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司马迁把项羽、吕后写入本纪的问题

楼主: moonlike (Thema & Variationen)   2019-12-30 21:02:43
※ 引述《colamonster (可乐怪)》之铭言:
: ※ 引述《uly1113 (Mirage)》之铭言:
[del]
: : 总觉得司马迁把项羽和吕后放入本纪
: : 只是他个人的一厢情愿
[del]
: 至于说严不严谨....这套分类系统是司马迁创的,
: 他老人家要吃书,也只能说他爽就好啊 @@
: 或者说至少纪传体这个分类系统是严谨的,所以后人流用
: 但是他老人家偏好谁、要把谁破格放入那些地方,这个我们就管不著了,
: 顶多猜测一下为什么他老人家要这样放,后人也未必就吃太史公的解释跟标准
: 像是史记的《刺客》《游侠》《货殖》这些有碍圣教的部分在后来的史书中都消失了,
: 就是一个例子
→ uly1113: 答案应该就是司马迁高兴就好,或者前面推文说要黑刘家12/29 15:33
→ uly1113: 武则天应该没什么问题,新旧唐书都把武则天放入本纪 12/29 15:34
→ uly1113: 毕竟她有皇帝之名,亦有皇帝之实 12/29 15:34
→ uly1113: 或许我的问法应该是:1.本纪的定义为何? 12/29 15:36
→ uly1113: 2.如果名义上有当过皇帝就该列入本纪,那史记第九卷应该 12/29 15:39
→ uly1113: 是写刘盈、汉前少帝、刘弘,而不是吕太后12/29 15:41
我觉得大家的讨论都挺有趣,也来闲聊一下
1.本纪的定义为何?
我觉得这是一个好问题,
而且触及基本层面,不容易回答
从某个方面来看,
凡问到文科的某个概念的“定义”都是很难回答的,
因为例外太多,而且这些例外往往自成道理。
这里不是要战文理组优劣问题,
这现象可能是语言使用习惯的问题
举例来说:
ptt有所谓的推文与嘘文
一般来讲,是可以定义
推文→赞赏
嘘文→不认同
这个定义应该再清楚不过了
可是优质文章里不乏标注“红的明显”的文字,
嘘文也可以看到“帮低调”之类
所以究竟推嘘文代表何种意思?
也不能单就它的“定义”来看。
因为人是活的、语言是活的,
活的就有创意,就很难用框架侷限
即使是ptt的常用功能都有这个难以定义的状况,
更何况是创意满点的太史公司马迁大人呢!
不过虽然不容易定义,
尝试定义往往还是有其意义。
因为定义愈清楚,沟通愈顺畅,
甚至能让大家活用例外
再以推嘘文为例,大家都知道推文=赞赏,
加注“红的明显”的嘘文就会被视为例外,
形式上是嘘文,实质却是赞赏,
与一般使用情形相反
如果这个“红的明显”的文字提供了很棒的讯息,
通常也会被大家广泛接受
司马迁怎么定义本纪呢?他没有明说
speed44大的推文有提到
推 speed44: 太史公到底怎么想的只能七月问他啦,在这纠结做啥12/30 01:50
现在离七月还有点远,
还要半年,让人心急如焚
太史公自己虽然没有明说,但他其他的话很多,
从这些话里多少有些蛛丝马迹吧!
所以我想先来猜测一下
我想从“司马迁为何想要写史记”作为猜想的出发点,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说: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草创未就,适会此祸,
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
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他讲的其实很明白,
就是想用自己一家之言呈现天下兴衰之理
以目标而言不可谓不大,
史记就是他囊括兴衰之理的成果
有这么大的目标,如何呈现就是一个挑战,
史记将这些千头万绪的事蹟,
分门别类用五种不同的体裁表现,
就是本纪、表、书、世家、列传
这应该就是司马迁对这充满挑战的任务作出的回应
这五个类别严谨吗?
