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https://www.facebook.com/SantaVihara/photos/?tab=album&album_id=170135766745720
三、过去和现在二十五尊佛的差别之处
依佛教的传统说法,现在这劫称为贤劫(Bhadda kappa)。在这劫的
四阿僧祇与十万劫之前,那劫称为精髓(Sāramanda,核醍醐)劫,
那劫有四尊佛出现世间,首先有唐杭卡拉(Tanhankara)佛
、美唐卡拉(Medhankara)佛和萨拉囊卡拉(Saranankara)佛
这三尊佛出现世间,接着是为我们的菩萨授记的燃灯佛。
依据三藏及注释书的记载,在过去的四阿僧祇与十万劫期间有二十四
尊佛出现世间,加上我们的乔达摩佛,则共有二十五尊佛。这二十五
尊佛为:
1. 燃灯佛(Dīpankara Buddha)
2. 憍陈如佛(Kondañña Buddha)
3. 吉祥佛(Mangala Buddha)
4. 善意佛(Sumana Buddha)
5. 雷瓦达佛(Revata Buddh)
6. 索毘达佛(Sobhita Buddha)
7. 最高见佛(Anomadassī Buddha)
8. 红莲花佛(Paduma Buddha)
9. 那拉达佛(Nārada Buddha)
10. 胜莲花佛(Padumuttara Buddha)
11. 善慧佛(Sumedha Buddha)
12. 善生佛(Sujāta Buddha)
13. 喜见佛(Piyadassī Buddha)
14. 见义佛(Atthadassī Buddha)
15. 见法佛(Dhammadassī Buddha)
16. 悉达多佛(Siddhattha Buddha)
17. 提舍佛(Tissa Buddha)
18. 弗沙佛(Phussa Buddha)
19. 毘婆尸佛(Vipassī Buddha)
20 . 尸弃佛(Sikhī Buddha)
21. 毘舍浮佛(Vessabhū Buddha)
22. 拘留孙佛(Kakusandha Buddha)
23. 拘那含牟尼佛(Konāgamana Buddha)
24. 迦叶佛(Kassapa Buddha)
25. 乔达摩佛(Gotama)
如果把这二十五尊佛再加上刚才提到精髓劫的那三尊佛,则有二十八尊佛。
在南传佛教的传统,会赞颂二十八佛,也会经常提到过去的二十四佛。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这二十五佛的详细内容,请阅读《大佛史》(The
Great Chornicle of Buddhas),以下我们只是简单地谈谈他们之间
的差别。
(一)寿量不同(āyu vematta)
“寿量不同”是指诸佛间在他们出现世间时人类平均寿命长短的不同。
燃灯佛(Dīpankara)、憍陈如佛(Kondañña)
、最高见佛(Anomadassī)、红莲花佛(Paduma)
、胜莲花佛(Padumuttara)、见义佛(Atthadassī)
、见法佛(Dhammadassī)、悉达多佛(Siddhattha)
以及提舍佛(Tissa),这九尊佛出世时寿量是十万岁;
吉祥佛(Mangala)、善意佛(Sumana)、索毘达佛(Sobhita)
、那拉达佛(Nārada)、善慧佛(Sumedha)、善生佛(Sujāta)
、喜见佛(Piyadassī)以及弗沙佛(Phussa),这八尊佛出世时寿量是九万岁;
雷瓦达佛(Revata)和毘舍浮佛(Vessabhū),这两尊佛出世时寿量是六万岁;
毘婆尸佛(Vipassī)出世时寿量是八万岁;
尸弃佛(Sikhī)出世时寿量是七万岁;
拘留孙佛(Kakusandha)出世时寿量是四万岁;
拘那含牟尼佛(Konāgamana)出世时寿量是三万岁;
迦叶佛(Kassapa)出世时寿量是两万岁;
而我们的乔达摩佛(Gotama)出世时寿量是一百岁。
佛陀出世时的寿劫长短
诸佛通常不会在人类寿量递增的劫时出现世间。
因为假如佛陀在递增的劫时出世,并教导无常、苦和无我的教法
