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文] 关于金穗.三十

楼主: fansss (新天堂乐园)   2008-07-24 23:05:37
※ [本文转录自 Ourmovies 看板]
作者: fansss (新天堂乐园) 看板: Ourmovies
标题: [专文] 关于金穗.三十
时间: Thu Jul 24 12:51:26 2008
原文刊于“第三十届金穗奖特刊”
http://blog.sina.com.tw/30gh
关于金穗.三十
文/罗树南
设置金穗奖之时代背景
民国64年,国片的主要外销市场东南亚各国,为了保护其本国影片,大幅提高进口拷
贝税金,并削减华语片的进口配额,原已遭逢电视节目抢走观众的国片面临雪上加霜
的危机,首次喊出“庄敬自强”的口号。民国66年,国片产量持续锐减,电影公司为
了减低成本,粗制滥拍情况严重,电影界发生十大烂片风波,影剧协会举办三场“当
前电影问题”座谈会,讨论题目包括“如何提高国片水准”、“国片今后应努力的方
向”。这时期,举办多年的香港实验电影展已是声名大噪,题材内容呈现百花齐放,
国内“影响杂志”主要成员也一再鼓吹实验电影,因此,参与挽救国片座谈会的电影
界人士及大专院校影剧科系师生,顺势提出举办“实验电影展”的建言。
金穗奖之设置
当年,兼办电影基金会业务的新闻局经过研究后,基于:一、为培养爱好电影的青年
与发掘对电影制作具有潜力之人才;二、藉以影响国内电影研究之风气,激励国片在
技术上与艺术上能有所长进。兼该基金会董事长的丁懋时局长,进一步指示蒋倬民处
长以电影基金会执行秘书名义邀集电影界人士及大专影剧科系师生,于10月1日召开
“实验电影展览座谈会”,主要结论为尽速成立‘电影图书馆’,便于“实验电影展”
推动。继于12月7日以电影基金会名义公布“奖励优良实验电影金穗奖”实施要点,
自67年1月5日起开始征件。复于67年3月29日,以电影基金会名义购置台北市青岛东路
七号四楼作为筹设电影图书馆的馆舍。
金穗奖成立之初,奖励种类先划分为16mm与8mm,再依不同规格分为剧情长片、短片与
纪录长片、短片。惟由于金穗奖之设置过于匆促,加上当年产官学界对“实验电影”
普遍认识不足,因此虽名为“实验电影金穗奖”,但奖励种类却没有实验片,在三十九
部参赛作品中,只有王菊金导演的《风车》与邱才彦导演的《背影》,具有实验精神,
但仍有传统的叙事格局;其他虽属非商业性电影,但多为简报式或报导式纪录片,及不
成熟的学生实习作品。
变革
尽管参赛作品的制作水准不甚理想,惟基于对实验电影的好奇与对国片前途的关心,
因此新闻局为提升国片水准而大胆迈出的这一步,广受国内舆论的高度肯定,展出时
,更受到电影爱好者的热络捧场。
第二届,新闻局采纳专家、学者的建议,取消剧情片与纪录片的划分,仅将类别分为长
片、短片,规格分为16mm与8mm。参赛作品增加到四十八部,评选出十五部得奖作品,
整体制作水准较第一届进步许多,并由刚成立的电影图书馆执行展出,除了循例在台北
映演外,并首次至中、南部巡回放映,都受到观众的热烈回响。
第五届,参考“香港独立短片展”的名称及项目,将“实验电影金穗奖”修改为“优良
创作短片金穗奖”,奖励项目先分为剧情片、实验片、纪录片、动画片,再将每一片种
区分为16mm与8mm。
民国76年,为顺应录像技术的出现与家用电子媒体的开发,接受杨德昌等评委之建议,
自第十二届起将录影带作品纳入奖励范围,更名为“优良创作短片及录影带金穗奖”。
新闻局于80年7月1日将兼办之电影基金会业务移交予电影业者主导后,81年度(第十六
届)起开始自政府预算中拨编经费承办金穗奖,参赛人资格扩大为影视工作者及社会人
士都可参加,且将参赛作品从最长三十分钟放宽为六十分钟,并首度将最佳短片奖金自
十万元大幅提高为三十万元,希能为国片栽培更多优秀的种子人才。
迈入二十一世纪后,以数位摄影机摄制电影已成时代趋势,国际影展如山形、釜山、安
锡等,均已将影片作品与DV作品放在一起评比,金穗奖遂自第二十七届起修正名称为
