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当今是末法时期?

楼主: hawls (以和为贵)   2018-10-18 16:22:18
引述 维基百科-末法:
如来灭度后,教法住世,依教法修行,即能证果,称为正法;虽有教法及修行者,多不能
证果,称为像法(像,相似之意);教法垂世,人虽秉教,多不修行及无证果,称为末法
。据记载,末法时代佛之正法衰颓,僧风浊乱。[4][5]
[4] [5]所备注的经典甚多,恕不放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台湾地区佛教普遍接受当今属末法时期,但是末学做了比对一下,即使是和末法说有紧密
关系的净土宗也是精进修行,累积善业,不乏参加禅修的信众。(有“教”、“行”)其
他盛行如禅宗或藏传佛教,也是强调实际的修行,所以至少都具备了“教”、“行”。
而且根据一些说法,末法时期的情形其实更为严重,例如《法灭尽经》提到“饮酒啖肉杀
生贪味。无有慈心更相憎嫉。”可以说僧人的形象几乎破灭。这和平常时能听闻到称赞某
某位修行者的情形,可以说是完全相反。
对比下来,比较符合经中记载,反而 至少 是“像法时期”。
问题:
Q1:如果当今是末法时期,那为什么事实面上比较不支持?
Q2:如果当今是正法渐渐消失的像法时期。那么哪些是像法呢?
Q3:承上题,对大乘佛教而言,哪些是正法?哪些是像法呢?
Q4:在上座部具权威的觉音尊者所著的义疏《善见律毘婆沙》主张正法是五千年,因此目
前仍是正法时期。有没有大乘佛教也认为当今是正法时期的说法呢?
以上,向各位大德与佛友们请益(请大德与佛友们请勿用禅宗机锋对答的方式来回复,感
恩合十。)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18-10-18 17:05:00
A1: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现在学佛网络上都能找到资料,但科技的发达大家都太有福报,想躺在沙发看电视喝喝茶享受人生。天界的善报也非常大,大到让人更懒得修,所以看你用什么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就像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很常听到,但是你仔细想想一天中做这么多事,真有个一件两件不如意就很多了。A2:小弟认为所以可以帮助诸位明心见性的所有外缘皆是像法。A3:妙法莲华经中也指出实际上只有一佛乘,人分大小是为了方便案次第学习,就像国小、国中、...研究所。向外求都是外道。但是善知识无论是来自上师或是书籍亦或是生活中所有对境,都可以是帮助我们明心见性的善缘,待看我们如何化烦恼为菩提。
作者: XDDDpupu5566 (XDpu56家族)   2018-10-18 19:43:00
抢衣钵寺产时还真是相憎嫉啊!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8-10-18 21:26:00
法灭尽经是伪经机率太大..基本上会骂吃肉的就怪怪的大乘经真的很乱...
作者: Sorahane (空羽)   2018-10-18 22:09:00
人虽秉教,多不修行。这句话佛讲得非常贴切,确实末法。这些世间善人的代表,他们如何检视自己,修正自己过失?一日三次反省自己的身口意,惩忿窒欲、慎独的功夫,以前中国的知识份子常常奉持<太上感应篇>,里面光是对于断恶修善,对治恶念的具体描述就非常丰富,这还只是世间人天的标准,佛家以出世间法,属于圆满大善,但有多少佛子真实修行比的上儒家的圣贤 ? 您这样去看就知道,同样末法初期当时候的高僧大德,还有佛门风气,能被当时知识份子非常敬崇,他们的行持风范必然足以堪为天人师,这就是老人家常感叹,一代不如一代。现实写照~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8-10-18 22:18:00
认真部份 末法说满红的 我记得有几篇论文看
作者: Sorahane (空羽)   2018-10-18 22:19:00
