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照护线上》感谢糖尿病让我学会生活自律!

楼主: sony577 (双姓:《姓名权》平等!)   2022-07-16 00:02:29
照护线上》感谢糖尿病让我学会生活自律!模范糖友分享翻转健检报告红字的秘诀,内分
泌专科医师图文解说
诊断糖尿病时,对很多病人是相当大的冲击,需要学习的东西也很多,透过药物、饮食、
运动,只要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一样有机会保有远离并发症的美好生活。家人的参
与也很重要,如果家人能够一起学习,不但对于糖友的照护会很有帮助,同时也改善家人
的健康概念,一举数得。
2022/07/14 刘育志医师
“我要感谢糖尿病!”56岁的仲女士说,“因为糖尿病让我学会自律,维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更让原先非常排斥运动的我,找到了自己很喜欢的运动,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样的生活,应该是50岁前的我从没想过的。”
仲女士说,五年多前看到健检报告的红字-糖化血色素8.3%,去医院检查确诊是糖尿病后
,我当下是恐慌、不知所措的,平复心情后查找了很多资料,才了解在规律用药的前提下
,同时改善运动、饮食,才能长期稳定的控制好糖尿病。
“在确诊前我是不折不扣的沙发马铃薯,体重高达116公斤,饮食不忌口,吃零食总是能
抚慰我的心情。”
仲女士提到,“确诊糖尿病后,才做了对我来说很大的突破-运动,只是对于从来不运动
的我,我给自己一个小小的目标,就是先从每天健走开始。”
仲女士起初健走总是受天气问题困扰,可能下雨、太冷、太热,所以后来改上健身房,就
是为了让自己没有任何的借口不去运动。仲女士分享,“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后,我开始
尝试踩飞轮、ZUMBA舞蹈、爬山、重量训练、瑜珈等,开启了丰富的运动旅程。不过,我
选择下午去运动,这样可以避免午觉睡太久而影响到晚上的睡眠,也让自己没时间吃零食
。”
“我遵照医师的指示规律用药,加上积极的进行运动管理、规律的饮食,这些生活型态的
改善对血糖控制真的很有帮助,我的糖化血色素从一开始的8.3%降到4.9%,体重从116公
斤降到70公斤。”
仲女士目前配合医师定期回诊检查血糖状况,糖化血色素都维持的很稳定,这些正向的成
果,也让她在控糖的路途上更有信心和动力。
“糖尿病并不可怕,它是在提醒我们要好好地检视自己的生活型态。”
仲女士说,“听从医师、营养师的指导,建立正确观念后,就可以把血糖控制得更好,让
我有机会去游山玩水,当初满满红字的健检报告也都成功达到无红字!”
药物、饮食、运动搭建控糖黄金三角,预防骨松、肌少症
诊断糖尿病时,对很多病人是相当大的冲击,需要学习的东西也很多,台中荣总内分泌暨
新陈代谢科沈宜静医师说,我们会告知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并开始建立改善生活习惯的观
念,透过药物、饮食、运动,只要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一样有机会保有远离并发症
的美好生活。家人的参与也很重要,如果家人能够一起学习,不但对于糖友的照护会很有
帮助,同时也改善家人的健康概念,一举数得。
饮食、运动、药物是治疗、照顾糖尿病的黄金三角,沈宜静医师指出,糖友在遵循医师指
示规律用药的前提下,结合饮食与运动去全方面改善生活习惯,更能加强血糖管理的成效
,并有助于提升整体健康。举例来说,运动除了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之外,也有助维
持病患的骨骼与肌肉的质量,避免变成骨质疏松或肌少症。如果控制血糖只靠缩减饮食,
没有增加运动,其实可能会损失一些肌肉,所以要增加运动,我们才能够控制体脂肪,保
留我们身体需要的肌肉。
有些糖友会反应,在运动后立刻试试量血糖,并没有看到明显的改善,这是因为利用运动
来改善血糖,未必能在运动当下,而是需要一些时间,沈宜静医师说,胰岛素敏感性的改
善需要时间。
“激烈运动后血糖快速下降也不是我们的目标”,沈宜静医师解释,“我们会请病人建立
自我血糖监测的习惯,并做纪录,然后依照个别状况,评估运动与血糖的相关性,规划适
合的运动处方。如果能够持之以恒,相信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不管在体能,或是血糖控制
的数值,都会看到进步。”
运动对于血糖控制,以及未来的骨质疏松、肌少症、慢性血管并发症的预防皆有非常正面
的效果,沈宜静医师强调,糖友可以经由适切的运动规划,减少担忧运动后低血糖的风险

在低血糖的卫教方面,应该先提供正确的资讯,然后帮病人找到低血糖可能的原因,做好
事前卫教,沈宜静医师说,现在的药物很发达,特性也不同,我们会根据病人的状况调整
,若是有低血糖的情况,也能与医师讨论后更换成不易出现低血糖副作用的药物,呼吁糖
友不要任意自行停药,以防造成血糖波动,反而增加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但是大部分病人并不适合在开始运动后,就把所有药物全部停掉
。”
沈宜静医师说,“有一些比较早期、比较年轻的病患,经过饮食管理、规律运动、体重控
制后,也许有机会减少血糖药物的使用,但是并非所有病患都有办法达成。关于药物的调
整要根据病人个别状况来决定,做好自我血糖监测非常重要。”
由于糖尿病患可能有心血管、视网膜相关并发症,在设计运动处方时,都需要纳入考量。
沈宜静医师说,如果病人的体重比较重,也要避免运动伤害,不同年龄也会做个别化的设
计,在避免并发症恶化的前提下,规划合适的运动方式。另一方面也要了解病人的生活环
境与习惯,以挑选一些比较能够每天执行,可近性高的运动方式。 透过病友会、媒体跟
病人分享一些成功控糖的个案,经验分享,也能够让病人有更多的信心,来加强非药物部
分的介入,把血糖控制得更好。
糖友提问:糖尿病患在运动时该注意哪些事项?
首先要注意目前疾病状态,并发症状况,挑选适合的运动方式;另外也须注意自我血糖监
测,才知道要如何避免因为运动的调整或增加而造成低血糖的状况。沈宜静医师提醒,糖
尿病病患可能有些神经病变,肢体末端感觉较迟钝、伤口也不容易愈合,运动时一定要穿
著合适的鞋袜保护足部,运动后也请记得检查足部。
无论进行何种运动,都要根据体能、身体状况,循序渐进。年纪较长或是有慢性并发症的
患者,因为心血管疾病风险较高,如果有感到不适,应该立刻停止运动!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照护线上】刘育志医师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99238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