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rekegiga.blogspot.com/2008/12/blog-post_22.html
陈凯歌懂得让邱如白对着少年时期的梅兰芳,侃侃而谈真情在戏中的重要性。然而讽
刺的是,《梅兰芳》就扎扎实实地败在这个“真”字上头。为了塑造梅兰芳的高洁气质,
剧本真将其所做所为写得一尘不染,让卸下了脸谱的梅兰芳,依旧好似画著一副花脸般,
叫人看着如隔靴搔痒,难以进入这位一代名伶的生命中。
就算不重提《霸王别姬》的经典地位,单就《梅兰芳》的前段来看,或许谁都不相信
陈凯歌对于京剧题材的掌握无能为力。少年梅兰芳在镜头底下,将桀傲不驯的叛逆,化在
阴柔身段与压抑的情绪表现里;与十三燕之间的对台戏,其中展现两代压抑的情感,以及
时代舞台的残酷,直教人动魄惊心。斗戏过程中,梅兰芳这方多用观众的视角,紧跟着台
上那个“她”的一颦一笑;而十三燕这头,即使剪接已经明示戏迷的背弃,镜头仍然小心
翼翼的切在舞台的前缘,让电影观众一同体会了十三燕那忍受寂寞,坚持唱完最后一个身
段的辛酸。
少年梅兰芳的故事,道尽戏子用台下的血泪铸成台前风光的矛盾、挣扎;也在黄马褂
和洋留学生的对照之间,展现了那个巨变时代的氛围。这个段落中无论梅兰芳也好、十三
燕也罢,两人在戏台下对白的口条仍然维持着极戏剧的怪腔,然而即便如此,却未尝使人
感到一丝的矫情。每个角色的表演恰如其分,运镜、对白与事件桥段亦是饱满丰富,大有
挽回陈凯歌盛名的气势。
不料进入中段以后,黎明与章子怡两大主角翩然出场,电影却也每下遇况。我无意将
原因归咎于两人的演技,因为凭著剧本对二人调情的有气无力,恐怕是难以靠着演员个人
的能力去弥补的。
如果说梅兰芳与十三燕间的情谊,可以敷衍成时代更迭的悲壮挽歌;那么兰孟之恋,
同样也可以加油添醋,赋予更多人性的挣扎。两人台上、台下间的性别倒置;公众人物面
对社会舆论加诸身上的枷锁;甚至是艺术成就与私人情感间的取舍冲突──每一项铺排起
来都可以剧力万钧,揪起观众的心绪。然而《梅兰芳》里却是样样都沾上了边,样样也只
沾上了边。最可笑的莫过于那场意在棒打鸳鸯的枪击戏码,持枪人才泣诉完男身女心导致
精神错乱的折磨,梅兰芳的回答台词竟是如此无关痛痒、文不对题、答非所问。而有“冬
皇”之称,以女扮男闻名的孟小冬,在面对这样的质问时却毫无表演空间,一个好端端的
重要角色就被编导搁到了一边。最偏激的戏却搞出了最散乱、最无厘头的收尾,着实浪费
了这段爱情的特殊性。
且莫说这段爱情背后多少象征、冲突可以发挥。就算退一步将它当成简单的罗曼史看
看,电影中也铺不出那热切的爱恋。孟小冬何以离不开梅兰芳?梅兰芳何以在孟小冬处可
以消解孤单?台词虽然写得明白,然而故事却说得不明不白。即使梅兰芳对情感压抑、内
敛,电影仍然可以用镜头、用意象的推砌,去代替角色说出他们不敢说出的情感。然而陈
凯歌却宁可用了许多心血,花在福芝芳与孟小冬的女人对话上。总而言之,青年时代的梅
兰芳,就在这蜻蜓点水、一再离题的混乱故事里,被平平淡淡地带过了。
为什么梅、孟之恋会写得如此尴尬?我的臆测是,这段恋情算是婚外之情,拍得轻描
淡写,都已经唤出了元配梅芝芳的苦情。若要拍得浓了,恐怕终究有损梅兰芳之格。
至于进入日军侵华时期后,真叫人搞不明白电影名为《梅兰芳》还是《邱如白》了。
艺术是否具有独立的价值?以艺术的牺牲换取政治上、民族上的认同是否值得?这些值得
反复思辩的议题,竟然无搁到邱如白的身上。至于梅兰芳──为了展现其高洁性格,电影
竟搁下了他对戏剧的执著,全力刻画他不屈的风骨。要将梅兰芳写成爱国志士并无不可,
然而脱离了京剧而单写其爱国精神,如此终失了一代名伶的特殊性。即使梅兰芳在抗战中
拒不公演,仍然有许多手法能端出京剧戏码来,再透过戏中戏展现那些复杂的挣扎。可惜
梅兰芳面对戏与民族情感间的取舍,一派地无动于衷,大大削弱了这个角色的力量。
总括来说,电影后半的梅兰芳过于高贵。一切人性中的阴暗皆被抿除,终于将这个角
色搞成了神像般的存在──高迥在上,却了无生命。不若第一段,梅兰芳击垮其所敬爱的
十三燕,甚至令老人家抑郁而终那般,具有矛盾、高潮的冲击。离了人性、离了真实的情
感,就无戏可做了。邱如白的信笺言犹在耳,却成了对《梅兰芳》最大的讽刺。陈凯歌何
时能再建立《霸王别姬》的经典地位?恐怕影迷也说不得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