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南传菩萨道 释迦牟尼佛的菩萨修行过程

楼主: EvolutionWin (Mindfulness)   2016-09-09 13:53:50
: → rabbit1974: 你还在做这件事代表你还不懂,回应几句推文开一篇文 09/09 13:27
: → rabbit1974: 章,引文回应,你以什么样的立场在与版友们互动呢? 09/09 13:27
: → rabbit1974: 其实你可以干脆贴连结,就是你们大家不要吵,不要问 09/09 13:35
: → rabbit1974: ,你们只要去看这几位尊者与禅师的开导便可。。。其 09/09 13:35
: → rabbit1974: 实你可以省下贴文的时间,大家直接打关键字,去查禅 09/09 13:35
: → rabbit1974: 师与尊者的开示与问答即可。 09/09 13:35
我知道自己只是个凡夫 还不是圣者
不敢以自己的言语乱引导版众
所以我引取公认为圣者的 帕奥大禅师 雷迪大师 的文章
因为我不是圣者 也不能熟背三藏
我讲的话有漏 有可能给版友错误的引导
身为佛陀谦逊的比丘弟子 我们应当只教佛陀的教法
岂可认为自己有足以傲世的独创之法?
跟佛陀及其八十大弟子比较起来 我们只是微不足道的后学而已。
即使佛陀的大弟子都如此谦虚 我们岂可妄自尊大?
因此在修学佛法时拥有正确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讨论佛法时 我们不应乐于批评 只应依据巴利圣典及其注释来讨论事实
而且心中谨记我们的目标──解脱轮回之苦
这就好像在讨论戒律时 我们只是依照佛陀所制的戒来讨论
而无意批评那些持戒不严谨的比丘
若说每当讨论戒律时就算是在批评别人
那么就没有人能够讨论戒律 因此也就没有人能够学习戒律
如是我们讨论佛法并不是为了批评别人
而只是为了息灭自己的烦恼及证悟涅槃
以下引述帕奥西亚多的话
佛法深奥得连大智如辟支佛者亦无法言传与他人;
如今我们能够说法是因为佛陀教法的缘故。
我们必须时时刻刻谨记那是佛陀的教法,而不是我们自己的法,
因为那深奥之法并不是我们发现的。
有些人把我遵循及用以与他人分享、记载于巴利圣典及注释中的佛法称为帕奥禅法,
但是如此称之是完全错误的。
那不是我的禅法,而是佛陀的禅法。
身为佛陀谦逊的比丘弟子,我们应当只教佛陀的教法,
岂可认为自己有足以傲世的独创之法?
跟佛陀及其八十大弟子比较起来,我们只是微不足道的后学而已。
我们应当向佛陀谦逊的诸大弟子学习;
当其他比丘要求他们解释佛陀的某一项教法时,许多大弟子都谦逊地回答道:
“诸位贤友,犹如一个需要心木、寻觅心木、四处寻觅心木之人,
略过一棵大心木树的根部及树干不理,而以为能在其枝叶之中寻获心木。
诸位尊者,你们也是如此,在遇到世尊时不问,而以为应该问我有关此法之涵义。”
即使佛陀的大弟子都如此谦虚,我们岂可妄自尊大?
因此在修学佛法时拥有正确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在《中部.蛇喻经》(Alagaddupama Sutta)里,
佛陀以捉蛇的譬喻来形容错误与正确的修学佛法之道:
“于此(教法),诸比丘,有些心术不正的人学习佛法:
经、祇夜、义释、偈颂、自说、如是语、本生谈、稀有及方广诸法。
但是在学习之后不以智慧来探讨佛法之涵义,不能领悟它们。
他们学习佛法只是为了批评他人及辩论获胜,而没有获得学习佛法的利益。
他们以错误的方法来学习那些法而伤害了自己,将会遭受很长久的痛苦。
犹如一个需要蛇、寻觅蛇、四处寻觅蛇之人,
在看到一条大蛇时,捉住蛇的身体或尾巴。
该蛇即回过头来咬他的手、臂或肢体,而他即会因此而死或遭受半死不活的痛楚。
为何如此?
这是因为他捉蛇的方法错误。
如是,于此(教法),
有些心术不正的人学习佛法……他们学习佛法只是为了批评他人及辩论获胜,
而没有获得学习佛法的利益。
他们以错误的方法来学习那些法而伤害了自己,将会遭受很长久的痛苦。
于此(教法),诸比丘,有某家族之人学习佛法:
经、祇夜、义释、偈颂、自说、如是语、本生谈、稀有及方广诸法。
学习之后他们以智慧来探讨佛法之涵义,并且能领悟它们。
他们学习佛法不是为了批评他人及辩论获胜,因而获得了学习佛法的利益。
他们以正确的方法来学习那些法而利益了自己,将会获得很长久的快乐。
犹如一个需要蛇、寻觅蛇、四处寻觅蛇之人,在看到一条大蛇时,
正确地以木叉夹住牠,然后捉住蛇的颈项。
那时候,即使该蛇用身体缠住他的手、臂或肢体,
他也不会因此而死或遭受半死不活的痛楚。
为何如此?这是因为他捉蛇的方法正确。
如是,于此(教法),诸比丘,
有某家族之人学习佛法……他们学习佛法不是为了批评他人及辩论获胜,
因而获得了学习佛法的利益。
他们以正确的方法来学习那些法而利益了自己,将会获得很长久的快乐。”
讨论佛法时,我们不应乐于批评,只应依据巴利圣典及其注释来讨论事实,
而且心中谨记我们的目标──解脱轮回之苦。
这就好像在讨论戒律时,我们只是依照佛陀所制的戒来讨论,
而无意批评那些持戒不严谨的比丘。
若说每当讨论戒律时就算是在批评别人,
那么就没有人能够讨论戒律,因此也就没有人能够学习戒律。
如是,我们讨论佛法并不是为了批评别人,
而只是为了息灭自己的烦恼及证悟涅槃,
这点佛陀在《长部.大念处经》(Mahasatipatthana Sutta)里已经讲得很清楚:
“诸比丘,这是使众生清净、超越忧愁与悲伤、灭除痛苦与忧恼、
成就正道与现证涅槃的单一道路,那就是:四念处。”
希望大家都能时时刻刻将此最终极的目标谨记于心,而且毫无偏离地朝向正道迈进。
作者: fck302 (天上有神龙)   2016-09-09 19:07:00
老实说,我觉得你在洗版,把别人的讨论都洗下去,我建议你可以和版主商讨,直接把你的资料来源网址分门别类整理好,集中在一个置顶帖中分享
楼主: EvolutionWin (Mindfulness)   2016-09-09 22:12:00
如果有违反版规 建议使用水桶的方式因为我的 布施 忍辱 慈心 多于舍心接下来如果不是水桶我 我也会继续练习 忍辱与舍心
作者: ilha   2016-09-11 00:41:00
去除嗔执 岂不更好?
楼主: EvolutionWin (Mindfulness)   2016-09-12 20:48:00
去除嗔执之后就达到涅槃的境界了 只有阿拉汉已经去除我执 欢迎你依佛陀的教法来去除嗔执
作者: ilha   2016-09-15 15:09:00
涅槃所得还是在分离的体验之中 并不是最终的道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