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益] 所谓的观照?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07:24:05
因为有问题想请教,自定的什么不发文戒就先放下了……
请问所谓观照是这样吗?
自己闭眼看呼吸同时念佛号,虽然已经很专注在佛号上了,其实还是可以想东想西
的。以前自己想到某些人时,变成有点一心二用的感觉,同时专注于佛号,心还可
跑到他们身上。
也就是说,可看到他们的影像。虽然这影像是过往的记忆。有点类似拍了一张照片
存在脑里,想到他们时照片拿出来看看这样。看一些风景也是如此。
昨天方式有点改变,基本上和上述没什么不同,差别只在,自己一直将注意力放在
眉间,即便是拿“照片”出来看,也是透过眉间这一点看出去。虽然偶而还会跑掉
,但很快就能意识到,并将注意力拉回眉间。
昨天这改变,算是比较正确的观照吗?
另外所谓的向内看,看血液流动是还看不到,但在有外界许多各类声音的情况下,
专注感觉自身心跳和脉脖,这样算是向内看吗?
最后,观想自身是具白骨时,观想成骨头是金色可以吗?昨天小试了一下,也不会
很难。
重点是注意力一直都放眉间。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22-06-21 07:35:00
建议止禅不要一次分散专注在不同的所缘(标的)。不要又观呼吸、又要唸佛、又想观想。还有不要专注在眉间,道家守窍通常守身内一点,但守久了也是会有弊端的,你要守窍,不如守体外一点或一物(例如:墙上贴张白纸,画上一点,作为注意力集中的目标)。另外,所谓的观照,应该是清楚地觉察到你目前的身心状态。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07:52:00
如果点香的话,睁眼我是会看香那红点。守眉间是法师教的,他说守眉间,不然就看鼻子。我也是昨天才开始看鼻子。不然这些其实很早就教了。守眉间有比较专注,先前才是比较分散。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22-06-21 08:37:00
没有训练的心,不是掉举:胡思乱想,就是昏沉:想睡觉.训练后的心,有力量住在所缘境,这个所缘越粗,越容易集中.但还是很容易跑掉,或睡觉.要靠时时提起"作意"拉回来.若数息,很会跑掉,就念佛,念佛还是很会跑掉,就经行.目标是能专注,不在于所缘是什么.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08:56:00
您把止和观混淆了要修止 就好好修止 您提到状态已经是散乱了所谓的观 如果是心性法的观 直接是以心性为所缘做止观不会同时在不同所缘上做止观 那样除了散乱不会有别的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22-06-21 09:04:00
类似道家守窍的方法,是有一定的弊端。所以才说守身外一点较好。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09:07:00
道家不能解脱吧?依佛教的修法 专注在心性上 可以成佛 (但要先确定你认得出心性) 专注在身体里的其他各个位置 是修气脉的方式如果没有师长引导乱搞的话 轻者气乱 中者发疯 重则死亡所以 建议G大还是去找善知识学完整 真的不推在板上问问就拿来修 ...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2-06-21 09:11:00
止禅是修四禅八定,观禅是修不净观四念处。不要盲修瞎练。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22-06-21 09:13:00
比较像样一点的道家丹鼎派,走的是“杳冥”一路(半睡半醒的心理状态)。跟佛教走止观一路差很多。道家走性命双修,对佛教显宗的批评是“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但止禅如果真要有所成就的话,没有一定气脉修持的基础,也不可能。其实止禅就是练气的方法,但修止禅如果修到连气机都发动不了的话,了无生机,与枯禅无异。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09:40:00
主要是因为道家对解脱的原理是[练身体 得到金刚不坏身 ]并且认为没有因果缘起 所以 不会是走佛教证悟空性的路佛教修气脉只是为了证悟空性这个目的道家修气脉是为了练金刚不坏身 又不知道[身体是因果法必定坏灭]的道理 所以 就算都修气脉 两者也不相同若以佛家的见解 道家才真的是[万劫努力难入圣]...i大上次的空性禅修书籍不知道看完了吗?如果一个修持方式 没有办法解释清楚这样修为什么可以解脱并且完全符合轮回的原理 及相反于轮回的解脱道理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6-21 09:46:00
既然会一直想东西且困扰着你,不如你就看着这个东想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09:46:00
那根本不用花生命去修持的 i大 真的劝您 如果您的道家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6-21 09:47:00
西想,对着它念佛号也好、呼吸也好,透过一个你相应的方法,保持抽离出来做壁上观的角度看着他就好。不小心被卷进去了,再赶快抽离出来继续保持,如此反复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09:47:00
修持没办法跟您解释轮回起因 通通都是[无因生] 那真的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6-21 10:23:00
这是以道家功法为止禅 再转佛教观禅的作法显宗佛教止禅有另外一套止禅的方法藏传密宗气脉... 问F大吧...其实就是i大讲的道家守窍道门修炼身 佛门证果心性 三教合一 在中国有人在实践但后面转佛教就看空正见跟心性 至少教理拿出来要对不过 光讲这个很危险耶... 没有老师在前面示范 稳定气场 可能文字上去守丹 可能武火文火的问题就不行了不知道 各有因缘 大家保重 愿修道途上平安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11:17:00
昏沉掉举以前会,但已解决很久了,目前没这问题。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6-21 11:21:00
你描述的前三行可以一边念一边想别的状态就叫做昏沉掉举 这两个细分是不同的... 简单是说止的缘散乱掉了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11:23:00
一开始学一息十念,法师说这是个下手处。然后他还放水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1:23:00
G大 您知道明分和住分稍微变弱 就是细分昏沉了吗?更不要说换所缘了...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11:24:00
说没法到十念的话,七念八念也行。不知不觉都快两年了昏沉掉举其中一个是想睡觉,目前是不会有想睡觉的问题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1:25:00
