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再读楞伽经笔记(二十五)

楼主: sutranet (佛经馆)   2024-05-10 08:35:16
再读楞伽经笔记(二十五)
原文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修多罗中说如来藏本性清净。常恒不断无有变
易。具三十二相。在于一切众生身中。为蕴界处垢衣所缠。贪恚痴等妄分别垢之所污染。
如无价宝在垢衣中。外道说我是常作者。离于求那自在无灭。世尊所说如来藏义。岂不同
于外道我耶。
翻译
那个时候,大慧大菩萨对佛陀说:“佛陀,经中说如来藏的本性清净,永恒而不断灭,没
有变化或更改,具有佛的三十二相,在一切众生身之中,被五蕴、十八界、十二处有污垢
的衣服所覆蓋缠缚,被贪、瞋、痴等等错误分别的污垢所污染,就像无价的宝物被包在脏
衣服中;有外道说“我”是永恒不变的造物者,离开组成事物的原始要素、自然存在而不
会消灭。佛陀所说如来藏的义理,岂不是和外道所说的“我”一样吗?”
原文
佛言。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如来应正等觉。以性空、实际、涅
槃、不生、无相、无愿等诸句义。说如来藏。为令愚夫离无我怖。说无分别、无影像处如
来藏门。未来现在诸菩萨摩诃萨。不应于此执著于我。大慧。譬如陶师于泥聚中以人功、
水、杖、轮绳方便作种种器。如来亦尔。于远离一切分别相无我法中。以种种智慧方便善
巧。或说如来藏。或说为无我。种种名字各各差别。
翻译
佛陀说:“大慧,我所说的如来藏和外道所说的“我”不相同。大慧,如来、应供、等正
觉以自性空、实相、涅槃、不生、无相、无愿等等文句之义,解说如来藏,是为了使愚笨
的人远离“我”不存在的恐惧,而解说没有分别、没有影像境界的如来藏法门。在未来和
现在,诸大菩萨不应该在此执著于“我”。大慧,就像捏陶的师父在泥团中,用人力、水
、工具、轮绳的方便来制造各种的陶器,佛也是这样,在远离一切分别的无我法之中,用
各种智慧的方便善巧,有时说如来藏,有时说无我,各种的称呼有各种的差别说法。
原文
大慧。我说如来藏。为摄着我诸外道众。令离妄见入三解脱。速得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是故诸佛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若欲离于外道见者。应知无我如来藏义。
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士夫相续蕴  众缘及微尘
胜自在作者  此但心分别
……
翻译
大慧,我解说如来藏,是为了帮助执著于“我”的外道们,使他们远离错误的见解,进入
三解脱,很快地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诸佛所解说的如来藏和外道所说的“我”不相同
;如果想离开外道见解的人,应该要知道无我的如来藏义理。”
那个时候,佛陀就用偈颂说:“
凡夫所说互相接续的五蕴、因缘和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胜妙的他化自在天造物者,这些
都仅仅是心的分别。”
思考
.复习一下什么是“如来藏”
佛学辞典解释:于一切众生之烦恼身中,所隐藏的本来清净之如来法身。另一个名称为“
佛性”。“如来藏思想”简单的说即是“一切众生(不论善恶)皆有佛性”或“一切众生本
来成佛”。
要怎样修习如来藏法门?其中一种方法是用“假观”,就是去观想(如理作意)“一切众生
都是佛”,有点类似法华经中的常不轻菩萨那样;虽然目前看到的众生还是众生,但是就
是努力说服自己“众生都是佛”,假观到最后,就变成真的了,也有点类似我们现代所说
的“正向思考”,一直往正向去想,结果就会真的实现。
在我们这个时代有什么派别是修习假观的呢?答案是“藏传佛教”,但是藏传佛教是密教
,高阶教法只适合利根的人修习,因此如果其他佛教理论尚未通达,还是小心为上策;最
好其他佛教理论都已经修到一定的程度,才开始修习“如来藏”,否则很容易让自己陷入
险境而迷失。当然,如果仅仅去假观“一切法平等”或“众生都是佛”,应该不至于有什
么危险,但如果要深入的修或者开始修习高阶密教,我想还是得再三考虑利弊,并且得到
可信赖的、有传承的具格上师的指导,切勿自行盲目修练,以免还没得到益处,反而种了
地狱的恶业而不自知。
.某些外道认为“我”是真实存在的,而佛法中的“如来藏”则是不生不灭的。佛法中在
说“如来藏”(偏向有)时,必定和无我、性空、涅槃、无相、无愿等(偏向无)概念一起出
现,这种“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的论点,即是中道。中道即认为“一切事物皆是虚
妄不实的”,像梦境或海市蜃楼。无论说外道的“真实有我”或说小乘的“无我”,都落
入了二边,无法圆满,所以,不但外道的“真实有我”是错误的,如果单独地说“如来藏
”或单独地说与其相对的“无我”,均不是佛法的全貌,只是一部分而已。
延伸思考
.从“如来藏”的角度来看,贪瞋痴是不是佛性?“如来藏”符合三法印吗?为什么佛经
中说到“如来藏”总是要伴随着“般若”或“无我”?
(待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