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电影节之《日式牛仔一番锅》:
来吃吧,安那其信徒的性高潮派对
http://www.wretch.cc/blog/calvinoblog/17794280
当现代主义下的孤寂,荒芜与冷漠感,由卡夫卡《变形虫》、艾略特
《荒原》、乔依斯《尤里西斯》中被精准完美地再现出来,就大抵定义了
现代主义的可能框架。阅读现代文学的读者,总感到很难。因为读者的现
实生命,已然如此痛苦,阅读通常是带领他们通往想像的盛开国度,托尔
金所谓的“另一个世界”(secondary world),暂且忘却现实的暮霭沉沉
,而黎明难待。精准的现代主义加上或写实或奇幻的再现技法,通常,却
让读者再一次(严肃且全副武装地)与不愿面对的生命接触。这是现代主
义的困难之处,虽然,也是其美学的孤峰绝顶,如此难以攀登。
在某种程度上,后现代主义的出现,可以视为现代主义困境的一种解
套。解构主义者,看穿现代主义的企图,(疏离的横越,沟通的再启)根
本是不可能的任务,于是,索性拥抱并大肆庆祝这种失序的乱象。后现代
,本质是一场疯狂的巴赫汀式嘉年华会,安那其信徒的性高潮派对。既然
失序、乱轨、去中心,变成一种常态,与其如同T.S. Eliot担忧世界崩坏
的可能,那何不专注在当下,尽情享受这场左派摇滚的狂欢祭典?
因此,后现代影像美学的表现形式,除了直接将体制予以爆破外如
《斗阵俱乐部》、《猜火车》,显而易见的是另一支流派,kuso/恶搞的
黑色趣味学。承继昆丁塔伦提诺《追杀比尔》系谱,这次高雄电影节特选
三池崇史的《日式牛仔一番锅》也是大玩特玩跨文化元素的超级火锅大拼
盘。当西部牛仔遇见东方版的《玫瑰战争》,《虎豹小霸王》也能重现日
本武士道精神,而被误读的莎士比亚终于了解,要生存还是毁灭,根本不
重要,肚子快饿扁了,“要吃,还是不吃,那才是大问题”。
这也许是一种偏见,但是浑杂的食物美学,是东方哲学的契机,西方
人不熟火锅,他们无法了解火锅的好劲头,除了汤底原始的况味,是鱼饺
、燕饺、大白菜、生猛海鲜、昆布、柴鱼、科学面、牛肉片、麻婆豆腐、
关东煮等一堆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吃了搞不好还会拉肚子),随抓
乱丢加下去大火煮到滚出来的绝顶好味,别忘了,昆丁虽然是西方人,他
的肮脏美学,还是从东方汲水取经。(一个例外,可能是本次影展所映的
大卫.昂德利克的《笨蛋、野味、蘑菇汤》,但那种恶搞的方式,却又不
同于日系的多文化乱斗,且容后再表)。
要从这种恶搞的后结构艺术,求取文本的政治企图,是没有任何意义
的。后现代的吊诡之处,正是它那没有政治目的,“我只是到此一游,顺
便撒泡尿”的孙悟空游戏心态。它不想借由打倒制度,以其恶搞的战斗位
置,建构另一个它们认为合适的体制-那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想法,《一八
四四手稿》永远未完成的伟大交响曲。借由文本游戏的短暂过程,解构美
学的《日式牛仔一番锅》和达达哲学相仿,最终揭橥了一种(看似)豁达的
生活态度:面对不可能逃脱的人生种种,你所能做的,就是张开嘴巴,努
力嘲笑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