不是只有想睡觉 那个是极度粗猛的昏沉了<菩提道次第广论:[沉没,谓心于所缘执持力缓,或不极明,故虽澄净,若取所缘不极明显,即是沉没。]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11:28:00
法师说练这个要练心性稳定,乱想的话有时是念头自己跑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1:28:00
没有[执持境的力道极强] 都算是沉没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1:29:00
对阿 所以希望不要乱想 然后 最好学一下经论 对于昏沉的形象会比较清楚 才不会一辈子修[昏沉]但自己不知道那样很可惜 您这么用心想修行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11:30:00
对应的方式就是先前一直提的祝福法,算是有效。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1:31:00
修止 和修观 两者方式不同 如果还不到一上手就止观双运目前是止和观分开修的状态的话 比较建议止修就止修明分和住分要强烈清晰 (久住新的次第可以了解)而观的话 见解清晰 这两者配起来就会有效**九住心(错字)隔壁版ykkdc大上个月有贴满多奢摩他的教授 可以参考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11:38:00
个人理解,呼吸就是修止不是吗?练深呼吸遇事不慌。法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1:38:00
数息(专注在呼吸上)是修止的其中一个[方式] 修止方法很多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1:39:00
那样还不到定力...止(奢摩他)要达到根本定的程度 必须要具备的条件满高的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11:39:00
五秒十秒,一分钟十分钟。刚开始就这样练上来的呀!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1:40:00
那您可以大概去了解一下 九住心是那些标准 及根本定标准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11:41:00
现在光念地藏圣号加呼吸就可坐一小时以上,这还不是定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1:41:00
以及修"止"的目的是什么抱歉 您坐上一整天都不一定是[定]不一定有达到[根本定]的标准 很多人因为没有认识到细分昏沉 他可以3天不起座 但都在细昏沉当中 一点定都没有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11:43:00
喔!九住心那应该是没有,其实那我还不太懂。但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达到那标准。一开始听法师讲入定的情况,自己还有点怕进去会出不来,现在是不怕了,但事实上,法师口中的入定情况,自己一次也没经历过。但呼吸和一年多前比,明显是差很多了。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1:47:00
随喜您的用功 您可以帮自己[如虎添翼]一下 可以看一下经论当中 对细分昏沉的形象 和正确入定的描述包括[身轻安、心轻安、身受轻安、心受轻安] 和所谓的[心极堪能随任运转]的形象 特别是细分昏沉的形象 真的要很清楚 这样可以避免一辈子努力修行走错路愿您顺利圆满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11:52:00
感谢!先前有一经验蛮有趣,当时天气还蛮冷的,晚上睡觉因尿急醒来,又懒的去上厕所,就在床上练坐,结果身子坐正后尿急的感觉就消失。大约坐了一小时后,去上厕所时尿的还蛮多的,但已完全无尿急感。就算不上厕所也还OK。之后在youtube上看到一影片,在讲解丹田位置的,讲师就说,有点想尿尿又不太想尿尿的感觉。放在下丹是指这样吗?当时讲师一讲,我就马上联想自己的经历。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2:03:00
可能位置上来说接近那个位子 如果是气的话 会用意念的方示导气 有时会配合宝瓶气的上压下合 这个真的建议要找善知识教 因为宝瓶气的力道要刚好 虽然是闭气 但不是一般我们用力式的闭气 那会出问题的藏传的话 噶举派师长很多都会教 您有兴趣的话可以接触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12:32:00
今天听法师讲,他说:“就像把酱料瓶里的东西倒掉,瓶子还是有点味道,可是瓶里该有的东西完全没有。”不知是不是在说我。XDD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22-06-21 12:34:00
当你舍弃止禅的方法,而能因为轻安的作用,仍能完全不起念头,才能说是奢摩他。不是说练气一定要用道家的方法,才能练气。念佛也能练气。甚至讲更偏一点,你真修禅宗无论是临济禅还是曹洞禅,真有效验的话,你还是能练出气来。只是禅宗不重视这类现象罢了。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12:44:00
恩,法师是说,以前在印度修行大多是练瑜迦,体位法之类,但佛法传到中国后,通通被气功打败。昨天看一部影片,说拜佛108拜,其实也有练气功效。看的我有点想拜108拜后再睡。结果当然是直接就去睡,一拜也没拜。XD所以拜佛拜十万拜除了培养恭敬心,还是有其它好处的。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6-21 12:51:00
这样练100年,都不会有进步。找个道场指引入门,不要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12:51:00
完全不起念头的经验曾有过。但,是因为平常想太多,完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12:52:00
全不想想东西了。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6-21 12:52:00
要自己练,也可以,先持戒三年,等到体会戒心。再练止观。诚心建议。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22-06-21 12:53:00
一般而言,你修意念重武火的法门(例如:念佛),这类气感较强。意念轻文火的法门(例如:微意聆听声音),这类气感在过程中较弱。气的品质会比气感强弱更重要。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6-21 12:55:00
能够修出东西的宗教法门,都是由戒筑基,摄心守意,减低习气干扰。不然,修20年,都不可能有什么结果。分享一个基础功,在观呼吸过程中,数息,只要出现任何一杂念,数习归0,能够一到十,十到一,再聊。曾经专注数息363下。被外甥误闯房门破功。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13:36:00