很多资料不是单纯看现代一些表浅的现象,更深度的去对照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8-10-18 22:19:00
教学系统大破儒教之后 一般人对守礼守信的概念都从少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8-10-18 22:20:00
可能会暗地出招然后说对不起大哥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净空法师推弟子规的时候也有台湾法师在唸干嘛传这个可是去看过大陆人的情况 真的会感到弟子规实在是要先
作者: Sorahane (空羽)   2018-10-18 22:22:00
然而大乘论心不论事,有教、自己肯真修,当下就是正法,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8-10-18 22:23:00
下去的东西 毕竟适合汉文化重视家庭互动的概念
作者: Sorahane (空羽)   2018-10-18 22:23:00
末法当中的正法,有教自心无修,纵然值于佛世,也是正法当中的末法,这就是大乘的角度。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8-10-18 22:37:00
佛说当来变经大宝积经89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8-10-18 23:11:00
有个说多不证果或是说人虽秉教,多不修行 那其实可以下去算比率呀...那中国大陆是汉传的主要教区 为什么没有做为你说的实际现象做为观察 而只观察台湾呢
作者: Sorahane (空羽)   2018-10-18 23:33:00
末法时期确实有正法。 "时期" 泛指整个大时代的情况。觉音尊者在上座部为什么会提到末法五千年 ?您注意去看南传僧团的制度跟行持,就不会太意外了,他们还是非常遵循传统的模式在修持,这点在藏传佛教的环境(例如四川喇荣五明佛学院),也是一样的情况。更正 "正法五千年"。整个大乘佛法,西藏还是算兴盛,中国在清末之后就衰退了八宗剩下净土宗比较兴盛,严格讲大乘法运确实处于末法,南传虽然偏重于声闻教法,但整个环境跟体制还是很保持的很棒,至少在这五光十色干扰非常大的时代,很难得了。但把视野拉到全世界来看,佛教徒虽然很多,但对比之下,证果的非常少听到,这人口比例跟过去古代相比,落差很大而且有几位在世界各地弘法的法师、堪布也提过,佛教看似兴盛,但只是表面人气旺而已,实质经典教育和实修的内涵还是处于衰落的状态。讲一个最实在的,光是一个五戒十善,在这个强调自由独立
作者: MartinJu (荒谬人生)   2018-10-18 23:51:00
南传没有像法末法,五千年正法期过后就直接法灭无人可以证果了
作者: Sorahane (空羽)   2018-10-18 23:51:00
人身自由、思想自由、有多少年轻人愿意学戒守戒 ?很多都认为那是宗教"教条",拘束人的 ~这都是非常现实实修会见到的情况。只是很少人知道,佛教才是真正的心灵自由的教育,解脱自心不被境缘带着就走,解脱烦恼的真实教育。也希望小的这样长篇大论之后,原po可以逐渐看到一件事情现实面的实修环境,跟学术性质的思想推测,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地方非常需要留意。
作者: XDDDpupu5566 (XDpu56家族)   2018-10-19 01:08:00
泰国人都有受五戒,有没有守好另一回事南传好像没有不通忏悔的“破戒”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18-10-19 10:14:00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并没有言过其实。同样的世界,在忧郁症的人眼中跟在健康人的眼中就完全是不同的样貌,而忧郁症的人却会因此造成身心的极度不健康,更严重者,可能就想不开了。你确定不是真的在生活中吗?
