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newrain (“ ”)
2008-07-27 00:20:14 阿玛迪斯是前捷克伊洛伐克籍名导演米洛斯佛曼继七五年飞跃杜鹃窝之后席
卷奥斯卡的大作,改编自Peter Shaffer一九七九年所写的舞台剧剧本。根据历史
传说中莫札特与宫廷乐师萨里耶利的斗争、知音以及谋杀的故事进行改编。除了
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两项大奖以外;这片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正是他同时提名双
最佳男主角。(当然奥斯卡史上并不乏这样的纪录;至少有九次;其中1935年的
叛舰喋血记:Mutiny on the Bounty同时提名三位为奥斯卡之最。)
如果对于这部作品稍为作点功课,应该都会特别注意到标题隐含的寓意:阿
玛迪斯(Amadeus)正是拉丁文中上帝的宠儿/被神所爱的之意。同时也是主角之一
的莫札特的名字:Wolfgang Amadeus Mozart的中间名。而“天才”与“庸才”之
间的斗争正是贯穿全片的主旋律。我想这也是大多数的人对于这部片的第一印象
;如果以一句话来贯穿的话,萨里耶利在片尾最后的悲鸣应该是最好的注脚:“
我代表了所有的庸才!我是他们的英雄!是他们的圣人!”整部片就是不被神所
爱的庸才的撒里耶利和神所宠爱的莫扎特的斗争。
除了标题中所标示的“才能”这项主旋律之外,我想还存在着另外一个贯穿
全片的主题:“审判”。
电影一开始就是在自宅倒在血泊中的撒里耶利自白:“莫札特!莫札特!原
谅杀了你的凶手吧!我自白了,是我杀了你的......。这段惊悚的开头已经逼观
众坐上陪审团的椅子。预告了接下来的两个半钟头将要听証人述叙血腥谋杀的故
事。
当然我们看到莫札特那令人背脊发凉的笑声、除了音乐造诣外根本就是个无
能的人,不顾家庭,当父亲与妻子吵架时只是站在一旁发愣,还一直给身边的人
带来麻烦。借由萨里耶利的口中叙述这样的莫札特,又怎么能让人喜爱?撒里耶
利审判莫札特;撒里耶利审判“不公正”的上帝;这个时候观众们也开始在审判
这两个人;以及背后的上帝与公正世界假设。
这样的“审判”在全片当中都可以找到一些讯息,例如庸俗的大臣、琴弹得
一蹋糊涂的奥地利皇帝对莫札特创作的审判,当莫札特演出时皇帝的一个小小哈
欠,也正是这样的审判,突显出撒里耶利是宫廷中莫札特唯一的知音这个主题。
“审判”的前提是有个“尺度”、“准则”。不属于人间的天籁又如何能为世间
所审判呢?对于上帝的“不公平”,我们还能在审判萨里耶利的时候,敲下锤子
宣称“Guilty”吗?就像是传说中1791年那场暴风雪中迷失的莫札特遗体一样,
永远不可能盖棺论定了。
作者:
zheng29 (zz)
2008-04-08 21:14:00想到医龙(朝田VS雾岛)
作者:
leemt (西诺)
2008-07-27 00:22:00这片我看了大概有50遍 古典音乐家我最爱的就是小莫啦XDDDD
作者: markboy4317 (小四 小眼睛) 2008-07-27 00:24:00
推莫札特的笑声 哈哈哈哈哈.....
作者:
leemt (西诺)
2008-07-27 00:24:00之前还拿他的笑声当手机铃声 每次响起来都会赶快接
作者:
leemt (西诺)
2008-07-27 00:26:00如果阿玛迪斯现在上院线 我搞不好也会去看个六遍
作者: hexadecimal 2008-07-27 00:26:00
请问楼上那个笑声档还在吗,我超怀念那个笑声的XDDD
我是用电影前面送萨耶里去医院那段音乐做铃声 kv 183很有紧张的感觉 Xed
作者:
leemt (西诺)
2008-07-27 00:34:00盖瑞老人的 永远的爱人 演得是贝多芬的故事
楼主:
newrain (“ ”)
2008-07-27 00:34:00作者: chyan 2008-07-27 00:39:00
这部片我看了大概30篇
作者:
greety (甲鸟)
2008-07-27 00:46:00大推这片!! 我喜欢莫札特 >////< 笑声很经典
作者:
leemt (西诺)
2008-07-27 00:47:00这两部贝多芬的 私心偏好永远的爱人 盖瑞老人真的会弹琴喔
作者: joehwu (ㄚ桂) 2008-07-27 01:02:00
大推 音乐好 剧情好 虽然我只有看两次~
作者:
poister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2008-07-27 01:33:00大推,好看!
光是录影带我就看到烂掉,后来的DVD我还买两种版本..
作者:
harukah (Why so serious?)
2008-07-27 10:44:00推这部!!
作者: akari5993 2008-07-27 21:08:00
笑声超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