觉的说,即便在网络上发文,留言讨论,这当中其实也有气在流通著。不知诸位留言大大有无这种感觉?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6-21 13:52:00
开个门就破功,看来又不是什么正统功夫了XDDD有啊,细微讯息本来就在网络上流动,不一定要修行一般人有时也会有直觉。之前就有人说他修四念处,结果我直觉他是通灵的,后来他果然现出原形说他都在(禅定)观人劫数XDDD没事不要乱观想放光,放光是心气细微如空自然展现,条件不够一直去观反而造成阻碍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14:01:00
对呀!就像昨天还前天说的,觉的虚空中有很多讯息,只是自己未必有能力接收到。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6-21 14:33:00
完全不起念头是顽空,要把念头集中专注在一个行为上,这个行为可以是持念佛号,或是专注呼吸。自力修行如泥普萨过江,先顾好自己,真有能力再帮人。当心出现喜好,看到的文字,解读也会有偏差。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6-21 14:51:00
文火是心意到而已,武火则是加上呼吸去加强,去搧风点火。下丹指的是丹田,在肚脐跟命门的中间。你想尿尿应该是生发宫那边。虚空中的确是有很多意伏藏,这个人在清净的时候自然较容易接收到讯息。尤其当圣者想帮你时,你会突然想通一些事情,而不是突然有神通或是大富大贵。人能常清净天地兮皆归。眉间那边又叫天目穴,只是往生天的通道。练九住心也是要练到随时都念在所缘物上面,答到心一境性,不是想到才做,或是发现了什么才做。所以日常生活中,选一根方便随时炼且你好上手的就好了。当住在里面时,你会感觉跟别人讲话,其实就像是在对自己讲话一样,只是透过这个缘而引发而已。在这状态,自然不会产生什么说谎、狂妄、羞辱这些东西,因为就像是自己对自己做这些没必要的事情,且也无辱可忍。这些都是很自然而然都会展现出来的。九住心才达到奢摩他,身心轻安还要透过风息在体内运作,才到‘正奢摩他’。甚至你可以参考金刚经的最后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就是在藏着止观的教法在里面了啦!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17:37:00
九住心昨天稍微看了一下,没很懂,就先放著。不急慢慢来,稳定就好。文武火以前听过,也没特别去研究。不过自己认定的止观很单纯的,怎么大家都说的很复杂。好吧刚刚又稍微看了,自己还差很远。还是这句慢慢来。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6-21 18:39:00
止观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呀,只要知道修止观的目的是回归本心,在不违反本心戒的情况下找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修行就好圆觉经前两个菩萨问答,刚好一个是观,一个是止,纯粹是用思维修,非常单纯,行住坐卧随时随地都能修行,你参考看看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6-21 18:57:00
一开始只要单纯的听想识,看着他运作,或是对着他念佛、呼吸,哪有很复杂。。。。多讲的东西以后再说。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19:16:00
九次地定就很复杂,我要假设自己连初禅也到不了,然后永远不要去研究它。日子才好过。先前看一篇净空法师的文章,讲看破放下,说看破就是观放下就是止。这种比较好懂,适合我。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6-21 19:20:00
没啊,说穿了就一样的方法而已。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6-21 19:22:00
g大你看圆觉经前两个问答,文殊部分讲无明是幻相,看破这点,就是观。普贤部分讲知幻即离,正好是放下,就是止。至于要在哪边修行呢?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19:23:00
恩,研究九次地定那个对我来说,是增加烦恼。现在就还呼吸+注意力放眉心就好。昨天注意力放眉心就觉的差很多了,有进步的感觉。而且这也是法师很早就讲了的,拖到昨天才实行。恩,先前才说头脑简单的人听简单句子认真实行就好,九次地定长篇大论不想看。又难懂。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6-21 19:43:00
不看没差啊,我也是因缘自己练了几年才发现有这东西,自然会与教法中的东西相同。既然呼吸上手,当想东想西时对着他呼吸就好了,一招用到底,真的不复杂啊。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19:46:00
恩,现在又在听法师讲经,他说:“修行很简单,要修行就不要用大脑。”不用大脑的方式当初第一念就是一直念佛号让大脑无法想,至少不要让妄想带着跑。这样就好。法师现在说到,要用右脑,不要用左脑。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6-21 20:01:00
对着东想西想念佛号也是一样的道理,日后再跟经典印证即可。先练再参照经典印证也有个好处,就是不会只是理上懂就以为自己会了。有名的例子如周利槃陀伽尊者,就是靠‘扫除尘垢’这四字成就圣果。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20:31:00
把整串留言再看一遍,不得不这么说,F大的留言最让我混乱,明明很简单的东西,他就先否定,然后扯一堆复杂的讯息来,说那才是对的。然后就是要去找谁学完整,有系统,一直以来都是这样。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20:38:00
抱歉阿 因为[脑子不要想]却能够成就的人 很少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20:38:00
现在要去找谁有系统学,对我而言自找麻烦而已,无大用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20:39:00
也不是要怪你,主要就是我们的路子不同,毕竟有八万四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20:40:00
如果九次第定对您来说都是[很难懂]的东西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20:40:00
千法门。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20:42:00
你那是用左脑的,我学的法师教用右脑的。基本相斥,怪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20:43:00
相斥吗? 倒也未必 先用见解清楚解释了心性形象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20:43:00
不得会不合。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20:45:00
