是有的。
: 但是,“我爱执”、“菩提心”二者是相违的(注:“我爱执”、“菩提心”二者,
: 不仅是直接相违,且是互排相违)。
: 此如《现观庄严论》第四品中说“不退转”的“共通义”:
: 基本上而言,补特伽罗的差别虽然种性不一定,但从大乘资粮道就丝毫不行其他道,
: 并且不可能从大乘发心衰退。从意乐上,已经压伏生起只为自身希求解脱现行意乐的机会
: ;从加行上,具足殊胜方便智慧(菩提心、空性智慧)的坚固证知,故必将获得无上菩提
: ,如是安立为“不退转”;但是,不安立为“不退转相”。
: 以“支分义”而言,即是“不退转相”(不退转征相),三种菩萨不退转相:
: 利根菩萨,从加行道煖位得不退转相;中根菩萨,从见道得不退转相;钝根菩萨,从
: 八地得不退转相。
: 将此义趣结合菩萨心续中没有“我爱执”,即是因为已经压伏“我爱执”现行的机会
: ,并且具足殊胜方便与智慧(菩提心、空性智慧)的坚固证知,依于此因而安立不退转相
: 。是故,利根菩萨,于加行道煖位之后得智时,能压伏我爱执现前的机会;中根菩萨,于
: 见道位之后得智时,能压伏我爱执现前的机会;钝根菩萨,于八地之后得智时,能压伏我
: 爱执现前的机会。
: (注:“我执”与“我爱执”二者,具有交集关系的四句差别。“总相的我爱执”与
: “声闻独觉阿罗汉的我爱执”二者,具有总别关系的三句差别。)
在下阅读本文后,因文字不甚了解,故于此向作者或转载者请益本文的内容。
1. “我执”应该是指“主体”的执著,此理解是否接近本文原意?(或是差异很大?)
例:我、我所有的、和我共有的……
2. “我爱执”是否是指“爱”,或是“爱执”?
在下于本文理解似乎不是如此,单从本文实在无法看出“我爱执”的意思。
3. 文中提到阿罗汉无“我执”但是未断“我爱执”,
是否是指已除十二因缘法中的“生”,但更为源头的“爱”尚未断除,
如此可知,“爱”未断,故阿汉罗尚未断“无明”。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04-09 10:07:00
“我爱执”、“我执”、“补特伽罗我执”的差别:1.“我爱执”与“他爱执”是相对而言,“他爱执”是“我爱执”的能对治品,大悲菩提心是“我爱执”的相违品。2.“我执”分为“补特伽罗我执”与“法我执”,“我执”是由执蕴为自性成立的萨迦耶见法我执,而执自他为自性成立的补特伽罗我执,无我空正见是“我执”的相违品。3.我、我所的“我执”,“补特伽罗我执”是“我执”的别----------------------------------------------------我爱执的爱指只有出离心所摄的自了汉心态,他爱执的爱指大悲菩提心所摄欲利众生的心态。佛法所说慈悲心所摄的爱二乘行者有之,大乘行者有之,不同于世间所说的贪爱,而是相违世间贪爱,由正理思惟所生的慈悲、慈爱,此中分辨在《释量论》有宣说。
楼主: YuGar (深奥幽玄)   2016-04-09 17:37:00
感谢您的补充,虽然感觉和问题的相关性并不高是稍有遗憾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04-10 05:48:00
阿罗汉已断除我执(无明遍计我执萨迦耶见与无明俱生我执萨迦耶见),故不会有十二缘起支里,由能引支“无明、行、因位识”与能生支“爱、取、有”感得轮回后有之所引支“果位识、名色、六入、触、受”与所生支“生、老死”。四圣谛中,生死流转的因果,是由集谛为因,苦谛为果,透过集谛所摄的有漏业与烦恼,引生有漏五取蕴的异熟果报苦谛。集谛所摄的有漏业与烦恼中,无明我执是其根本原因,无明缘行,透过烦恼的根本无明我执,产生有漏的能引业行,引生生死流转的有漏五取蕴苦谛,而阿罗汉已断除集谛。“我执”有许多层次,最粗分的无明我执颠倒见,是“补特伽罗常、一、自在的补特伽罗我执”,其次是“补特伽罗五蕴独立实质有的补特伽罗我执”,这两个是“我执”里的粗细品“补特伽罗我执”,而“我执”里的“法我执”,粗品的是“能取、所取异体的法我执”,其次是“执谛实成立的法我执”,最细品的是“执自性成立的法我执”。
楼主: YuGar (深奥幽玄)   2016-04-10 09:21:00
综上所述:1. “我执”可以“无我空”来对2. “我爱执”可以“他爱执”对,与大悲菩提心相违3. 阿罗汉无“我执”,但未断“我爱执”其中“我执”有些层次,阿罗汉尚未断除。虽不知这样的综合摘述是否有符作者之大意,但仍能更进一步去站在不同的观点来看,亦是有益,感谢。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04-10 09:43:00
https://goo.gl/4R1Vmr 讲“四相”“四见”那一段到后面讲“四大烦恼常相随”那一段,都讲这个问题真正大悲菩提心,是同体大悲,有我有他的分别,就有二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04-10 09:53:00
