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文:
正当房地产景气渐趋低迷之际,房产重税议题却意外爆红,虽然有不少政府主管机关仍极
力为政策辩护,不过眼看着后遗症效应逐渐扩大,要想再自圆其说,也难清楚交代。
平实而论,社会各界对于调高房产税早有共识,只是当前正值景气逆转,偏又想在短短1
年半内一次性解决,数十年来都不敢轻易挑起的问题,何况在经济逐年衰退,薪资所得倒
退16年之敏感时刻,大幅调高房产税,势必让全民相当“有感”,而让主管机关不得不出
面表示“有讨论空间”。
不论最后政策如何定夺,还是建议今后各县市首长候选人选前应将房产税问题“说清楚、
讲明白”,以免除选后执行时,与大众期待有落差!
以下仅提出当前房产税最具争议的10大焦点议题,以供参考。
1、未兼顾整体经济与房市发展时机
2014~2016年经济成长率分别为3.92%、0.65%、1.22%(2016年为预估值),整体GDP分别
为5,300亿美元、5,230亿美元、5,274亿美元,每人GDP为22,648美元、22,294美元、
22,433美元,而最令全民无奈的是,薪资所得倒退16年,而房市景气急遽转折之后遗症更
在此时逐渐显现。
在此必须附带说明的是,笔者并非支持高房价,,税制改革更应兼顾经济成长与民众负担
能力,并且采取缓和渐进方式,方能获致社会普遍支持,制定长期稳定的房地产政策,特
别在不确定因素有增无减之情况下,先稳住占GDP60%的内需,就显得格外重要,而这也正
是如何促使都更加速或地上权、BOT开发案顺利推动,逐渐成为焦点议题之主要原因。
2、主管机关不同调
2014年,正当台北市研拟大幅调高税基之际,立法院也同时修法调高税率,如依实际案例
推估,一些符合独栋建筑、外观豪华、地段绝佳、景观甚好、每层户少、有车位、保全严
密、管理周全等8大要件的高级住宅大户,实际税负已大幅提高超过20倍,导致不少预售
购屋者选择不交屋,甚至不惜兴讼。
由此不难了解台北市政府与立法院事前未经沙盘推演,各吹各的调,导致短期重税问题争
议不休。
3、方屋税4箭 还有1枪蓄势待发
自2014年7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1年半之内连射4箭,最后更扬言要补一枪令人错愕。
第1箭:2014.7.1房屋税税基与税率大幅调整,引发税制争议(台北市政府、立法院)
第2箭:2016.1.1公告地价大幅调整(内政部)
第3箭:2016.1.1公告土地现值大幅调整(内政部)
第4箭:2016.1.1房地合一税实施(财政部)
补1枪:遗产赠与税,箭在弦上,蓄势待发(研议中)
如今,不仅蔡总统不动产政策3大原则面临考验,房地产市场更难敌1次性大幅调整“房屋
税税基与税率、土地公告现值、公告地价、房地合一税”的4箭穿心冲击,更何况后续还
有箭在弦上蓄势待发的第5箭“遗产赠与税”,而这些都是引发这次房屋税违宪或废税议
论之主要导火线。
4、未清楚区隔投机与投资
房产税改革之初主要在于打击投机炒作,然最后却演变成全民加税,不仅严重影响投资,
连长辈想提早为子女置产都不知该如何规划,着实令人备感意外。
在税制上,若能像香港及新加坡以额外印花税(Special Stamp Duty,SSD)因应、加拿
大针对外国人炒房,加征房屋买卖价格15%的税,或如德国针对投机炒作定有刑罚机制等
方法设立,根据《平均地权条例》第83条:“以经营土地买卖,违背土地法律,从事土地
垄断、投机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得并科七千元以下罚金。”严惩投机炒作,清楚
区隔投机、投资与置产,纵然还有争议,亦必能将伤害降至最低。
5、路段率调整与重复课税议题
依103年7月1日台北市税基调整后的房屋税计算公式:
“标准单价×(1+路段率±其他各项加减率)×面积×(1-折旧年数×折旧率)×路段率
”
与调整前最大差异,除标准单价外,原计算公式已存在“路段率”,另外再加入“1+路段
率”这项,导致各界重复课税之抗议声不断。
最近台北市政府已公开承认,拟将“1+路段率”改为“1+固定系数”计算,惟最后结论如
何,尚不得而知。
6、地方政府借回溯折旧 增加财库收入
当前最值得争议的是,主管机关高举居住正义大旗,却又拟回溯15年、30年,背后仍掩饰
不了财政窘困的课税意图,此可由台南市预计可以增加税收10~12亿元,台北市可以增加
50~60亿元,见其潜藏动机!