有一种状况是这样,不管看到什么讯息,都先反对,老实说这种情况我也有,现在我是会先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反对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20:47:00
末学可没有看到什么就先反对 XDD 我就满随喜C大和y大贴的很多文章 也非常认同 XD如果您绝对您被"我"反对了 因此不舒服 那不好意思**觉得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20:48:00
这应该也是习气的一种吧!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20:49:00
如果您不开心自己被我反对 可以想想自己是不是渴望被认同这种习气在贴文时就已经有动机? 这也是可以观察的因为像版上很多版友贴的文章 末学可是很认同、不反对的呢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20:51:00
恩,就是一些你提的讯息,引经据典那些,很多我都觉的其实不懂也没差。知道越多烦恼越多,就变本末倒置 。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20:53:00
如果知道正法 会烦恼越多 那大概您搞错修行了 XD佛陀说法49年 是不是故意要让您烦恼更多呢?那无知的畜生是不是最没烦恼呢?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20:53:00
算了,先这样吧!再多谈不觉的会有交集。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20:54:00
像您这篇下面推文 劝您不要这样修的版友很多看来大家都是因为有听到一些正确见解 知道要劝您请问 您如果不知道正确见解 忙修瞎练 出什么不好后果那是因为[很多正见解都不知道] 还是因为[知道太多]?所以 不知道正确见解 好像暂时脑子空闲 却修错路这样应该不是当初自己希望的结果.. 何苦呢?像您这篇文章提到 误把散乱当作定力 可能一辈子都在修散乱昏沉 但一辈子都误以为自己有定力 这样应该不是您所希望的吧?
作者: ykkdc (ykk)   2022-06-21 21:06:00
佛教说的观照是内心第六意识的功能,不是前五根识,止和观都是内心第六意识的作用。推文提到九住心和九次第定是不同范围的禅定,我在隔壁板贴的"广论止"系列文,还没进行到一半,目前大约只贴的三分之一,后面九住心的实修就会讲到对治掉举与沉没,在修习九住心的过程中所对治的掉举和沉没,个别有粗中细三品,粗分掉举、中分掉举、细分掉举,粗分沉没、中分沉没、细分沉没,当内心意识于所缘的专注,完全远离这些粗细分的掉举和沉没,内心意识才圆满九住心的定心,获得第九住心的等持。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21:15:00
某网友写的几个字,给贴过来下:成年人的妥协,一半是
作者: ykkdc (ykk)   2022-06-21 21:15:00
九住心是初禅近分定的前方便,圆满九住心还未正式获得初禅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21:15:00
y大 还请您写一下中分与细分的掉举沉没[形象]~
作者: ykkdc (ykk)   2022-06-21 21:16:00
近分定,当进一步获得初禅近分定时,就是成就正式奢摩他了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21:17:00
理解一半是算了,无法沟通的时候放弃沟通。人与人相处的原则是,我们不同,但都没错。
作者: ykkdc (ykk)   2022-06-21 21:17:00
九住心属于初禅近分定之前的止,而九次第定是属于初禅正行定以上色界与无色界的四禅八定加上灭尽定,这九个称九次第定九住心是连初禅近分定都还没有获得,九住心属于欲界层次的禅定三摩地,而九次第定是色界初禅以上的禅定三摩地,所以这两者是差别很大的。(九住心从第一住心到第九住心,对治粗细分掉举、沉没的过程,于所缘的住分、明分、执持力,到时系列文再看吧,隔壁版我怕一次贴太多,缓慢进行中)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21:46:00
反而这么一来,y大贴的讯息能静静看几遍,虽然仍是不懂就是。也算奇怪的因缘。
作者: sysp (无极)   2022-06-21 22:54:00
我听法师说 真正的"观"要有很强的"止"当基础一般我们以为的"观" 只是在"想"的层次而已真正的"观" 你观大地为水 大地就会变成水
作者: restinpeace (二郎)   2022-06-21 23:48:00
南传禅修的道场很多,找一个好好练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6-22 07:12:00
名词习惯上用的比较松散 不是比较严谨的名词定义用法他看到不能不讲话有的时候是程度上的差别就算了 但有时候是某个概念意思跑掉 那会导致往别的方向引导或是失去标准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22-06-22 07:30:00
“观禅”的“观”,不是“观想”,“观想”算是“止禅”。
作者: ykkdc (ykk)   2022-06-22 08:20:00
修习禅定时要专注在一个所缘境,内心专注朝向一个所缘境逐渐获得定心,修习禅定也会称为心一境性,就是说内心第六意识专注于一个所缘境,不是两个、三个…以上所缘,所以才称为禅定的性质是心一境性,于一段时间内心专注在同一个所缘境,前念安住,后念亦持续安住,由此来成办定心。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22-06-22 09:06:00
心一境性是止禅的方法原理,也是结果。https://www.ptt.cc/bbs/Buddha/M.1568557192.A.A42.html上面推文有写我对如何进入色界初禅的看法。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6-22 15:30:00
很多人盲修瞎练了一辈子,可能连真正的入定都没体验过。
作者: feelthat (云端传送)   2022-06-24 16:27:00
请照着南传四念住做 否则你的说法会走火入魔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6-29 16:00:00
Ger兄,透过自观逐渐突破六七八识进去,你就知道人说话的方式,底下也是隐含着很深层的意识在里面,毕竟相由心生。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9 16:19:00
恩,有句话说,浅者见浅,深者见深。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22-06-21 15:35:00
建议止禅不要一次分散专注在不同的所缘(标的)。不要又观呼吸、又要唸佛、又想观想。还有不要专注在眉间,道家守窍通常守身内一点,但守久了也是会有弊端的,你要守窍,不如守体外一点或一物(例如:墙上贴张白纸,画上一点,作为注意力集中的目标)。另外,所谓的观照,应该是清楚地觉察到你目前的身心状态。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15:52:00
