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志版:http://www.wretch.cc/blog/jazzstanley/13672514
一直到不久之前,我都还以为奈良美智是女的。
虽然他的画作几年前早就在台湾发酵,随着时间越来越受到
欢迎,但我个人盯着画里那眼睛大大又歪斜的小女孩头像,
总会感到一股无来由的邪气,诡异的是,小女孩即使眼神邪
恶、愤怒,她身旁那无透视感的背景的配色,却总是永远那
么温暖、调和。我当时有股直觉,奈良美智本人一定承受过
极大的孤独与情感上的荒芜,但他人格本质应该是极端相反
的。
看了关于他的纪录片《跟着奈良美智去旅行》后,我彻底印
证以及颠覆两件事。
印证了我对于奈良美智这个人本质的初判;颠覆了我对他画
作原本的不以为然。甚至说,我从开始喜欢奈良美智这个人
而喜欢上他的画。
这部电影《跟着奈良美智去旅行》,用客观的存在感引领我
们窥视奈良美智于2005到2006年在世界各地举办巡回展览
的过程(真正巡回的时间是2003到2006,电影纪录了一年多
而已)。与其说是旅行,倒不如说是跟着他经历一场创作者
的创作过程侧记。难以置信的是,年近50,外表上仍旧维持
著大学生的清纯,连害羞、难为情的态度都与实际年龄有着
不可思议的差距。
纪录片里首段于韩国的展览,奈良美智遇见了年仅7岁的小
粉丝-赛荷,她跟奈良美智一样不爱说话,也喜欢画画,更
亲手写了张卡片当场交给眼前这位画家偶像。正面写着:
你好,我叫赛荷,今年七岁。
请问你的创作灵感是从哪里来的呢?
奈良美智笑笑的没回答什么,因为拥有灵感对于创作者来说
,就像爱一个人,是个本能,也是无法轻易解释的东西。翻
到卡片背面,上头又写着:
我很喜欢你的画。
奈良叔叔、奈良叔叔。
每当我悲伤时,我都好想大喊你的名字。
此时镜头上原本平静的奈良,忍不住眼眶泛红,连带我也跟
著在电影院流下眼泪。很难想像这样的话出自一个才7岁的小
女孩口中,小小年纪的她不知道用怎么样的心思在看待这个
世界,或者,承受多么大规模的悲伤。
奈良美智在回旅馆的路上感叹:“真正懂我的画的人是那个
小女孩,其他的大人都只想跟我拍照而已。”
简单的几句话就点出,大人的心会被名气蒙蔽,真正纯真的
态度早就被所谓的成长给抹灭掉了。
后来奈良美智收到一封信,来自赛荷的母亲。
奈良先生,你好:
你还记得七岁的赛荷吗?粉丝会当天回家的路上,她突然对
我说:“妈妈,我想要成为艺术家。”其实她对画画很有天
份,也很喜欢画画,但我一直装做不知道。我知道创作生活
的困难,所以不希望她将来成为艺术家。
赛荷不像一般的孩子,她没有吵着要去看你,也没有每天看
你的画,她总是习惯把感觉藏在心里,然而跟你见过面之后
,她终于愿意说出心中的想法:“妈妈,我想要画画。”我
很想知道她为何决定告诉我了?她是从你那里得到某种力量
吗?
赛荷在七岁之前,被寄养在乡下奶奶家,上小学之后我才把
她接到都市来生活。赛荷不太适应,还患了幽闭恐惧症,她
一直希望可以回到乡下去住。学校有一个小女孩跟她很要好
。我问她说:“妳要离开妳最好的朋友,一个人不会觉得孤
单吗?”她回答说:“我可以跟小溪作朋友。”
谢谢你用心地记得一个小女孩的话,见到你的那天起,我开
始能够倾听她的想法,也终于决定要全力支持她的梦想了。
赛荷的母亲
也许就是奈良美智所保有的纯真,让真正以纯真为资产的赛
荷感到无比亲切,以及厘清自己所爱,并勇敢的愿意往那个
荆棘之路挑战。这一小段被电影纪录下的插曲,在在说明了
奈良美智与他的画作透露出的连结,乍看之下是邪恶的小女
孩,特别是眼睛,但等你习惯了那样的眼神后才会发现,她
的心底有多么的柔软。
片中另外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是,奈良美智从无到有创作出
一幅画的过程,看似简单的构图与颜色,在创作过程里竟然
经历过如此复杂的线条算计与颜料堆叠,完成品里头的暗紫
色背景其实不只是暗紫色,因为过程里奈良至少涂上十几种
色调完全不同的颜料,交互堆叠后构成一种复杂饱满的,很
像暗紫色的颜色。
“以前我画不出现在的图,当然现在我也画不出以前的样子
,应该说我变成熟了,现在,跟人的互动也变多了,因展览
的关系,我开始学会与人相处,并学习到感情的表达。”
奈良美智用平缓稳定的口气说著。他说著这些话的样子让我
感觉到,他不像是那个已经中年的男子,也不像是那个闻名
世界的艺术家,也不像是那个画出冷漠疏离氛围的创作者,
更不像是那个一直以来存在我错误偏见里头的“女”画家。
相对来说,他更像是用初衷抵抗世俗、用良善之心观察周遭
、用温暖排挤孤独、用内心那个尚未死去的小孩,瞪着大大
眼睛,用对世界的怀疑反思自我的创作者。
也许成熟在普世价值里是个好的形容词,但反过来说,越来
越成熟是否也意味着,离纯真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呢?
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奈良美智还在跟那距离抗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