无明“我执”有许多层次,同样,无我空性慧也有许多层次发起大悲菩提心入道的菩萨行者,虽然有与“我爱执”相违的“菩提心”,但还有“我执”。大悲心有三种层次:1.“生缘大悲”,心相续中没有证得四谛无常等十六行相,也没有证得空性慧,所生起的大悲心。2.“缘法大悲”,心相续中证得四谛无常等十六行相,所生起的大悲心。3.“无缘大悲”,即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大悲心,是心相续中证得细品
楼主: YuGar (深奥幽玄)   2016-04-10 10:01:00
若以一个求“生”极乐世界的法来除去“四相”“四见”只是方便之法,实际上不是正见,只是方便法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04-10 10:03:00
法无我空性,证得自性成立空的智慧所摄持的大悲心。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04-10 10:03:00
求“生”极乐世界的法是方便也是实相,也是正见
楼主: YuGar (深奥幽玄)   2016-04-10 10:04:00
若说净宗是方便法,但若当成了义法,问题很大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04-10 10:04:00
理非常深,但行持非常容易,所以非常难信"我"们觉得"问题很大",在"实相"上真的"问题很大"吗?
楼主: YuGar (深奥幽玄)   2016-04-10 10:07:00
那请问,海贤老和尚成佛了吗?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04-10 10:08:00
净土法门的方便法,是为了花开见佛悟“无生”(空性慧)可参考此篇 #1M-a-dUS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04-10 10:09:00
成佛了.应该是分证即佛,也就是法身菩萨的果位
楼主: YuGar (深奥幽玄)   2016-04-10 10:09:00
又,他在极乐世界作什么?享受极乐妙用只等著成佛日到来?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04-10 10:10:00
您问了这个问题表示您对极乐世界真的很不了解,有很大的误会.真的很希望您一起来听经,放下成见来听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04-10 10:12:00
若依天台宗六即佛的因果次第:1.理即佛→2.名字即佛→3.观行即佛→4.相似即佛→5.分证即佛→6.究竟即佛。
楼主: YuGar (深奥幽玄)   2016-04-10 10:18:00
以种种方便而修行,相当认同,但是方便当成究竟实在难认同这成为:理=名字=观行=相似=分证=究竟。这不是个人成见吧这要当成正见,在下实在是说不出口。哪天连拜火都是佛教了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04-10 10:22:00
亲爱的,所以说理非常深,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知
楼主: YuGar (深奥幽玄)   2016-04-10 10:24:00
也不想想为什么迦叶尊者原本是修拜火教的,这样对吗?照这套理论下去,拜火即拜佛,也是佛法,都是圣人传的法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04-10 10:31:00
两个法之间有因果次第,表示这两个法是相异的两个法,所
楼主: YuGar (深奥幽玄)   2016-04-10 10:31:00
不用佛与佛乃能知,直接就是不正见,何来理很深?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04-10 10:32:00
以理即佛不等于名字即佛,也不等于名字即佛等,例如,理即佛与名字即佛这两个法,是由理即佛的认识,进一步入道
楼主: YuGar (深奥幽玄)   2016-04-10 10:33:00
勤求方便,在下认同;方便即究竟,这恐怕……非是正知见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04-10 10:34:00
这没什么好争执,您目前无法接受而已