如果点香的话,睁眼我是会看香那红点。守眉间是法师教的,他说守眉间,不然就看鼻子。我也是昨天才开始看鼻子。不然这些其实很早就教了。守眉间有比较专注,先前才是比较分散。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22-06-21 16:37:00
没有训练的心,不是掉举:胡思乱想,就是昏沉:想睡觉.训练后的心,有力量住在所缘境,这个所缘越粗,越容易集中.但还是很容易跑掉,或睡觉.要靠时时提起"作意"拉回来.若数息,很会跑掉,就念佛,念佛还是很会跑掉,就经行.目标是能专注,不在于所缘是什么.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6:56:00
您把止和观混淆了要修止 就好好修止 您提到状态已经是散乱了所谓的观 如果是心性法的观 直接是以心性为所缘做止观不会同时在不同所缘上做止观 那样除了散乱不会有别的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22-06-21 17:04:00
类似道家守窍的方法,是有一定的弊端。所以才说守身外一点较好。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7:07:00
道家不能解脱吧?依佛教的修法 专注在心性上 可以成佛 (但要先确定你认得出心性) 专注在身体里的其他各个位置 是修气脉的方式如果没有师长引导乱搞的话 轻者气乱 中者发疯 重则死亡所以 建议G大还是去找善知识学完整 真的不推在板上问问就拿来修 ...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22-06-21 17:11:00
止禅是修四禅八定,观禅是修不净观四念处。不要盲修瞎练。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22-06-21 17:13:00
比较像样一点的道家丹鼎派,走的是“杳冥”一路(半睡半醒的心理状态)。跟佛教走止观一路差很多。道家走性命双修,对佛教显宗的批评是“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但止禅如果真要有所成就的话,没有一定气脉修持的基础,也不可能。其实止禅就是练气的方法,但修止禅如果修到连气机都发动不了的话,了无生机,与枯禅无异。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7:40:00
主要是因为道家对解脱的原理是[练身体 得到金刚不坏身 ]并且认为没有因果缘起 所以 不会是走佛教证悟空性的路佛教修气脉只是为了证悟空性这个目的道家修气脉是为了练金刚不坏身 又不知道[身体是因果法必定坏灭]的道理 所以 就算都修气脉 两者也不相同若以佛家的见解 道家才真的是[万劫努力难入圣]...i大上次的空性禅修书籍不知道看完了吗?如果一个修持方式 没有办法解释清楚这样修为什么可以解脱并且完全符合轮回的原理 及相反于轮回的解脱道理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6-21 17:46:00
既然会一直想东西且困扰着你,不如你就看着这个东想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7:46:00
那根本不用花生命去修持的 i大 真的劝您 如果您的道家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6-21 17:47:00
西想,对着它念佛号也好、呼吸也好,透过一个你相应的方法,保持抽离出来做壁上观的角度看着他就好。不小心被卷进去了,再赶快抽离出来继续保持,如此反复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7:47:00
修持没办法跟您解释轮回起因 通通都是[无因生] 那真的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6-21 18:23:00
这是以道家功法为止禅 再转佛教观禅的作法显宗佛教止禅有另外一套止禅的方法藏传密宗气脉... 问F大吧...其实就是i大讲的道家守窍道门修炼身 佛门证果心性 三教合一 在中国有人在实践但后面转佛教就看空正见跟心性 至少教理拿出来要对不过 光讲这个很危险耶... 没有老师在前面示范 稳定气场 可能文字上去守丹 可能武火文火的问题就不行了不知道 各有因缘 大家保重 愿修道途上平安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19:17:00
昏沉掉举以前会,但已解决很久了,目前没这问题。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6-21 19:21:00
你描述的前三行可以一边念一边想别的状态就叫做昏沉掉举 这两个细分是不同的... 简单是说止的缘散乱掉了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9:23:00
G大 您知道明分和住分稍微变弱 就是细分昏沉了吗?更不要说换所缘了...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19:24:00
说没法到十念的话,七念八念也行。不知不觉都快两年了昏沉掉举其中一个是想睡觉,目前是不会有想睡觉的问题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9:25:00
不是只有想睡觉 那个是极度粗猛的昏沉了<菩提道次第广论:[沉没,谓心于所缘执持力缓,或不极明,故虽澄净,若取所缘不极明显,即是沉没。]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19:28:00
法师说练这个要练心性稳定,乱想的话有时是念头自己跑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9:28:00
没有[执持境的力道极强] 都算是沉没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9:29:00
对阿 所以希望不要乱想 然后 最好学一下经论 对于昏沉的形象会比较清楚 才不会一辈子修[昏沉]但自己不知道那样很可惜 您这么用心想修行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19:30:00
对应的方式就是先前一直提的祝福法,算是有效。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9:31:00
修止 和修观 两者方式不同 如果还不到一上手就止观双运目前是止和观分开修的状态的话 比较建议止修就止修明分和住分要强烈清晰 (久住新的次第可以了解)而观的话 见解清晰 这两者配起来就会有效**九住心(错字)隔壁版ykkdc大上个月有贴满多奢摩他的教授 可以参考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19:38:00
个人理解,呼吸就是修止不是吗?练深呼吸遇事不慌。法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9:38:00
数息(专注在呼吸上)是修止的其中一个[方式] 修止方法很多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9:39:00
那样还不到定力...止(奢摩他)要达到根本定的程度 必须要具备的条件满高的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19:39:00
