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与“胜者”(意译为胜者,音译为耆那)
(以下为四篇旧文重贴并依序简单整理之文章)
----------
1. 哲学基本判断原则
在接近初期佛教的修多罗/契经当中,“我胜(我是优胜
者)/我等(我是同等者)/我劣(我是下劣者)”并不
是在形容什么值得称赞的人的状态,甚至是在形容不如实
知见/有我见而贪爱执取之人时才会使用的形容词。
https://agama.buddhason.org/SA/SA0030.htm
https://agama.buddhason.org/SA/SA0045.htm
https://agama.buddhason.org/SA/SA0063.htm
https://agama.buddhason.org/SN/SN0942.htm
https://agama.buddhason.org/SN/SN1291.htm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愈后期的佛教诵本/文本却愈频繁出
现那种把佛陀称为“jina(胜者/victor之义)”这个在
耆那教当中更为盛行的称呼(并不是用在反讽而是正面的
形容方式),就连南传佛教的清净道论的巴利底本也将世
尊称为胜者而将佛陀的教法称为胜者之教(jina sasana
,字面上也可以被译为耆那之教),个人认为这确实是很
奇怪的现象。
https://tinyurl.com/y68dnxkj
https://dhammarain.github.io/canon/Anna/c-Visuddhimagga.html
https://tinyurl.com/4te2zx48
虽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可以试图尝试以融会贯通解释的方
式为上述之现象辩解,但是上述两者之间根本的矛盾却不
会因此而完全消解。
从以前乃至现今的佛教各宗各派所受到耆那教的各种影响
,个人猜测恐怕比许多人想像的还要巨大许多...
----------
2. 相对初期之部派诵本掺入改造
在北传长阿含1经/南传长部14经,记载着以下的字句: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我是世间最高的,我是世间最胜的,我是世间最上的”
(巴利文:aggohamasmi lokassa, jehohamasmi lokassa,
sehohamasmi lokassa)
https://agama.buddhason.org/DA/DA01.htm
与以上相同或极类似的传诵在以及修行本起经卷上、太子
瑞应本起经卷上、方广大庄严经卷三、有部毘奈耶杂事卷
二十、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善见律毘婆沙卷四、佛本行
集经卷八等经中也都能看到。
现在问题来了:这是最初期佛教的教义/传诵吗?
佛教的核心教义是在告诉吾人世间一切是因缘缘生。
因缘缘生的世间,是不可能有也没有所谓的
“我想要怎样就可以怎样”的这回事的。
对于见因缘法得法眼净的圣者而,更没有所谓的“我胜于
/我等于/我劣于”的看法。
因此,关于上述传诵诸经所记载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我是世间最高的,我是世间最胜的,我是世间最上的”
这些字句,即使我个人仍尚未见法得法眼净,也知道这可
能与初期佛教的核心教义有所格格不入。
虽然有部分的前人学人劝告在取得博士学位之前最好还是
不要进行佛教语言文献(philology)以外的研究(例如
相关的哲学philosophy研究)以避免在还不了解字句文意
脉络之下就在研究过程犯了错误下轻率的结论,但我并没
有打算出家也没有考虑就读佛学院,我只能就我个人有限
而业余的零碎时间尽可能把握而把我自己所爬梳整理后所
认为真实的或相对接近正确的初期佛教教说与大家分享,
厘清一些积非成是或是从来不曾被认真检视的佛教文化文
献内容,如此而已。
----------
3. 北传大乘佛教法华部的例证
在汉文大藏经的法华部经文,表面上看不出来与耆那教的
关系,但是大法华部当中却收录著《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
》T09n0272就可以看见一点端倪;若以T09n0262妙法莲华
经为例,表面上也只有在授记品第六的一处经文当中的“
佛之光明,无能"胜者"”看到蛛丝马迹,要说法华部与耆
那教/胜者之教/尼干之教扯上关系似乎有点牵强?其实
可能不然。
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sutra/sutra4.htm
http://buddhism.lib.ntu.edu.tw/FULLTEXT/sutra/chi_pdf/sutra4/T09n0262.pdf
我认为从汉文当中很可能是看不到充分的证据/端倪的,
因为妙法莲华经的译者鸠摩罗什很有可能已经为原文做了
很大的“修饰”而让只懂汉文的读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若是愿意拿Kern, Hendrik(1833-1917)所梵译英的法华
经来搜寻Gina/Jina(可音译为耆那/亦可意译为胜者)
这个关键字的话,会在该经找到至少超过20个例证。
https://tinyurl.com/256v7bn9
https://tinyurl.com/kcx8z5py
例如,查香港大学的<汉译佛经梵汉对比分析语料库>,