,由于有情的寿量一劫比一劫长,他们将无法理解诸行无常
、苦和无我的特相。因此,诸佛只会在减劫里出世。
即使在减劫中,诸佛只在寿量最多十万岁时出世。
他们不会在寿量超过十万岁时出世,因为人们会对诸行无常
、苦和无我特相的教法充耳而不闻。
当人类的寿量递减时,他们可能在寿量至少一百岁时出世。
当寿量少于一百岁时,诸佛是不会在这么短的寿量里出世的
,因为即使诸行无常、苦和无我的教法自然辉耀而显著,
由于众生的贪瞋痴烦恼是与时俱增的,尽管有佛陀的教法,
众生也无法接受、遵循和修习佛陀的教法。
所以在寿量少于一百岁时,是不会有佛陀出现世间的。
(二)身量不同(pamāna vematta)
“身量不同”是指诸佛间身高的不同。
燃灯佛(Dīpankara)、雷瓦达佛(Revata)、
喜见佛(Piyadassī)、见义佛(Atthadassī)、
见法佛(Dhammadassī)以及毘婆尸佛(Vipassī)
,这六尊佛的身高是八十腕尺;
憍陈如佛(Kondañña)、吉祥佛(Mangala)
、那拉达佛(Nārada)以及善慧佛(Sumedha)
,这四尊佛的身高是八十八腕尺;
善意佛(Sumana)的身高是九十腕尺;
索毘达佛(Sobhita)、最高见佛(Anomadassī)、
红莲花佛(Paduma)、胜莲花佛(Padumuttara)
以及弗沙佛(Phussa),这五尊佛的身高是五十八腕尺;
善生佛(Sujāta)的身高是五十腕尺;
悉达多佛(Siddhattha)、提舍佛(Tissa)
以及毘舍浮佛(Vessabhū),这三尊佛的身高是六十腕尺;
尸弃佛(Sikhī)的身高是七十腕尺;
拘留孙佛(Kakusandha)、拘那含牟尼佛(Konāgamana)和
迦叶佛(Kassapa),他们的身高分别是四十腕尺、三十腕尺和二十腕尺;
乔达摩佛(Gotama)的身高是十六或十八腕尺。
(三)种姓不同(kula vematta)
“种姓不同”是指诸佛间种姓的不同。
拘留孙佛(Kakusandha)、拘那含牟尼佛(Konāgamana)和
迦叶佛(Kassapa)出生在婆罗门种姓;
而其余的二十二尊佛则出生在刹帝利种姓。
当世间上的人们认为刹帝利是最殊胜时,诸佛就出自刹帝利种姓;
当人们认为婆罗门是最殊胜时,诸佛就属于婆罗门种姓。
(四)修苦行的时间不同(padhāna vematta,精勤不同)
燃灯佛(Dīpankara)、憍陈如佛(Kondañña)
、善意佛(Sumana)、最高见佛(Anomadassī)、
善生佛(Sujāta)、悉达多佛(Siddhattha)以及
拘留孙佛(Kakusandha),这七尊佛修习苦行十个月;
吉祥佛(Mangala)、善慧佛(Sumedha)、
提舍佛(Tissa)以及尸弃佛(Sikhī),
这四尊佛修习苦行八个月;
雷瓦达佛(Revata)修习苦行七个月;
索毘达佛(Sobhita)修习苦行四个月;
红莲花佛(Paduma)、见义佛(Atthadassī)以及
毘婆尸佛(Vipassī),这三尊佛修习苦行半个月(十五天);
那拉达佛(Nārada)、胜莲花佛(Padumuttara)、
见法佛(Dhammadassī)和迦叶佛(Kassapa),
这四尊佛修习苦行七天;
喜见佛(Piyadassī)、弗沙佛(Phussa)、毘舍浮佛(Vessabhū)以及
拘那含牟尼佛(Konāgamana),这四尊佛修习苦行六个月;
我们的乔达摩佛(Gotama),三界之尊,拥有不可思议的特质,修习
苦行长达六年。
修苦行时间的差异是有原因的,特别是我们的乔达摩佛。我们研究圣
典可以发现那是因为他的不善业。
在迦叶佛(Kassapa)时代,当时菩萨是护辉(Jotipāla)婆罗门青年
,那时他愚痴地冒犯迦叶佛说:“这个剃头的人怎么可能证得阿罗汉智
和一切知智呢!菩提确实是非常难以体证的。”由于该不善语业,
菩萨在最后生修习苦行达六年之久。
关于经文直接谈到佛陀必须花六年的时间修习苦行来承受不善业报
(kammavipāka)的事实,可以理解那些只修习苦行七天的佛陀,
是由于他们有足够大的善业。
(五)身光不同(rasmi vematta)