五秒十秒,一分钟十分钟。刚开始就这样练上来的呀!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9:40:00
那您可以大概去了解一下 九住心是那些标准 及根本定标准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19:41:00
现在光念地藏圣号加呼吸就可坐一小时以上,这还不是定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9:41:00
以及修"止"的目的是什么抱歉 您坐上一整天都不一定是[定]不一定有达到[根本定]的标准 很多人因为没有认识到细分昏沉 他可以3天不起座 但都在细昏沉当中 一点定都没有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19:43:00
喔!九住心那应该是没有,其实那我还不太懂。但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达到那标准。一开始听法师讲入定的情况,自己还有点怕进去会出不来,现在是不怕了,但事实上,法师口中的入定情况,自己一次也没经历过。但呼吸和一年多前比,明显是差很多了。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19:47:00
随喜您的用功 您可以帮自己[如虎添翼]一下 可以看一下经论当中 对细分昏沉的形象 和正确入定的描述包括[身轻安、心轻安、身受轻安、心受轻安] 和所谓的[心极堪能随任运转]的形象 特别是细分昏沉的形象 真的要很清楚 这样可以避免一辈子努力修行走错路愿您顺利圆满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19:52:00
感谢!先前有一经验蛮有趣,当时天气还蛮冷的,晚上睡觉因尿急醒来,又懒的去上厕所,就在床上练坐,结果身子坐正后尿急的感觉就消失。大约坐了一小时后,去上厕所时尿的还蛮多的,但已完全无尿急感。就算不上厕所也还OK。之后在youtube上看到一影片,在讲解丹田位置的,讲师就说,有点想尿尿又不太想尿尿的感觉。放在下丹是指这样吗?当时讲师一讲,我就马上联想自己的经历。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1 20:03:00
可能位置上来说接近那个位子 如果是气的话 会用意念的方示导气 有时会配合宝瓶气的上压下合 这个真的建议要找善知识教 因为宝瓶气的力道要刚好 虽然是闭气 但不是一般我们用力式的闭气 那会出问题的藏传的话 噶举派师长很多都会教 您有兴趣的话可以接触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20:32:00
今天听法师讲,他说:“就像把酱料瓶里的东西倒掉,瓶子还是有点味道,可是瓶里该有的东西完全没有。”不知是不是在说我。XDD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22-06-21 20:34:00
当你舍弃止禅的方法,而能因为轻安的作用,仍能完全不起念头,才能说是奢摩他。不是说练气一定要用道家的方法,才能练气。念佛也能练气。甚至讲更偏一点,你真修禅宗无论是临济禅还是曹洞禅,真有效验的话,你还是能练出气来。只是禅宗不重视这类现象罢了。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20:44:00
恩,法师是说,以前在印度修行大多是练瑜迦,体位法之类,但佛法传到中国后,通通被气功打败。昨天看一部影片,说拜佛108拜,其实也有练气功效。看的我有点想拜108拜后再睡。结果当然是直接就去睡,一拜也没拜。XD所以拜佛拜十万拜除了培养恭敬心,还是有其它好处的。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6-21 20:51:00
这样练100年,都不会有进步。找个道场指引入门,不要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20:52:00
全不想想东西了。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6-21 20:52:00
要自己练,也可以,先持戒三年,等到体会戒心。再练止观。诚心建议。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22-06-21 20:53:00
一般而言,你修意念重武火的法门(例如:念佛),这类气感较强。意念轻文火的法门(例如:微意聆听声音),这类气感在过程中较弱。气的品质会比气感强弱更重要。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6-21 20:55:00
能够修出东西的宗教法门,都是由戒筑基,摄心守意,减低习气干扰。不然,修20年,都不可能有什么结果。分享一个基础功,在观呼吸过程中,数息,只要出现任何一杂念,数习归0,能够一到十,十到一,再聊。曾经专注数息363下。被外甥误闯房门破功。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21:36:00
觉的说,即便在网络上发文,留言讨论,这当中其实也有气在流通著。不知诸位留言大大有无这种感觉?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22-06-21 21:52:00
开个门就破功,看来又不是什么正统功夫了XDDD有啊,细微讯息本来就在网络上流动,不一定要修行一般人有时也会有直觉。之前就有人说他修四念处,结果我直觉他是通灵的,后来他果然现出原形说他都在(禅定)观人劫数XDDD没事不要乱观想放光,放光是心气细微如空自然展现,条件不够一直去观反而造成阻碍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1 22:01:00
对呀!就像昨天还前天说的,觉的虚空中有很多讯息,只是自己未必有能力接收到。主要是自己两个哥哥都有健康问题,希望能帮到他们。但其实很清楚自己的做法完全无效。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6-21 22:33:00
完全不起念头是顽空,要把念头集中专注在一个行为上,这个行为可以是持念佛号,或是专注呼吸。自力修行如泥普萨过江,先顾好自己,真有能力再帮人。当心出现喜好,看到的文字,解读也会有偏差。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6-21 22:51:00
文火是心意到而已,武火则是加上呼吸去加强,去搧风点火。下丹指的是丹田,在肚脐跟命门的中间。你想尿尿应该是生发宫那边。虚空中的确是有很多意伏藏,这个人在清净的时候自然较容易接收到讯息。尤其当圣者想帮你时,你会突然想通一些事情,而不是突然有神通或是大富大贵。人能常清净天地兮皆归。眉间那边又叫天目穴,只是往生天的通道。练九住心也是要练到随时都念在所缘物上面,答到心一境性,不是想到才做,或是发现了什么才做。所以日常生活中,选一根方便随时炼且你好上手的就好了。当住在里面时,你会感觉跟别人讲话,其实就像是在对自己讲话一样,只是透过这个缘而引发而已。在这状态,自然不会产生什么说谎、狂妄、羞辱这些东西,因为就像是自己对自己做这些没必要的事情,且也无辱可忍。这些都是很自然而然都会展现出来的。九住心才达到奢摩他,身心轻安还要透过风息在体内运作,才到‘正奢摩他’。甚至你可以参考金刚经的最后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就是在藏着止观的教法在里面了啦!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2 01:37:00
