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udn.com/NEWS/READING/X5/4045747.shtml
其实是我看不懂这一篇,想说贴上来看会不会有人看得懂,分享一下心得
“色,戒”巴洛克
【联合报╱路况(文化评论家)】 2007.10.09 03:39 am
班雅明的《德国哀悼剧之起源》,从巴洛克时代发掘出一种“废墟美学”的
“颓废现代性”。我发现张爱玲的华靡苍凉亦可归为一种巴洛克的“颓废现代性”。
按照此美学体系,现代性开始于古代世界已崩塌成断垣残瓦之“废墟”状态,现代世
界是一个新升起的空洞世界……
“废墟”状态的华靡苍凉
李安的电影《色,戒》,几幕激情画面的三点全露果然成为话题焦点,再次印证了
傅柯《性史》的论点:现代社会具有一种将性“置于言说”(mise-en-dis-cour)
的复杂机制,不断挑起生产各种性话语。李安对性爱戏的“场景调度”
(mise-en-scene)是否成功仍有待讨论,但无疑已成功的将性“置于言说”,
挑起又一波性话语浮滥现象。
其实〈色,戒〉是张爱玲的小说中较少被讨论的冷门之作,却因为李安的改编电影
而浮上台面,蔚为热门话题。〈色,戒〉是否暗藏了什么不足为外人道的“玄机”
使其成为张派冷门之作?李安又从这“玄机”中挖掘提炼出什么沧海遗珠之光华?
班雅明的《德国哀悼剧之起源》,从巴洛克时代发掘出一种“废墟美学”的
“颓废现代性”。我发现张爱玲的华靡苍凉亦可归为一种巴洛克的“颓废现代性”。
按照此美学体系,现代性开始于古代世界已崩塌成断垣残瓦之“废墟”状态,现代
世界是一个新升起的空洞世界,却堆积散落着古代的废墟碎片而形成一种荒谬错置的
“今古奇观”。“寓言”则是相应于“废墟”状态的一种破碎迷离的“表征”形式。
面对“废墟”者则是一种哀悼悲痛,万念俱灰的忧郁意识,如陆象山云:
“见荒墓邱墟,生哀痛之心。”而“废墟/寓言/忧郁”三个环节皆被一种不断走向
衰亡耗竭的“时间”向度所贯穿。自然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衰败死亡过程,人类历史
也只是自然的一部分,都将成为一则“沧海桑田”的寓言。
其实,这对中国古典文学并不陌生,从杜甫的〈秋兴〉八首,李商隐的〈锦瑟〉、
〈无题〉诗,到曹雪芹的《红楼梦》,皆可列为一种巴洛克“废墟———寓言体”
的哀悼书写。张爱玲笔下的“时间惘惘威胁的背景”则逼显出另一种民国时代的
巴洛克书写。就如李商隐〈锦瑟〉诗云:“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张爱玲的小说亦是刻画现代旷男怨女,凡夫俗妇“只是当时已惘然”的爱情寓言。
他们都是些“不彻底的人物”,活在这个“影子似沉没下去的时代”,觉得自己被
抛弃了。为了证实自己的存在,抓住一点基本的真实的东西,在古代记忆的魅影幢
幢与现实
世界的荒唐不和谐中进行着“郑重而轻微的骚动,认真而未有名目的斗争”。
〈色,戒〉是张爱玲小说中一个怪异而尴尬的变体
为了要刻画这现代凡夫俗妇不彻底的“惘然之情”,张爱玲一再强调要用
“参差对照的手法”,而非极端的对立与冲突。在这意义下,〈色,戒〉
是张爱玲小说中一个怪异而尴尬的变体。同样是用“参差对照的手法”
刻画一段不彻底的“惘然之情”,〈色,戒〉却导出了最极端的可怕结论,
血腥残酷而又猥亵龌龊。
《世说新语》叙述谢安下棋,传来淝水之战大捷,谢安仍若无其事,继续下棋。
〈色,戒〉叙述官夫人的一场牌戏间,女大学生王佳芝色诱汉奸特务头子老易的
暗杀行动功败垂成,小说结尾,老易仍回到牌桌旁继续闲话家常。构思布局不可
谓不妙。然则,一切却是如此的无稽,只是大学生搞社团活动,办家家酒式的一
场儿戏。王佳芝不惜牺牲色相,为国捐躯,竟是大学女生初次参加社团话剧公演
的兴奋与虚荣:
“一次空前成功的演出,下了台还没下装,自己都觉得顾盼间艳光照人。”直到
老易买钻戒送她的一幕:“有半个她在熟睡,身在梦中,知道马上就要出事了,
又恍惚知道不过是个梦。……她把戒指就著台灯翻来覆去看,在这幽暗的阳台上,
背后明亮的橱窗与玻璃门是银幕,在放映一张黑白动作片,她不忍看一个流血场面,
或是间谍受刑讯……”
