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止观与涅槃

楼主: amidha (东岐明)   2019-07-07 19:01:38
※ 引述《amidha (东岐明)》之铭言:
: ※ 引述《MartinJu (荒谬人生)》之铭言:
: : 依据阿毗达摩概要
: : 止行者:以禅定为基础修(内)观禅,达到道/果时,其道/果心与禅那相符.
: : 纯观者:不以禅定为基础修(内)观禅,达到道/果时,其道/果心与初禅相符.
: : 须陀洹(初果)道心依5禅支分为5种:
: : 1.寻、伺、喜、乐、一境性俱-初禅须陀洹道心。
: : 2.伺、喜、乐、一境性俱 -二禅须陀洹道心。
: : 3.喜、乐、一境性俱 -三禅须陀洹道心。
: : 4.乐、一境性俱 -四禅须陀洹道心。
: : 5.舍、一境性俱 -五禅须陀洹道心。
: : 斯陀含道、阿那含道与阿罗汉道(依5禅支)亦各有5道心,
: : 而共有20道心.
: : 果心(依5禅支)同样亦有20种,
: : 因此(20道心+20果心)共有40种出世间(无上)心.
: 其实这出世间四十心的问题,也是我研究中的一个难解问题,兹以在此请教大家。
: 道心果心之与禅支对应的四十心,为何如此?并无定论!
我在昨天一日禅后请教禅师证果体验,再加上马哈希大师著作记载一些人的涅槃体验:
关于证果或果定的涅槃体验,在其中只有觉得解脱束缚的舍禅支,不会有寻伺喜乐。
但证果或果定的结束以后,随其因缘,其后世间心路过程会有各式各样的禅悦心境。
马哈希大师记载的众人涅槃体验可阅
《向马哈希大师学正念Ⅰ》〈内观实修指导‧涅槃的体验〉
http://tkwen.sutta.org/Practice%20Mindfulness%20With%20Mahasi%20Sayadaw%201_with%20cover.pdf
个人就自行判断得到如下结论:
所以个人认为阿毗达摩由八十九心增至一百二十一心的四十出世间心。
其实四道四果的五种对应禅境,不是在指道心果心的禅支,
而是在指道心果心其后引发的相关禅支。
譬如初果果心对应三禅,不是指这种初果果心有三禅,
而是这种初果果心会引发其后的连串世间心路过程相应三禅的禅支体验。
所以现今一般认为到道心果心会有不同禅境,应该是种误解。
正确应是道心果心若要细分,还可以用其引发世间心路的禅境去区分。
所以才会原来设定为八十九心,又可以细分为一百二十一心。
: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就列出三派见解
:   对于以禅那为基础而修习观禅的禅修者(止行者),当
:   达到道果时,其道果心与他们之前已证获的禅那相符。古
:   代诸师对决定道果心属于那一个禅那层次的因素有不同的
:   见解。有一派认为该因素是“基础禅那”(p?dakajjh?na),
:   即是在修观禅与证悟出世间道之前,作为令心专注的基础
:   之禅那。第二派认为道心属于那一个禅那层次是决定于作
:   为观智目标的禅那,即“所观之禅那”或“所思惟之禅那”
:   (sammasitajjh?na)。第三派则认为当禅修者已熟练于某些
:   禅那时,他可依自己的意愿或倾向(ajjh?saya),而决定该
:   道属于那一个禅那层次。
: ◎阿毗达摩论的五禅层次 与 佛经的四禅层次 的对应
:  (每一禅都有由其开始到最后的所有禅支,譬如佛经二禅就有喜乐舍。)
:  阿毗达摩     初禅  二禅  三禅  四禅  五禅
:       禅支   寻   伺   喜   乐   舍
:  佛经       初禅      二禅  三禅  四禅
: 可是现代还有一派基于实修体验的问题,就是在马哈希禅法的班迪达大师的书中,
: 记载修行慧观由最初观智到证得道心,会依次经历初禅到四禅(依佛经)的禅支状态。
: 这种状态不是色界定状态,而是慧观刹那定的禅支状态会同于色界定的禅支状态。
: 譬如证生灭智是对应二禅,生灭智成熟是三禅,坏灭智是四禅。
: 所以依此体验,纯观行者在行舍智要证得道心时的禅支状态,应在四禅,而非初禅。
: 而如果行舍智是要在四禅,那么是否无论以何禅定证道,都会有四禅?
: 还是作为定力基础的色界禅定,会取代行舍智的四禅?
: 而以涅槃的道心果心体验来说,应该是纯粹的舍,而不应该在其中还有寻伺喜乐。
: 以涅槃为缘,还会产生寻伺喜乐,那岂不是落入贪执?
: 总之,对于八十九心的八种出世间心扩为四十心,而成为一百二十一心,我有很大疑问?
: 刚好在此可以借机请问大家有何看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