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网志版:
http://yinziwang.blogspot.com/2009/07/1990.html
导演:贾樟柯
主演:赵涛,郝蕾,郭晓冬,王宏伟
日期:2008.09威尼斯影展
2009.07台北电影节
对我而言,贾樟柯的叙述声腔十分动人,他非常会处理“岁月”这个题材,庆幸的是,“
地方”这个座标轴在他的电影里,也被诉说得闪闪动人。
消散、逝去与表面的和平
这部电影的故事非常简单,如同片名般一目了然,90年代,在苏州古城念大学的两男两女
,毕业十年后,因着老师的生日,再度聚首。一位商人、一位教授,两位母亲。每个人的
言语、动作中都充满了默契与熟悉。“青春”不断地被翻搅,却也不断地在此中被确认已
死亡的事实。
两对昔日的恋人在宴席上表现地一派轻松,并且是如此符合礼教,然而回忆的美好,却与
当下的软弱无奈形成一股张力,悄然作祟。于是两对恋人在苏州河上各自寻往自己的过去
。郭晓冬留在校园里成为老师,面对青春浪潮一波波的来袭,却只能寻找最好的恋人的一
点点影子;赵涛走入家庭,睡在陌生的丈夫旁边思念旧情人。恋人絮语当然只能说给对方
听,或者,只能说给自己听。那何该是最不应该说出来的话语,但在一身的青春回忆中,
也无力再隐藏与遮蔽。
郝蕾的婚姻不幸福,不想也不能去搞清楚丈夫使否外遇。昔日恋人王宏伟也只能在一旁追
问,然而一切的情话,却也只能诉诸:“多运动吧,保持健康。”肉体是最残酷的时光载
体,放下儿女的两人也只能在园林里深深的叹息。
因为是短片,所以这段故事可以留下无限的空白,从选角、场景到素材,《河上的爱情》
让我想到很多,十年茫茫,自然是与无限的文本互文(intertexuality)。
最明显的莫过于片尾缓缓响起罗大佑的〈恋曲1990〉: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么溜走/转头
回去看看时已匆匆数年/人生难得再次寻觅相知的伴侣/生命终究难舍蓝蓝的白云天……
是不是就像沈从文给张兆和写过的:“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
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也是不是就像张爱玲在〈爱〉里头直陈
的:“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
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
也在这里吗?’”
可是这样的情感经验是沉重的,因为消散了感觉仍留下,曾经沧海,也就难为水了。贾樟
柯就是这么会处理消散、逝去与表面的和平,更重要的是,他永远会用人们熟悉的音乐去
触动、撩拨你的心情。
青春中国,中国青春
郭晓冬、赵涛、王宏伟、郝蕾,有点熟悉又有点陌生的组合,这个选角也十分有意思,贾
樟柯喜欢自己的《站台》和娄烨的《颐和园》,并且认为这两部是中国的青春电影,因此
特地将四人重新组合。
于是,《河上的爱情》自然地又与两部电影互文,它轻易地向前指出了过去的青春,可这
青春也不是简单的,而是在家/国互涉中形成的。“青春”作为前提,“中年”作为当下
,“伤逝”就在这些“文本间”被显露、被指出。
是故,短短的十九分钟,即便贾樟柯给我们只是轮廓,却已清楚地看出过往与当下交错的
消散与无计可施,勾勒出了最有力量的无可奈何。
城市/故事的天光云影
如果时间是作为一个变化的参数,那么空间就是不变的因子。贾樟柯把苏州拍得忒好。苏
州城离上海最快不过两小时,但是她们的风貌却是完全不同。上海有浓缩的异国情调,苏
州却是平稳、重复、宁静与深沉。亲临苏州,我很喜欢这座城市一致的步调里带着古雅的
气息,每个小巷转小桥,出来就是大马路,可这马路却一点也不纷杂,反而是安安静静的
,稳稳当当的。
是啊,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最古老的时光隐喻,在电影中却一点也不落俗套。贾樟柯赋
予黑砖白瓦的二级都市一种离席的青春,以及现下的无奈、无力与软弱。我喜欢这四个人
的故事与特质,以及共谱出来的回忆与默契,仿佛这座城市,就该包容这样的情愫。
走在苏州城,很难不驻足看看水上的风景。深不见底的潭水,映照着岸上的屋瓦与树林,
但又因其流动的本质,这一切又与实体不同。如果不是在苏州城,这段故事或许就不是被
这样诉说。“十年”就这样在贾樟柯素朴的语言与声腔中,在苏州城的宁静里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