吉祥佛(Mangala)的身光散播并存续于一万个轮围界;
胜莲花佛(Padumuttara)的身光达到十二由旬;
毘婆尸佛(Vipassī)的身光达到七由旬;
尸弃佛(Sikhī)的身光达到三由旬;
拘留孙佛(Kakusandha)的身光达到十由旬;
乔达摩佛(Gotama)的身光达到四腕尺,也就是一寻;
其余诸佛的身光是不恒常的;诸佛们想要照多远,他们的身光就能照耀多远。
在《长部‧大品‧大本经(Mahāpadāna Sutta)注》提到:
在诸佛的差异之中,身光的不同(rasmi vematta)与在菩萨时,
自己在修习波罗蜜期间的发愿有关。
在修习波罗蜜之时,如果菩萨想要在成佛后他的身光能散播到某个程度,
他的身光就达到那个程度。
然而,吉祥佛的愿望是:“愿我的身光散播遍及一万个轮围界。”
在它的复注中,“意乐(ajjhāsaya,内心倾向)”
解释为关于菩萨在修习波罗蜜时所发的愿。
(六)出家时所搭的车乘不同(yāna vematta,车乘不同)
“车乘不同”是指菩萨们出家时所搭乘交通工具的不同。
燃灯佛(Dīpankara)、善意佛(Sumana)、
善慧佛(Sumedha)、弗沙佛(Phussa)、
尸弃佛(Sikhī)以及拘那含牟尼佛(Konāgamana)
是骑着象出家的;
憍陈如佛(Kondañña)、雷瓦达佛(Revata)
、红莲花佛(Paduma)、喜见佛(Piyadassī)
、毘婆尸佛(Vipassī)以及拘留孙佛(Kakusandha)
是坐着骏马拉的马车出家的;
吉祥佛(Mangala)、善生佛(Sujāta)、见义佛(Atthadassī)
、提舍佛(Tissa)以及乔达摩佛(Gotama)是骑着马出家的;
最高见佛(Anomadassī)、悉达多佛(Siddhattha)以及
毘舍浮佛(Vessabhū)是坐着金色的轿子出家的;
那拉达佛(Nārada)是步行出家的;
索毘达佛(Sobhita)、胜莲花佛(Padumuttara)、
见法佛(Dhammadassī)和迦叶佛(Kassapa)
是乘坐飞翔的殿堂(pāsāda)出家的。
如此菩萨们出家时所搭乘车乘的差异称为车乘不同(yāna vematta)。
(七)菩提树不同(bodhi vematta)
“菩提树不同”是指菩萨们在成佛时所处菩提树的不同。
燃灯佛(Dīpankara)在榕树(Nigrodha) 下成佛;
憍陈如佛(Kondañña)在沙拉善树(Sālakalyāni)下成佛;
吉祥佛(Mangala)、善意佛(Sumana)、雷瓦达佛(Revata)以及
索毘达佛(Sobhita)在龙树(Nāga)下成佛;
最高见佛(Anomadassī)在阿珠纳树(Ajjuna)下成佛;
红莲花佛(Paduma)和那拉达佛(Nārada)在大索纳树(Mahāsona)下成佛;
胜莲花佛(Padumuttara)在沙拉拉树(Salala,一种香树)下成佛;
善慧佛(Sumedha)在大团花树(Mahānīpa,无忧树的一种)下成佛;
喜见佛(Piyadassī)在卡库达树(Kakudha)下成佛;
见义佛(Atthadassī)在素馨树(Campaka)下成佛;
见法佛(Dhammadassī)在宾毘佳拉树(Bimbijāla,金网)下成佛;
悉达多佛(Siddhattha)在翅子树(Kanikāra)下成佛;
提舍佛(Tissa)在榄仁树(Asana)下成佛;
弗沙佛(Phussa)在山楂树(Amalaka,余甘子)下成佛;
毘婆尸佛(Vipassī)在喇叭花树(Pātali)下成佛;
尸弃佛(Sikhī)在白睡莲(Pundarīka)下成佛;
毘舍浮佛(Vessabhū)在大沙拉树(Mahāsāla)下成佛;
拘留孙佛(Kakusandha)在阔荚合欢树(Sirīsa)下成佛;
拘那含牟尼佛(Konāgamana)在无花果树(Udumbara)下成佛;
迦叶佛(Kassapa)在榕树(Nigrodha)下成佛;
乔达摩佛(Gotama)在阿沙搭树(Assattha,即我们现今所称的菩提树)下成佛。
(八)菩提座不同(pallanka vematta,座不同)
“座不同”是指诸佛间菩提座大小的不同。
