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retch.cc/blog/calvinoblog/17308366
《禁忌的游戏》:上帝没死,只是不曾存在
国内“原子映像”这次新发行的片单,其中之一,便是
在法国新浪潮楚浮、高达等人之前,以诗意书写闻名的雷
尼‧克雷曼(René Clément)导演的《禁忌的游戏》(1952,
Forbidden Games;或译《偷十字架的孩子》)。虽然克雷
曼并不常与新浪潮运动产生联想,《禁忌的游戏》却处处
充满楚浮《四百击》(400 Blows)里的电影流动时光感。
相较于楚浮刻划的男孩自尊又自卑的奇特矛盾心理,克雷
曼《禁忌的游戏》无疑地,已然展现这种孩童早熟与天真
童稚的心灵剧场。
前后新浪潮,楚浮与克雷曼关注的都是相同的议题,
成人世界的道德伪善,如何逐步侵蚀孩童世界的一方天真
之窗。楚浮自传式电影的敏感男孩安端,面对家园的破碎
,学校的知识/道德复制,城市的非善,社会的成人律法
欲加诸于其幼弱之身,新浪潮的控诉书写的政治意图是相
当强烈的。对于这一切伪善体制的凌虐,安端最终极其后
设意味地反视萤幕,是一种对权力/观者的反身凝视(ga-
ze),我们从观看他者的安全位置,突然被“看”回来,
观者自身存在的荒谬性,也在刹时受到极端地检视。通过
安端的回眸凝视,这幕看与被看之间的权力反写,从此成
了影史最经典的结尾之一。
雷尼克雷曼的控诉企图,从电影一开始,便显露无遗。
所谓“禁忌的游戏”,意指米榭与波蕾偷取十字架的两小
无猜游戏。“十字架”作为一种象征,指涉的是(基督教)
文明与人类存在的想像关系。当十字架被偷取,遗落路上
,玩耍式地用来塑立新坟,代表的是小孩尚未接受宗教/
律法/文明的宰制,十字架对孩童而言,毫无象征意涵可
言,十字架不是基督,更非宗教,不过是横竖的交叉摆位。
因此,米榭心不在焉地背诵《玫瑰经》,虽然精准无
误,却不带感情。当波蕾走进米榭家里,望见墙上的基督
圣像,她天真的问道:“那是谁?”旁人听闻,惊讶的回
答:“那是上帝,你怎么可能没看过?”小女孩回答:“
我知道他,可是我从没看到他过。”旁人听了,又是一惊
,“国王的新衣”,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波蕾自然没看
到亲眼上帝过,因此牧师教导她要用心祈祷,才能望见天
国降临。而圣经记载,“天国是属于无邪的孩子们的”,
如果有上帝,他们又何尝需要“被教导”去认识祂?文明
伪善对比童言无忌,这是克雷曼的针砭讽刺力道。
这样的文明伪善世界,矗立于残酷战争的烽火连绵,
就更加寓意深刻了。战争,从来就是成人世界的终极荒谬
之展现:他们说,男人说,打仗是为了企求和平,因为唯
有“相互威胁,才能确保和平”。这种似是而非的道德谬
论,通过孩童的眼光,显得愚蠢可笑。波蕾与米榭不懂战
争,正如同他们不懂十字架的象征意涵(以拉冈的精神分析
语言来说,他们是尚未进入“象征界”(the symbolic or-
der)的主体)。可是,他们又何尝需要懂呢?尼采说“上
帝已死”,这还不是一个极端的说法,对小孩来说,“上
帝根本就不存在”(既未曾存在过,又怎么会死?),正如
同“战争毫无意义”一样。
以是观之,《禁忌的游戏》,原是亚当夏娃的“禁果
游戏”的终极翻转反写。借由偷吃禁果(forbidden fruits
)人类的始祖违逆了上帝不可凝视之意志;米榭与波蕾偷取
十字架,违抗的并不是上帝的存在—而是毫不自觉地—打
破上帝/人类这一层虚假的想像权力关系。最终,偷取十
字架(而非十字架本身)的行为反成了一种象征,讽谕“所
谓文明及其战争”的内在虚构性。
《禁忌的游戏》结尾和《四百击》一般,皆是震撼人心
的永志经典。米榭以为吐实十字架的地点,便能换取波蕾
安全,免于送去“这是为她利益最好着想”的孤儿院。这
不过又是成人世界伪善的另一实证。当耶佩斯的吉他声起
,小女孩泪眼狂奔喊道,mama、Michel、Michel、Michel
……却已经没有米榭天使来拯救她了。有的只是,即来的
伪善与冷漠,冷冷地,在远方凝视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