“优良创作影片及创作DV金穗奖”,并于最佳奖项之外增设影片首奖及DV首奖两大奖,
且配合87年度以来“电影短片及纪录长片辅导金”之实施,纪录类作品可以超过六十分
钟,其他三类作品仍限于六十分钟内。该届参赛作品共计两百四十一部,获奖作品十八
部,创金穗奖有史以来最竞争的一次。
第二十八届,顺应DV、HD、HDV等数位影像作品较影片作品多出许多,遂进一步更名为
“优良影像创作金穗奖”,并大幅修正奖励方式,先依奖励对象之不同区分为‘个人组
奖’、‘学校团体组奖’、‘个人单项表现奖’。‘个人组奖’设首奖、各类最佳奖与
不分媒材及类别的优等奖;‘学校团体组奖’设最佳奖一名、优等奖二名;‘个人单项
表现奖’设编剧、摄影、美术、剪辑、录音、演员等各一名。评审方式改采二阶段评审
,第一阶段先评审出入围者,第二阶段自入围名单中评选出得奖者。另规定作品长度应
为三十分钟以下,并限制曾获得国内重要电影奖逾二次之创作者不得报名。这是金穗奖
成立以来的最大变革。但另规定报名金穗奖时尚需缴交电影片准演执照,因此报名件数
如滑梯般地大幅减少到九十七件。
第二十九届,将‘个人组奖’改为‘一般作品奖’,且改以创作团队为奖励对象,‘个
人单项表现奖’改为‘一般作品个人单项表现奖’,‘学校团体组奖’则改为‘学生团
体作品奖’,并针对第二十八届之不足,增设‘学生个人单项表现奖’,作品长度恢复
为六十分钟以内,也取消缴交准演执照之规定,报名件数增为一百四十八件。第三十届
之实施要点与第二十九届大致相同,惟增加参赛作品之工作人员及主要演员,须领有电
影从业人员登记证明之规定,报名件数递减为一百一十五件。
成果
举办了二十九届的金穗奖,是培育国片新血的园地,是爱好电影艺术、有志从事影像创
作之年轻导演晋身电影产业的阶梯;不单于民国七○年代孕育出广受国际影人青睐的
“台湾新电影”。进入二十一世纪,有些获得金穗奖之作品甚至在院线作商业放映,票
房成绩不错,包括胡台丽《石头梦》、陈秀玉《秋天的蓝调》、林育贤《翻滚吧!男孩》
、颜兰权与庄益增《无米乐》等片。令人欣喜的是,有些作品甚至在国际影展获得肯定
,包括阎鸿亚《三橘之恋》获得法国南特影展最佳导演奖、汤湘竹《海有多深》参加夏
威夷影展、沈可尚《与山》参加坎城影展、魏德圣《七月天》参加温哥华影展、王嬿妮
与刘静怡《生日》入选威尼斯影展新领域单元;黄庭辅《指月记》应邀赴日参加山形影
展亚洲新浪竞赛等。
惟八、九○年代的台湾新电影,虽然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创新的探索精神,但在叙事
结构上,承袭实验电影的特质,少了复杂的事件与引人入胜的情节,因此在娱乐效果不
足的情况下,国片的市场占有率愈趋萎缩。而金穗奖的颁奖,当初,也是不以能引起民
众瞩目的商业模式操作,仅于本馆的小放映室或新闻局的新闻中心,制式地颁予奖金、
奖座;观礼人员除得奖人的亲友外,少有电影界人士前来捧场。如此小规模的颁奖仪式
,欠缺吸引电影人参与的魅力,媒体人也缺乏报导的意愿,因此无法激起电影界及社会
各界的回响。
近年来的金穗奖参展作品,实验类减少,纪录类与动画类作品逐年增多,题材愈趋多元
,摄制品质也逐年提升,年年出现令人惊艳的佳作。奖项的规划,除了区分为一般作品
及学生作品两大类外,各奖项也调整为以专业分工及与产业接轨的导向规划;颁奖典礼
则从原来仅容五十名参与的场地,扩增为可容三百五十名参与,并重新设计精美的金穗
奖座,尤其现场揭晓得奖者与穿插表演节目的颁奖过程,让颁奖气氛显得隆重而热络,
媒体曝光率较往年增加许多。但作为以奖励台湾新生代电影人为主的金穗奖,对照以奖
励华语电影为主的金马奖,二者的规模与受重视程度,仍有相当悬殊的落差。而振兴电
影产业,首要培植电影新鲜人,因此,这个纯以奖励及培植台湾电影人的金穗奖,应逐
年扩大,以期获得社会更广泛的关注与回响,让赢得金穗奖的电影人,更能感受无比的
荣耀与信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