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34)止观自性(17)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4-04-24 09:02:40
《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士道〈奢摩他〉 (34) pg339L4~pg339L6
子二、特于后二波罗蜜多学习道理
(续)丑三、止观自性
───────────────────────────────────────
【又云:“正住为所依,心安住于心,及善思择法,应知是止观。”依定住心说名为止,
善择法慧说名为观。前经密意作是解已,令更不能别解经义。】
───────────────────────────────────────
.《庄严经论》又说:“以修习安止的正住心为所依,内心安住在当下的所缘心上,(
在具足安止之上)并且以观察慧善加地思择法的意义性质,应当了知这就是止观。”把心
安住的定就叫作“止”,能明辨所缘诸法的智慧就叫作“观”。前面经中的密意作这样的
了解解释之后,就不可对这些经文再作其他的解释。
■ 解说──
1.弥勒菩萨在《庄严经论》又说,正等持、正住为所依,心安住在纯正的等持上面是安
止;其次,在具足止之上,不仅安住在对境,以各别观察慧去观察法的意义、体性,
对于对境作一个分析,叫做思择诸法,这是观。应知这是止观,定慧是这样。
2.止的体性就是定,观的体性就是慧,定慧止观的含意性质,更不能作其他的解释。
■ 前面《解深密经》提到,安止是等持的一种类型,胜观是胜慧的一种类型,针对后代
弟子做解释时,应当就只有这样一个解释。对于《解深密经》的内容,应当按照《庄
严经论》所谈到的“应知是止观”来解释,不应该再用别的解释去说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