九住心昨天稍微看了一下,没很懂,就先放著。不急慢慢来,稳定就好。文武火以前听过,也没特别去研究。不过自己认定的止观很单纯的,怎么大家都说的很复杂。好吧刚刚又稍微看了,自己还差很远。还是这句慢慢来。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6-22 02:39:00
止观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呀,只要知道修止观的目的是回归本心,在不违反本心戒的情况下找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修行就好圆觉经前两个菩萨问答,刚好一个是观,一个是止,纯粹是用思维修,非常单纯,行住坐卧随时随地都能修行,你参考看看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6-22 02:57:00
一开始只要单纯的听想识,看着他运作,或是对着他念佛、呼吸,哪有很复杂。。。。多讲的东西以后再说。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2 03:16:00
九次地定就很复杂,我要假设自己连初禅也到不了,然后永远不要去研究它。日子才好过。先前看一篇净空法师的文章,讲看破放下,说看破就是观放下就是止。这种比较好懂,适合我。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6-22 03:20:00
没啊,说穿了就一样的方法而已。
作者: devil0915 (微笑杀手)   2022-06-22 03:22:00
g大你看圆觉经前两个问答,文殊部分讲无明是幻相,看破这点,就是观。普贤部分讲知幻即离,正好是放下,就是止。至于要在哪边修行呢?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2 03:23:00
恩,研究九次地定那个对我来说,是增加烦恼。现在就还呼吸+注意力放眉心就好。昨天注意力放眉心就觉的差很多了,有进步的感觉。而且这也是法师很早就讲了的,拖到昨天才实行。恩,先前才说头脑简单的人听简单句子认真实行就好,九次地定长篇大论不想看。又难懂。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6-22 03:43:00
不看没差啊,我也是因缘自己练了几年才发现有这东西,自然会与教法中的东西相同。既然呼吸上手,当想东想西时对着他呼吸就好了,一招用到底,真的不复杂啊。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2 03:46:00
恩,现在又在听法师讲经,他说:“修行很简单,要修行就不要用大脑。”不用大脑的方式当初第一念就是一直念佛号让大脑无法想,至少不要让妄想带着跑。这样就好。法师现在说到,要用右脑,不要用左脑。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6-22 04:01:00
对着东想西想念佛号也是一样的道理,日后再跟经典印证即可。先练再参照经典印证也有个好处,就是不会只是理上懂就以为自己会了。有名的例子如周利槃陀伽尊者,就是靠‘扫除尘垢’这四字成就圣果。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2 04:31:00
把整串留言再看一遍,不得不这么说,F大的留言最让我混乱,明明很简单的东西,他就先否定,然后扯一堆复杂的讯息来,说那才是对的。然后就是要去找谁学完整,有系统,一直以来都是这样。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2 04:38:00
抱歉阿 因为[脑子不要想]却能够成就的人 很少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2 04:38:00
现在要去找谁有系统学,对我而言自找麻烦而已,无大用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2 04:39:00
也不是要怪你,主要就是我们的路子不同,毕竟有八万四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2 04:40:00
如果九次第定对您来说都是[很难懂]的东西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2 04:40:00
千法门。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2 04:42:00
你那是用左脑的,我学的法师教用右脑的。基本相斥,怪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2 04:43:00
相斥吗? 倒也未必 先用见解清楚解释了心性形象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2 04:43:00
不得会不合。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2 04:45:00
有一种状况是这样,不管看到什么讯息,都先反对,老实说这种情况我也有,现在我是会先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反对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2 04:47:00
末学可没有看到什么就先反对 XDD 我就满随喜C大和y大贴的很多文章 也非常认同 XD如果您绝对您被"我"反对了 因此不舒服 那不好意思**觉得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2 04:48:00
这应该也是习气的一种吧!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2 04:49:00
如果您不开心自己被我反对 可以想想自己是不是渴望被认同这种习气在贴文时就已经有动机? 这也是可以观察的因为像版上很多版友贴的文章 末学可是很认同、不反对的呢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2 04:51:00
恩,就是一些你提的讯息,引经据典那些,很多我都觉的其实不懂也没差。知道越多烦恼越多,就变本末倒置 。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2 04:53:00
如果知道正法 会烦恼越多 那大概您搞错修行了 XD佛陀说法49年 是不是故意要让您烦恼更多呢?那无知的畜生是不是最没烦恼呢?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2 04:53:00
算了,先这样吧!再多谈不觉的会有交集。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2 04:54:00
像您这篇下面推文 劝您不要这样修的版友很多看来大家都是因为有听到一些正确见解 知道要劝您请问 您如果不知道正确见解 忙修瞎练 出什么不好后果那是因为[很多正见解都不知道] 还是因为[知道太多]?所以 不知道正确见解 好像暂时脑子空闲 却修错路这样应该不是当初自己希望的结果.. 何苦呢?像您这篇文章提到 误把散乱当作定力 可能一辈子都在修散乱昏沉 但一辈子都误以为自己有定力 这样应该不是您所希望的吧?