楼主: YuGar (深奥幽玄)   2016-04-10 10:34:00
不坏世间法,认同;世间法即佛法,这恐怕……亦是不正知见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04-10 10:35:00
为名字即佛,入道后的名字即佛透过观行,进一步为观行即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04-10 10:36:00
会,法法都是佛法;不会,佛法也不是佛法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04-10 10:36:00
佛,名字即佛与观行即佛二者,属于入道后的资粮道,在资粮道上品透过观行证得缘无我空性慧的止观双运,转入加行道,进一步为相似即佛,透过加行道证得正式止观双运的串习,于加行道最后刹那,入见道位现证无我空性慧的根本定智,透过现量自性空的根本定智,根断无明我执萨迦耶见的颠倒见,此时正式证得灭谛,获得一分法身功德,是为分证即佛的开始,之后于修道位渐次断除烦恼障,修道位八地无
楼主: YuGar (深奥幽玄)   2016-04-10 10:45:00
佛当初不应该和外道辩论法,应该走大和解路线,一切是佛法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04-10 10:45:00
余断除烦恼障本欲入涅槃,诸佛唤起本愿起无量差别智门,于修道位八地至十地,渐次断除障碍通达一切所知的所知障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04-10 10:46:00
我真的建议您应该把我前面推文的部分看一下而不是忙着说"是"或"不是"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04-10 10:47:00
(尘沙惑),无余断除所知障,最后为一切遍智的究竟即佛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04-10 10:47:00
我们对一样东西应该下相当功夫,才有能力说他是或不是
楼主: YuGar (深奥幽玄)   2016-04-10 10:48:00
在下真的把前面推文的部分全看了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04-10 10:49:00
您对净土法门真的不了解
楼主: YuGar (深奥幽玄)   2016-04-10 10:49:00
然后自己证明自己有能力说是或不是,不是别人来证明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04-10 10:50:00
如果你把那篇讲经看了(静心思考过,而不是浏览过)那您就知道你此时的执著困扰,就是您这篇的问题所在
楼主: YuGar (深奥幽玄)   2016-04-10 10:52:00
您的意思是在下不了解净宗深意,待了解后再说是或不是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04-10 10:52:00
下相当的功夫是花个五年八年的,而不是五分钟八分钟至少您不会问出上面那个问题 :)我不敢说我很了解,但我知道在我的学习过程里,我也曾从觉得我懂了我了解了,到现在觉得我好像稍微有一点感觉到那个气氛,味道,知道真的很深,但怎么个深法其实
楼主: YuGar (深奥幽玄)   2016-04-10 10:56:00
在下确实有去了解了净宗,点出一些疑问之处,绝非故意望文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04-10 10:56:00
完全没有一个边.就像你站在海边知道他很大,但到底多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04-10 10:57:00
大多深,用眼睛看真的是看不出所以然来的
楼主: YuGar (深奥幽玄)   2016-04-10 10:58:00
本来净宗是以成佛为目的,极乐世界为手段,现在本未倒置了以极乐世界为目的,成佛为手段,这实在越来越远吧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04-10 11:03:00
您知道往生极乐世界之后,就转识成智?
作者: TBOC (花严)   2016-04-10 11:08:00
YuGar 你了解净宗可能不太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