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近代华人不再取“表字、号”的原因

楼主: vajra0001 (闲邪存诚)   2022-05-29 04:00:56
※ 引述《Kbart (凯巴特)》之铭言:
: 国中时只知道古代人除了有姓有名
: 另外还有表字、号
: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8%A1%A8%E5%AD%97
: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8F%B7
: 表字是成年的时候才取的第二个名字
: 号则是依自己喜好自取的称呼
: 稍微查一下表字如何没落
: 发现在近代仍有为数不少的名人还有在取表字
: ex.连战,字永平
: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9%80%A3%E6%88%B0
: 可见不再有人取表字只是近50年内的事
: 历史板有人在研究这个吗?
: 关于有上千年历史的表字和号是如何没落的
先说号一直没有没落。号是凭著自己的喜
恶取的小名,非正式场合这样自称大家也这样
叫。民国初年各种笔名、化名满天飞;张大千
、孙中山、李苦禅等等一抓一大把。现代的譬
如utuber老高,他取了“老高”这个网络名称
,大家也都叫他老高,这完全符合号的原意。
从礼记里面可以看出士这个阶级都有字。
担任高级官员(大夫、卿)也是从士这个阶级被
任命上去的,所以才有大夫无字是因为五十授
爵之说。
最早的字是士阶级有,到了后来诸侯也有
字但是皇族是没有字的。周礼中男人冠礼才会
取字,这个冠礼又要去家庙,又要训诫怎么当
人子、当人臣的道理,普通人家是不可能如法
执行的。
取字之后只有比你等级高的人才能称名,
对士人来说,一般而言是君主跟家中长辈。
假如比你等级高的人也称你的字,那就是一种
制度性优惠了。譬如对一些老臣、权臣父祖辈
已亡故,普天之下只有皇帝一个人能称他名。
皇帝假如给他一个优惠“诏不称名”或“赞拜
不名”,他都会爽翻天!
三代之后,因为尊儒术行礼制,有名有字
不仅是士大夫阶层的共同表征,连皇族也不例
外。譬如明思宗字德约,唐高宗字为善等等。
在有限的纪录里面可以看到,古代皇子公主都
是有字的。
士族在开科举之后,成为一种经过努力达
成的社会阶级跃升。除了国法当中的特权足以
分别士庶之外,他们也会把种种体面的行径来
当作族群内的自我认同。这种行径称为“斯文
”。大概就是执行一些复古的礼节,或依照四
书五经的教训去待人接物等等。这些“斯文”
不仅仅被拥有功名的人执行,希望追求功名的
学子也开始奉行。有没有字,不仅是斯文的一
环,也是容易分辨儒生跟普通人的差别之一。
到后来可以捐官、捐功名不只儒生,连富商人
家,也会帮自己子弟取个字。
古代有功名以上的阶级自称衣冠中人,因
为他们被允许穿着的衣冠不同于普通人。在民
国之后士族以上不再享有特权,不同层级的人
也不再由不同的衣着、墓葬、房屋、典礼、税
制等等制度来相互阻隔。那他们也就不需要这
种行为来相互认同了。
简单整理一下。字一开始是士这种中小贵
族才有,夏以后诸侯这种大贵族也有了。汉以
后皇族也有字。科举之后,庶人的儒生也有;
开例之后富商也有。到民国之后,因为没有儒
这个阶层,就不需要了。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2-05-29 04:54:00
《礼记·杂记》:"女子十有五年许嫁,笄而字";《礼记·内则》郑玄注:"其未许嫁,二十则笄"..女子最晚也是拖到20岁就取字
楼主: vajra0001 (闲邪存诚)   2022-05-29 05:16:00
作者: CGT (Peter)   2022-05-29 14:46:00
好奇既然依古礼女生有名也有字,为啥史上很少有名字留下?
楼主: vajra0001 (闲邪存诚)   2022-05-29 15:14:00
因为女生的名字要保密阿 婚礼里面也有问名的仪式都已经要结婚了 才有权得知女方的名字 算是保密到家了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2-05-30 03:54:00
不知道有没有人知道,为何同样《列女传》 ,《晋书》有字的几乎都无名,而《后汉书》则很多名,字兼有咧?
楼主: vajra0001 (闲邪存诚)   2022-05-30 08:31:00
列女传选的人物好像都是三代,那时候女性名字的表记方式还不固定 别说字连名都不一定有纪录譬如涂山氏 也没名也没字只知道是涂山部族的人我对晋书不熟 刚刚翻了一下 后妃是名字都有的至于其他女性是否是有字无名居多 我就不知道了实在是不懂这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