作者: Sorahane (空羽)   2018-10-19 10:30:00
换个方式讲,也许比较适合您。正、像、末,末法一万年,您可以依照佛历去推算,大概现在刚过一千年,往后还有九千年。这是论时间点来看。接着论现实面 :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18-10-19 10:34:00
如果以普遍客观的角度看,的确现在人福报很大,物质生活比过去都丰裕、发达非常多,但是修道人也比以前
作者: Sorahane (空羽)   2018-10-19 10:35:00
现实面的角度,涉及到每个人个"观点",如您判断觉得目前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18-10-19 10:36:00
少很多,现在主流文化、电影太多都在推崇财色名食睡了。过去物质虽然不发达,但是修道者多。但是修道者
作者: Sorahane (空羽)   2018-10-19 10:36:00
比较像"像法时期",我从历代修行环境跟修证程度来看,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18-10-19 10:37:00
也因为网络的方便可以利用这些物质来帮助学习。
作者: Sorahane (空羽)   2018-10-19 10:37:00
确实属于 "末法",这就是每个人对佛经的观点差异性。
作者: Sorahane (空羽)   2018-10-19 10:45:00
佛法有理与事。事相有对错、分别、直线式思考、标准答案。理体是活的、有弹性、因时因地而制宜,故佛说法无定法。大乘以实相理体为法印,所以有些观点会很有弹性,很活像金刚经的对话就是,这当中在认识大乘当中需要慢慢适应用意无它,都是在帮助我们打掉一般边见的分别执著心。所以再回到事相上来谈,您要处理的就是去参考现实面或者您比较有信心的一些资料来做分析,最后自己再跟佛经对照做出一个您自己觉得合理的答案。不过这当中会涉及到对佛经可信度的疑心之类..而心中有可接受的答案之后,又该跟自己修行连结上,这都是您自己要去考量的点。毕竟时间一直都在走,如何去选择对的方式,在佛法当中得到真实益处,都是要考虑的。所以小的之前才说,佛法研讨往往非常费时,又没共识,除非是相同法门或共修团体,已经有一个主题学习方向,这类讨论相对会增长道友的修学。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8-10-19 15:51:00
我觉得这样是在咬文嚼字的在解佛经啦...所以没有很认真的在谈 我提的是研究方法中定义不清楚的意思"依教法修行,即能证果" 经文没说怎么样算修行所以作为研究者其实要自己下定义什么样的行为叫修行有修过内观就算? 还是要早晚打坐一个小时才算?还是要出家才算修行? 那依此修行的定义都证果了吗?================================================不过我觉得这是咬文嚼字在解所以其实不推荐这样想...去研究看末法说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流变比较有意义日本人研究很久了 台湾也有几篇google看看吧...PS 如果可以不要习惯只看维基
作者: Sorahane (空羽)   2018-10-19 18:59:00
h大有看过沙漏吗 ? 如果我画分三个阶段 : 满、半、少您觉得这三个阶段是"逐渐改变" 还是可以直接切割 ?时代的演变也是如此,修证的人口是 "逐渐" 改变,不太能说有修、无修,就真的可以在一个时间点完全切割,这一点或许可以参考,现在只是末法开始,如中国大乘八宗过去都有修行人,现在除禅净,其余六宗几乎没有修行人了这其实都是讯息。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8-10-19 22:28:00
我看维基百科好像没有经典在讲末法时期顶多说到像法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8-10-19 23:15:00
我不是大表大乘派回答 我在点我觉得逻辑有不顺的地方所以我大概是顺着你的话下去讲这样...像是这边 "人虽秉教,多不修行及无证果"我会理解成很多人觉得他是在信佛教 但是其实多没有修行 更何况是证果了。所以现在是不是很多人号称信佛教但是根本没有在修行的?=================================================但是我其实不喜欢这样解 读论文意义是这个主题有前人整理过了 去读读看 顺顺理路 找出自己可以接受的末法说理解我觉得比较重要 →到底为什么汉传要提末法说呢?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18-10-20 10:37:00