作者: ykkdc (ykk)   2022-06-22 05:06:00
佛教说的观照是内心第六意识的功能,不是前五根识,止和观都是内心第六意识的作用。推文提到九住心和九次第定是不同范围的禅定,我在隔壁板贴的"广论止"系列文,还没进行到一半,目前大约只贴的三分之一,后面九住心的实修就会讲到对治掉举与沉没,在修习九住心的过程中所对治的掉举和沉没,个别有粗中细三品,粗分掉举、中分掉举、细分掉举,粗分沉没、中分沉没、细分沉没,当内心意识于所缘的专注,完全远离这些粗细分的掉举和沉没,内心意识才圆满九住心的定心,获得第九住心的等持。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2 05:15:00
某网友写的几个字,给贴过来下:成年人的妥协,一半是
作者: ykkdc (ykk)   2022-06-22 05:15:00
九住心是初禅近分定的前方便,圆满九住心还未正式获得初禅
作者: FHShih (hou)   2022-06-22 05:15:00
y大 还请您写一下中分与细分的掉举沉没[形象]~
作者: ykkdc (ykk)   2022-06-22 05:16:00
近分定,当进一步获得初禅近分定时,就是成就正式奢摩他了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2 05:17:00
理解一半是算了,无法沟通的时候放弃沟通。人与人相处的原则是,我们不同,但都没错。
作者: ykkdc (ykk)   2022-06-22 05:17:00
九住心属于初禅近分定之前的止,而九次第定是属于初禅正行定以上色界与无色界的四禅八定加上灭尽定,这九个称九次第定九住心是连初禅近分定都还没有获得,九住心属于欲界层次的禅定三摩地,而九次第定是色界初禅以上的禅定三摩地,所以这两者是差别很大的。(九住心从第一住心到第九住心,对治粗细分掉举、沉没的过程,于所缘的住分、明分、执持力,到时系列文再看吧,隔壁版我怕一次贴太多,缓慢进行中)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22 05:46:00
反而这么一来,y大贴的讯息能静静看几遍,虽然仍是不懂就是。也算奇怪的因缘。
作者: sysp (无极)   2022-06-22 06:54:00
我听法师说 真正的"观"要有很强的"止"当基础一般我们以为的"观" 只是在"想"的层次而已真正的"观" 你观大地为水 大地就会变成水
作者: restinpeace (二郎)   2022-06-22 07:48:00
南传禅修的道场很多,找一个好好练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2-06-22 15:12:00
名词习惯上用的比较松散 不是比较严谨的名词定义用法他看到不能不讲话有的时候是程度上的差别就算了 但有时候是某个概念意思跑掉 那会导致往别的方向引导或是失去标准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22-06-22 15:30:00
“观禅”的“观”,不是“观想”,“观想”算是“止禅”。
作者: ykkdc (ykk)   2022-06-22 16:20:00
修习禅定时要专注在一个所缘境,内心专注朝向一个所缘境逐渐获得定心,修习禅定也会称为心一境性,就是说内心第六意识专注于一个所缘境,不是两个、三个…以上所缘,所以才称为禅定的性质是心一境性,于一段时间内心专注在同一个所缘境,前念安住,后念亦持续安住,由此来成办定心。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22-06-22 17:06:00
心一境性是止禅的方法原理,也是结果。https://www.ptt.cc/bbs/Buddha/M.1568557192.A.A42.html上面推文有写我对如何进入色界初禅的看法。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2-06-22 23:30:00
很多人盲修瞎练了一辈子,可能连真正的入定都没体验过。
作者: feelthat (云端传送)   2022-06-25 00:27:00
请照着南传四念住做 否则你的说法会走火入魔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22-06-30 00:00:00
Ger兄,透过自观逐渐突破六七八识进去,你就知道人说话的方式,底下也是隐含着很深层的意识在里面,毕竟相由心生。
楼主: GeraldLiu (wolver)   2022-06-30 00:19:00
恩,有句话说,浅者见浅,深者见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