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ony577 (双姓:《姓名权》平等!)
2024-01-27 02:45:222024/01/26 中时新闻网 江飞宇
在全球范围内,大肠直肠癌是癌症当中相当高发且致命的,并在年轻人群体的发病率也在
上升,着实令人担忧。早期发现才能早期是治疗,以往需要检测粪便潜血,然而收集粪便
样本,对许多人来说是颇困难的,有些人宁愿不这样做,使得大肠癌的检测在健康检康的
比例中都偏低。现在,科学家利用肠内细菌,可以做为大肠癌的检测剂,服用之后一段间
,再验尿就能检测潜在癌细胞。
新阿特拉斯(New Altas)报导,南澳大利共亚健康与医学研究所(SAHMRI)、阿德莱德大学
(University of Adelaide)、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的研究团队,找
到一种独特的大肠杆菌,称为大肠杆菌Nissle 1917 (Escherichia coli Nissle
1917,EcN ),它有一种奇特的性质,就是特别亲近癌细胞,经过改造后,它就可以成为检
测早期癌症的显像济。
EcN 大肠杆菌,是以它的发现者-德国医生阿尔弗雷德‧尼塞尔(Alfred Nissle)命名的,
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首次从一名德国士兵的肠道中分离出菌株,因为他注意到这名
士兵似乎对席卷战壕的痢疾具有免疫力。来被证明,这种大肠杆菌可以阻止和对抗“坏”
细菌的入侵,所以它是一种益生菌,能够安全使用。
最近的研究则揭示了 EcN 的另一个“怪癖”:它非常喜欢肿瘤,尤其是肠道肿瘤。它会
主动寻找这些肿瘤来依附,研究人员就利用的这种怪癖,来检测肠道肿瘤的情况。
为证明它的效果,研究团队利拥肠癌小鼠进行实验,也在临床上让人类大肠直肠癌患者口
服,证明 EcN 能够选择性且牢固的定位肠道息肉。
研究团队成员之一的雷德福德 (Georgette Radford) 表示:“研究人员对 EcN 进行了改
造,它们在代谢后产生小分子的水杨酸盐,这种小分子可以轻松地从体液中回收,并在体
液中进行检测。因此它会出现在尿液当中。”
在给药后48 小时,分析尿液样本中是否存在水杨酸盐,发现接受治疗的小鼠的水杨酸盐
含量,比基线高出五倍,证明那些水杨酸盐是EcN所代谢的。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新方法
,就可用于早期非侵入性诊断癌症。
由于我们对EcN已经了解许多,所以研究团队相信,它不会对人体有伤害。现在科学家认
为,EcN甚至可以直接向癌症部位提供治疗,或许经过改造后,在它吸附癌肿瘤的过程中
,可以释放某些物质来杀害这些癌细胞。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40126000020-260408?chd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