不知楼主为何直接忽略忧郁症患者&健康人的例子,一直在讲什么比喻不比喻。忧郁症患者的世界观在你眼中也是比喻不是事实喔?忧郁症患者的身心灵通常都比较脆弱一些,也只是比喻不是事实喔??就连国中小的健康教育课本都教过身心会互相影响了,怎会不是事实。学习不应该只偏向你想听的那一块,否则会失去很多良好的机会。举的那个例子跟禅宗机锋一点关系也没,也是很基本的健康常识。真的是未知生,焉知死。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8-10-20 11:46:00
大概是问YES NO以及问WHY的差别 不过看对于哪个比较有兴趣还是依人而有差别 就只是我的意见而已 别反省啦
楼主: hawls (以和为贵)   2018-10-20 12:31:00
谢谢creative88大德您的建议,这份反省确实有不适宜的地方。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18-10-20 16:37:00
楼主大人,你还是一直用你自己的角度当出发点在谈阿我从头到尾没有说是比喻,是告诉你身心会互相影响是事实,并举例,举例跟比喻是不同的意思。而你却一直把视为比喻。所以你最后回复的那一段还是鸡同鸭讲阿XD就像是我用"鸡同鸭讲"来表达文不对题这概念,而你却执著于你不是鸡我也不是鸭,这样反而就偏了。y也就失去探讨的意义了。如果楼主只是要"引经据典"的答案,那其实雅虎知识家随便查"末法"就一堆资料可供参考了。引经据典的话就直接看"法灭尽经"吧,很短又很直白,但却道出现代的确有的情形。但是后面有一句话很重要"吾法灭时,譬如油灯,临欲灭时,光明更盛,于是便灭。吾法灭时,亦如灯灭。自此之后,难可数说。" 赶快一起搭上解脱的末班车吧XD天堂比喻正法,地狱比喻末法时期(甚至法灭尽),然而你最上面的回复却执著于"即使是一念地狱,毕竟未受火烧等等之苦。",这就如同楼主把鸡同鸭讲,误解为鸡在跟鸭讲话一般。难不成指鹿为马真的一定要有"马"、"鹿"这两个生物,并且被人指著这样说,才可以用这成语?真要硬讲逻辑的话我就更清楚的跟你指出你谬误的地方。"鸡"同"鸭"讲->A同B讲,传达的意思是C指"鹿"为"马"->指A为B,传达的意思是C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一念A一念B,传达的意思是C你却坚持误解成B,解成一定要真的在地狱受苦才算这就是你逻辑跟举反证谬误的地方。那我就比较简单的讲,天堂犹如正法时期,犹如健康有福报者眼中的世界。地狱如同末法时期,犹如忧郁者、贫困、痛苦者眼中的世界般黑暗。小弟其实挺佩服楼主求证的能力,但希望学佛的人都最好不要执著书上的只字词组,应做到空有不著(ㄓㄨㄛˊ),当初达摩祖师将佛法带来中土时,之所以不带文字,只叫人在心意上下功夫,就是因为中国人常有所知障的毛病在,非得弄个水落石出,却还不一定肯开始行证,弄得不好执著在相上,就入魔去了,嘴巴很会说,做却做不到,这在古代都不能称法师,了不起顶多经师,说经很会,法却全无,又容易妄自尊大,就真的非常可惜了。但六祖慧能大师也告诉我们后学,分别诸法,不起分别想。常启诸根用,不起诸根想。简单说就是叫我们要知"有",也证"空";经要读,也要证。倾向任何一边都不对,两边都不要执著,才是中庸之道。不去行证,永远不会知道书上讲得到底对不对,未证就信,跟迷信有何不同?今天就算真有一本书告诉你到底是不是末法时期了又如何,你有因此解脱贪嗔痴吗?多少增加信心我相信是会有,但是佛陀之所以叫后学不要随意显神通,只教我们明心见性之法,其目的就是不告诉你"相",而是让你自己依法去证,这样就完全不是迷信了。这世上像楼主一样这么有心想要学佛的人已经不多了,赶快一起道业精进吧,哪天成就了不要忘了提携小弟一把,感恩。"即使是一念地狱,毕竟未受火烧等等之苦。换个说法,如果是一念水中,事实上也不会真的是在水中,不能呼吸或被水所呛。" 这是不是比喻我相信你自己心知肚明,显然你还是只想听自己想听的答案,那我真的觉得真的没啥好讲的了,就像装睡的人是叫不醒的一样。
作者: artichock (阿提恰可)   2018-10-21 11:42:00
你的Q1就错了唉 人口比例呢?信教比例呢?证果比例呢?佛像比例呢? 不能因为"现在感觉"听闻佛法的人较多 所以感觉是像法.....不能用自己的感觉做对比阿 每个人对同一件事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吧?!
作者: gogolee0210 (小罗宾)   2018-10-22 18:03:00
小弟不反对楼主认为一念之说不洽当,有时候几年前的一句话,几年后才知道,"阿!原来那句话是这意思"。有些风景,到过才知道;有些事情,经历过才体悟。只是时候未到罢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