虽有官员以每户仅增加数百至1千元之说词辩解,但以今年第1季台南市房屋税籍资料,屋
龄15年以内106,910户加以换算,每户平均增加9,353元至11,224元;其次,依台北市今年
第1季屋龄30年以内343,012户换算,每户平均增加14,576元至17,492元,官员所言与实务
这么大之差距,岂不自损公信力。
7、未兼顾策略性产业之成本负担
自从万豪酒店公开抱怨每年缴交的房屋税与地价税从原本8,032万元骤涨至2.2亿元,调幅
高达2.75倍,以每天营业额250万元估算,扣除5%营业税,平均每天还要缴交60万元房地
税,相当于营业额的30%都拿去付税金,加上人事费用及基本营运管销等支出,营运半年
累计亏损1.8亿元,由此不难了解高税赋对观光产业之严重冲击。
另外,连带都市更新、地上权、公共投资,甚至长期持有的寿险业不动产以及企业办公大
楼、商场等,都将遭受严重冲击,因此,对于这次房产税的大幅提高,可谓漏洞百出、弊
大于利,非重新调整不可。
其次,为解决1日之差导致新旧制所衍生的争议,台北市政府拟修改“房屋标准价格及房
屋现值作业要点”,针对适用新标准单价的饭店、商办大楼及10层以上建物,如仅取消设
置游泳池、中央空调、玻璃帷幕和电扶梯等项目的加价规定,而未能就源头加以检讨,问
题还是无法获得根本解决。
8、自用、投资不同 应分开课税
当前有部分国际都市没课征房屋税,亦有针对自住房屋全部或定额免税规定,例如香港没
课征房屋税,澳洲对自用住宅也不课财产税;因此,未来房地产税制改革,应考虑针对只
有1户的自用住宅课征较低的税率,至于所得较低阶层则应给予免税优惠,亦即以差别税
率方式帮助年轻人成家立业。
有鉴于目前国内住宅自有率高达85%,并且短期内也不容易改变国人偏好拥有自用住宅的
传统观念,更何况空屋超过百万户,因此,权宜之计,建议就2015年税籍资料852.14万户
当中,仅针对多户持有者课征较高税率,一则杜绝投机炒作,再则避免殃及自用住宅,甚
至阻碍都市更新之推动。
9、都更新税制上路 问题恐怕会更多
往昔都市更新最大问题在于钉子户,士林“文林苑”就是活生生的案例;另外,在实施者
与都更户第1次接触时,屋主首问便是“1坪换几坪?”,当房地税大幅调涨之后,屋主已
改口问到“1坪要缴多少税?”。
有部分官员认为都更真正问题在于权利变换条件谈不拢,非房产税所引起,试想,一个都
更流程动辄7~8年,除权利变换条件之外,如今再加上重税问题,有谁还敢奢望政府真能
从旁协助。
虽然最近台北市政府已表示拟修订“台北市都市更新条例”,由目前都更后仅2年房屋税
减半,改采渐进式概念,例如第3年缴6成、隔年7成,逐年推进,此一议题就实务面加以
探讨,如不能就计算公式源头彻底检讨,恐仍将功亏一篑。
10、下滤作用受阻 首购换屋将更难
国内房地产市场结构除长期存在超额供给之外,自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美国3次QE量化
宽松货币政策之后,再出现资金泛滥之结构性改变,2014年7月1日,又出现房产重税之税
制结构改变,长期而言,转嫁之后遗症,例如房价下跌不易等问题,不仅“下滤作用”受
阻,年轻人首购之后,也可能面临换屋而沦为2次屋奴之困窘。
综上所述,房地产全面性税制改革已迫在眉睫,倘若我们还是无法务实以对,未来对于整
体经济、城市竞争力与税收之后遗症势必逐渐显现。另外,长期而言,将房屋税与地价税
合并为房产税property tax或不动产税Real estate tax,与国际接轨,是否也可列为选
项之一。
连结:
https://tw.house.yahoo.com/news/%E5%9C%B0%E7%94%A2%E5%B0%88%E6%AC%84-%E8%8E%8A%E5%AD%9F%E7%BF%B0-2016%E6%88%BF%E7%94%A2%E7%A8%85%E4%B8%8A%E8%B7%AF-%E7%B4%B0%E6%95%B810%E5%A4%A7%E7%88%AD%E8%AD%B0%E7%84%A6%E9%BB%9E-051800590.html
其他:庄孟翰教授的看法一直以来都远比张金鹗、花敬群之流宏观理性,
可惜未被现任执政党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