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orphee (千磨万击还坚劲)》之铭言:
: 最近好多通勤族阿,我是永远的通懒族。
: 就策略面来说,通勤单趟超过30分钟,已属下策。
: 简单来说,
: 1. 交通风险
: 2. 时间与体力消耗
: 3. 费用消耗
: 4. 隐形成本
: 以上累积三到五年以上,会造成同一人的重大分岐。
这篇讲的非常好,可以看到疫情期间科技业爆发,以竹科为中心点画圆,基本上都涨了2
~3倍。中心理念没有问题。
但举证竹北例子,对大部分在竹科而非台元或者生医园区上班的人而言,可能不太恰当。
因为基本上竹北通勤竹科,超过30分钟不在话下。甚至偶尔有一个小时以上。因竹北缺乏
名校高中,都是在新竹市。父母亲送甚至要开一个小时半的车程,从竹北送到竹中,再从
竹中开去公司。这些都是真实住在竹北许多血淋淋的例子。
再来为何通勤竹北这么痛苦,还要选择竹北?
1.全新舒适的街廓:竹北大型重划区其环境拥有全新、干净、舒适的街廓,街景很美。餐
厅比比皆是。
2.建设到位:以往看医生都要跑去新竹市马偕,现在除了东元,有中国医、台大生医;以
往看电影逛街都要去巨城,现在拥有竹北远百、享平方等等。因此渐渐消除掉机能不足的
抗性。
3.品牌效应:越来越多高薪族拥有同样的想法聚集在竹北。累积足够多高薪族聚集竹北。
逐渐有了住竹北=有钱的品牌效应。象征了在新竹的身分地位。竹北对于很多人来说更吸
引人。
越来越多人拒绝为了两点一线,而将就在那种没有发展、没有舒适的重划街廓、没有机能
的地方。也不想要自己小孩在这种垃圾地方长大。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选择通勤,努力尽量在追求生活品质、通勤、价格三者间取得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