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23)止观自性(6)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4-04-19 08:03:35
《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士道〈奢摩他〉 (23) pg338L3~338L6
子二、特于后二波罗蜜多学习道理
丑三、止观自性 寅一、奢摩他自性
───────────────────────────────────────
【义谓随所定解十二分教中五蕴等义为所缘境,由念正知,令能缘心于所缘境相续安住而
不散乱,故心于境能任运住,若时生起身心轻安所有喜乐,此三摩地即奢摩他。此由内
摄其心不散所缘即能生起,不要通达诸法真实。】
───────────────────────────────────────
■ 解说──(2)
1.靠着忆念与正知让心安住在所缘境上,这个安住才能够不散乱。这样练习的时间不断
慢慢延长、再不断练习,让心继续安住在对境上,久而久之,不必用很多忆念与正知
的力气,就可以自然地安住于对境上。当心已经很自然不必花力气也能够在对境上,
此时就是“心轻安”,而后逐渐的身体也不必花力气,不会产生辛苦劳累的感受,这
是“身轻安”。
2.心熟练、身体也熟练,都不会辛苦劳累,身心完全轻松,然后再更进步,会引发快乐
。当身体和内心完全轻松,身体里的气脉风息完全通畅、不会阻塞,所以有“心轻安
”、“身轻安”。产生心轻安、身轻安后,而后身轻安的乐也得到了。身轻安的乐得
到后,回过头来帮助内心,让内心继续的安住在对境,此时内心不仅不会劳累还有引
发快乐,所以心轻安的乐产生了。心轻安的乐也产生时,已成就了安止(奢摩他)。
3.得止必须有具足第九住心的基础。从初住心到第九住心的过程,具足专注,不散乱到
其他的所缘,清明专注、有力执持,渐次完全断除所有粗细分的沉没与掉举,最后任
运相续安住的等持心,就是第九住心。以第九住心为所依,继续串修安住,若干时后
,由专注力引生身心轻安乐,由身心轻安乐摄持的三摩地,此三摩地(安止)即称为
“奢摩他”。
4.生起身心轻安乐时,身心具有堪能性。堪能性者,身体可以久坐,不会疲劳;心可安
住,不会散乱。正确达到修止的量时,至少可以持续入定打坐四个小时以上。
5.“此由内摄其心不散所缘即能生起,不要通达诸法真实”:靠着收摄内心,对于所缘
境不涣散,即能生起安止,不需要通达诸法实相。修止时,只是对于对境内心专一的
安住、不散乱,并不需要去分析对境它的究竟实相是什么,故不必需要通达空性。
■ “修止”与“修空性”有四句关系:1)修止也证得空性:事例如大乘资粮道上品缘空
性得止;2)不是修止也不是修空性:事例如修大悲心;3)修止但不是修空性:事例如
外道的禅定;4)修空性但不是修止:事例如了达空性的闻慧心、思慧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