我猜(只是猜测)如果司马迁被问到这个问题
大概也会苦笑吧?
例如本纪,归纳来看,
大概是描写天下运转的枢纽
然而“秦本纪”大部分的内容更像世家,
毕竟他是历史悠久的诸侯
汉朝诸侯的世家长得很像列传,区分不易
然而大抵而言,虽然有些怪,但也还可以接受,
毕竟秦把周给灭了,说他是本纪也言之成理
他的先世虽然是诸侯,
也不另写成秦世家以避免繁琐
我觉得若从这角度来看,
对司马迁或许能多一些同情的理解
他的目的是表达历史成败兴坏之理,
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只是手段
不同手段各有侧重
而目的都是让历史看起来更立体
2.如果名义上有当过皇帝就该列入本纪,
那史记第九卷应该是写刘盈、汉前少帝、刘弘,
而不是吕太后
这个问题也言之成理,
事实上班固对问题的前半已作出回应:
汉书卷二惠帝纪
或许是因为班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所以可以感受到巨人的不足,
所以对司马迁有所继承、有所批评
从司马迁想要通古今之变的野望来看,
他应该不是那么在意“名义”,
他可能会更在乎实质
或许太史公根本不会在意惠帝是否要列本纪,
因为“这是小问题,”“不重要啦!”
惠帝影响力太小太短。
太史公在意的点远远是巨人才能看的道的天人之际。
所以他说
惠之早霣,诸吕不台;
崇彊禄产,诸侯谋之;
杀隐幽友,大臣洞疑,遂及宗祸。
作吕太后本纪第九。
至于两位少帝是否该列为本纪?
班固这次跟司马迁一国:卷三高后纪
甚至千年后固执到很可爱(让人很想巴他头)的司马光,
也来“卷十三汉纪五高后元年”这一招
或许这是学界的共识了吧?
推 uly1113: 不过汉书在本纪和列传都写了吕太后,有点定位不明的样子12/29 15:49
某方面来说,这也是班固的“严谨”
巨人司马迁在前面立了典范,他也就萧规曹随,
跟着司马迁的体例来办事
然而他又发现司马迁某方面叙事比较随便,
所以也有调整
如果让班固来重写先秦历史,
大概也会出现“秦世家”吧?
作者: uly1113 (Mirage)   2018-12-29 15:33:00
答案应该就是司马迁高兴就好,或者前面推文说要黑刘家武则天应该没什么问题,新旧唐书都把武则天放入本纪毕竟她有皇帝之名,亦有皇帝之实或许我的问法应该是:1.本纪的定义为何?2.如果名义上有当过皇帝就该列入本纪,那史记第九卷应该是写刘盈、汉前少帝、刘弘,而不是吕太后
作者: uly1113 (Mirage)   2018-12-29 15:49:00
不过汉书在本纪和列传都写了吕太后,有点定位不明的样子
作者: speed44 (光年)   2018-12-30 01:50:00
太史公到底怎么想的只能七月问他啦,在这纠结做啥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9-12-30 22:10:00
可以从“见盛观衰”切入
作者: CGT (Peter)   2019-12-30 23:45:00
也认为太史公重实质,不重名义。但东周分裂时代就难一刀切,可能因此把周、秦并列本纪
作者: articlebear (政治真的满狗屁的)   2019-12-31 08:11:00
作者: uly1113 (Mirage)   2019-12-31 12:26:00
题外话:之前看吕世浩老师的“从史记到汉书”,吕老师对班固的评价极为低劣,简直就是把班固评价为卑劣小人,所以对史记和汉书有重叠的部分,认为汉书远远不及史记不晓得这是不是学界共识??
作者: dennis99 (dennis99)   2019-12-31 12:48:00
作者: a420360 (岭月)   2018-01-01 12:39:00
推这篇
作者: umano (ぎゃああああああああ)   2019-12-31 16:19:00
续人家的书还埋怨 结果自己也不怎样 这就是班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