被鸠摩罗什译为“为诸佛子等”的梵文原文竟是
“jina-ātma-jānām”,也就是说罗什多处把梵文法华
经中的jina(耆那/胜者)都译为“佛/觉者”,而将“
jina-ātma-jānām”(耆那之子/胜者之子)都译为“
诸佛子”了,当然会看不出汉译法华经可能跟耆那教有什
么关系。
http://ckc.eduhk.hk:8080/lotus/view/4-120-1-3
https://tinyurl.com/4387fmyj
打字打到这里,我完全可以同意佛教文献历史哲学等相关
领域研究前人的提醒:跨文本跨语言的佛教相关文献对读
,早已经不只是奢侈品,而是现代研究相关领域研究者的
必备品。
否则,我们将会连可能被隐瞒了什么或是误解了什么都不
知道,连查到蛛丝马迹的机会都会大为减低。
----------
4. 南传佛教主要论书清净道论中的例证
清净道论序文节录(叶均 译):
‘…对于那在胜者(世尊)教中已得难得的出家,
不得如实而知包摄戒等安稳正直的清净道,
虽然欲求清净而精进,可是不得到达清净的瑜伽者;
我今依照大寺住者所示的理法,
为说能使他们喜悦极净决择的清净道;
是故一切欲求清净者,应当谛听我的恭敬说。…’
https://tinyurl.com/umyarp8c
The Path of Purification (Ñáóamoli长老 译):
‘…There are here in the "Victor's" Dispensation
Seekers gone forth from home to homelessness,
And who although desiring purity
Have no right knowledge of the sure straight way
Comprising virtue and the other two,
Right hard to find, that leads to purity—
Who, though they strive, here gain no purity.
To them I shall expound the comforting Path
Of Purification, pure in expositions,
Relying on the teaching of the dwellers
In the Great Monastery;
let all those Good men who do desire purity
Listen intently to my exposition.…’
我的问题:对于一个把“我胜、我等、我劣”等“我见
”视为不如实知见因缘法/不如理作意的宗教(佛教)而
言,在意图阐述佛教教义的论著的序论处就直接把
释迦牟尼佛称为“胜者(Victor)”,是否适当?
‘…Sudullabhaṃ labhitvāna, pabbajjaṃ inasāsane
Sīlādisaahaṃ khemaṃ, ujuṃ maggaṃ visuddhiyā.
Yathābhūtaṃ ajānantā, suddhikāmāpi ye idha;
Visuddhiṃ nādhigacchanti, vāyamantāpi yogino.
Tesaṃ pāmojjakaraṃ, suvisuddhavinicchayaṃ;
Mahāvihāravāsīnaṃ, desanānayanissitaṃ.
Visuddhimaggaṃ bhāsissaṃ, taṃ me sakkacca bhāsato;Visuddhikāmā
sabbepi, nisāmayatha sādhavoti…’
https://tinyurl.com/uwes7a3d
果不其然,清净道论所使用的“胜者”巴利原文就是
“jina”(可意译为胜者,或音译为耆那)。
在巴利字典当中,只有汉译パーリ语辞典和水野弘元
有老实的把“jina”的词条意义内容写上“耆那”,
其他的巴利辞典都刻意回避或是忽略了这一点。
https://palidictionary.appspot.com/browse/j/jina
----------
5. 个人感想结语
即使耆那教与佛教之间有着可共通/部分对应/互相
参照的偈颂,也并不一定代表这些偈颂所产生的时期
就“必然”可以追溯到筏驮摩那 (梵Vardhamāna) /
大雄 (Mahāvīra) /尼乾陀若提子
(梵Nirgrantha-jñātaputra/巴Nigantha-nātaputta)
成道“之前”的前耆那教以及尚未产生佛教“之前”
的早期沙门思潮时期。
虽然两教可共通/部分对应/互相参照的偈颂并不是
不可能存在于两教创立产生之前就存在沙门思潮当中
,但是若要确定这些偈颂是在两教创立之前或之后才
产生的,个人认为可能要靠更多的研究甚至于是新的
可靠的考古文本诵本的出土,才能提供更多可以定年
定序的判准材料依据(思想史、语言学、放射性碳定
年法等)。
看着汉译法华部的部分经文梵文版本当中用“胜者之
子”来形容“佛子”,看着有着丰富注释传统的巴利
三藏注释书当中有时也会出现的对于释迦牟尼佛以“
胜者/Jina(可音译为耆那)”来称呼的地方,我实
在无法排除佛教在进入部派佛教时期以后所谓的三藏
文本诵本被耆那教等各种宗教哲学思想掺入渗入改写
改造经律的可能性,乃至于无法把这一切问题都推给
纯粹只是佛教僧团的出家人把出家之前所学到的各种
宗教哲学思想的教说偈颂当作佛说的经律传诵下去的
现象。
法说非法,律说非律,非法说法,非律说律,
这些对佛教的出家人来说都已经犯戒违律了。
http://tinyurl.com/4tmv7r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