燃灯佛(Dīpankara)、雷瓦达佛(Revata)、
喜见佛(Piyadassī)、见义佛(Atthadassī)、
见法佛(Dhammadassī)以及毘婆尸佛(Vipassī)
成佛时的菩提座为五十三腕尺;
憍陈如佛(Kondañña)、吉祥佛(Mangala)
、那拉达佛(Nārada)以及善慧佛(Sumedha)
成佛时的菩提座为五十七腕尺;
善意佛(Sumana)成佛时的菩提座为六十腕尺;
索毘达佛(Sobhita)、最高见佛(Anomadassī)、
红莲花佛(Paduma)、胜莲花佛(Padumuttara)以及
弗沙佛(Phussa)成佛时的菩提座为三十八腕尺;
善生佛(Sujāta)成佛时的菩提座为三十二腕尺;
悉达多佛(Siddhattha)、提舍佛(Tissa)以及
毘舍浮佛(Vessabhū)成佛时的菩提座为四十腕尺;
尸弃佛(Sikhī)成佛时的菩提座为三十二腕尺;
拘留孙佛(Kakusandha)成佛时的菩提座为二十六腕尺;
拘那含牟尼佛(Konāgamana)成佛时的菩提座为二十腕尺;
迦叶佛(Kassapa)成佛时的菩提座为十五腕尺;
乔达摩佛(Gotama)成佛时的菩提座为十四腕尺。
四、乔达摩菩萨在过去二十四尊佛被授记时的身分
我们乔达摩菩萨在被燃灯佛(Dīpankara)授记后,
后来在到了憍陈如佛(Kondañña)乃至迦叶佛(Kassapa
)的二十三位佛陀时,也再度得到了他们的授记或预言。
在被诸佛授记时,他的身分可以分类如下:
(一)有五世作为隐士
1. 当他是善慧隐士(Sumedha Hermit)时,
在燃灯佛(Dīpankara)前被授记;
2. 在作为结发(Jatila)隐士时,被那拉达佛(Nārada)授记;
3. 在作为苏希玛(Susīma)隐士时,被见义佛(Atthadassī)授记;
4. 在作为吉祥(Mangala)隐士时,被悉达多佛(Siddhattha)授记;
5. 在作为善生(Sujāta)隐士时,被提舍佛(Tissa)授记。
(二)有九世作为比丘
1. 作为胜利(Vijitāvī)转轮王时,
在憍陈如佛(Kondañña)前出家成为比丘;
2. 作为善悦(Suruci)婆罗门时,
在吉祥佛(Mangala)前出家成为比丘;
3. 作为较上(Uttara)婆罗门时,
在善慧佛(Sumedha)前出家成为比丘;
4. 作为转轮王时,在善生佛(Sujāta)前出家成为比丘;
5. 作为征服(Vijitāvī)王时,
在弗沙佛(Phussa)前出家成为比丘;
6. 作为善见(Sudassana)王时,
在毘舍浮佛(Vessabhū)前出家成为比丘;
7. 作为安隐(Khema)王时,
在拘留孙佛(Kakusandha)前出家成为比丘;
8. 作为山岳(Pabbata)王时,
在拘那含牟尼佛(Konāgamana)前出家成为比丘;
9. 作为护辉(Jotipāla)婆罗门青年时,
在迦叶佛(Kassapa)前出家成为比丘。
(三)有五世作为在家人
1. 作为阿提碟瓦(Atideva,极天)婆罗门的在家人时,
被雷瓦达佛(Revata)授记;
2. 作为善生(Sujāta)婆罗门的在家人时,
被索毘达佛(Sobhita)授记;
3. 作为结发(Jatila)富翁的在家人时,
被胜莲花佛(Padumuttara)授记;
4. 作为迦叶(Kassapa)婆罗门青年的在家人时,
被喜见佛(Piyadassī)授记;
5. 作为阿琳达玛(Arindama)王的在家人时,
被尸弃佛(Sikhī)授记。
(四)有两世生为龙
1. 作为无比(Atula)龙王时,被善意佛(Sumana)授记;
2. 作为另一位也叫做无比(Atula)的龙王时,
被毘婆尸佛(Vipassī)授记。
(五)投生在其它三个不同之处
1. 有一生在作为帝释天王(Sakka)时,
被见法佛(Dhammadassī)授记;
2. 有一生在作为夜叉的勇士时,被最高见佛(Anomadassī)授记;
3. 有一生在作为狮子王时,被红莲花佛(Paduma)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