王佳芝的人生已不只是大学社团公演的舞台剧,而且是一个封闭的镜框舞台,退化
到儿童自恋想像的“镜像阶段”。
张爱玲说要用“参差对照的手法”写出“现代人的虚伪之中有真实,浮华之中有
素朴”。我想起大陆电影《变脸》的一段台词:“虽然世态炎凉,但人间还是有
几分真情,不然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俗则俗矣,但至为感人。我想张爱玲要
说的也不外乎此。但在〈色,戒〉中全乱了套,老易对王佳芝的一点真情差点惹
来杀身之祸,王佳芝对老易的一点真情则不但害死自己,还连累其他同志跟着死
无葬身之地。说到底,只是因为老易送给她一颗六克拉钻戒,让她感到争回一点
女人的面子。
〈色,戒〉是一篇巴洛克寓言,却演绎了巴洛克寓言最无稽与不堪的一面,
班雅明说:“主观性的胜利和对事物任意统治的肇始,是所有寓言思辨的起源。”
无论是无知的女大学生或冷血特务头子,都活在主观、偶然、无稽的虚妄意念中,
同时却是整个大时代的木偶傀儡。〈色,戒〉不足为外人道的“玄机”,就是在
封闭的镜框舞台中,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一点真情都演绎成虚妄无稽,幼稚
可笑的儿童镜像,并将这儿童镜像置于时代背景的大舞台中,成为整体结构的木
偶傀儡,历史命运的祭品刍狗,而产生行尸走肉,幽灵鬼魅的恐怖惊悚效果。
两具徒具复古风华外表的傀儡僵尸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王佳芝与老易的一点真情的确在“当时”
就已“惘然”,却一点也不值得成为“追忆”,因为这段“惘然”之情也“惘然”
得太无稽,太不堪,太恐怖了。报纸影剧版说,李安拍《色,戒》时压力极大,
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拍这部电影。诚哉斯言!我看过《色,戒》,真的不知道李安
为什么硬是要去“追忆”这段不堪“追忆”的“惘然”之情?
李安到底想干什么?我以为电影《色,戒》要做的,就是为小说〈色,戒〉的封闭
镜框舞台赋予某种“写实主义”的历史时代背景的深度厚度,为张爱玲笔下的行尸
走肉、幽灵鬼魅赋予血肉。
所以电影前半段描写爱国学生演话剧,搞地下活动,营造抗日时期的怀旧氛围,
像是老式抗日类型小说与电影的杂烩,令人想起王蓝的《蓝与黑》,邹郎的
《长江一号》,李翰祥的《扬子江风云》,鹿桥《未央歌》,胡兰成的《山河岁月》。
直到王佳芝莫名其妙献出第一次,邝裕民等临时起意杀曹副官灭口,似乎为这群办
家家酒的大学生设计了一场“有血有肉”的血祭牺牲(既有处女之血,又有活人鲜血),
作为他们荒唐而又残酷的“成长仪式”。这是李安初步的“赋予血肉”。更进一步的
“赋予血肉”,就是王佳芝与老易的三场激情肉搏戏。不难看出,李安不只是要
“赋予血肉”,更要“赋予人性”,要为僵尸傀儡的王佳芝与老易赋予一个“人性化”
的动机。
李安诚然用心良苦,然则,张爱玲〈色,戒〉的“框架”与“骨架”就像是先天基因
设定错乱的变种畸形胚胎,无论后天如何添加血肉,踵事增华,也只能造出不伦不类
的科学怪人。所以李安无论如何努力在这“框架”与“骨架”内“赋予血肉”,
“赋予人性”,并无法改变王佳芝与老易在小说中行尸走肉与幽灵鬼魅的本质,只是
撑架出两具徒具复古风华外表的傀儡僵尸。所以引起各方瞩目的三场激情肉搏戏其实
毫无快感可言,既无性,更无爱,只令人感到沉闷厌烦,非常不快。
电影下半段,叙述王佳芝到上海,遇见邝裕民,答应继续进行色诱汉奸的任务。
经历过莫名献出童贞的荒谬成长仪式,王佳芝愿意再次为国捐躯,更不带任何
爱国情操,倒像是一个误入歧途,一度失身的少女,索性自我作践,堕落到底。
更像是一个想当明星的美少女,胡里胡涂拍过一次A片,索性一不作二不休,
彻底下海当全职AV女优。
张爱玲的〈色,戒〉已令人不快,李安的《色,戒》则更令人不快。李安企图
透过影像,赋予张爱玲笔下“傀儡僵尸”的巴洛克寓言某种“写实主义”与
“人道主义”的血肉与精神,用心良苦,却只令人感到无稽与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