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00080245 (啊)》之铭言:
: 清代随着移民的输入,仍持续进一步引进水牛。另外台湾府志虽说水牛研蔗煮糖,黄牛耕田驾车,但其实水牛也负载耕田的任务。这些还是史有所载的,而作为农村发展的主力,水牛的数量不断地攀高,在清代晚期,水牛数量就倍于黄牛,之后更是持续攀升了。
: 台湾无马,台人负载、远行、耕田、劳作等等需要全仰赖牛,所以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牛。但吃不吃牛,似无特别的禁忌,很可能只是一种习俗,因为牛只与人类关系密切,所以避吃。市场一样买得到牛肉,祭祀一样杀牛。
: 驯服野生黄牛曾是平埔族强项,并无文献说明平埔族与牛的关系发生在什么时候,明代的陈第来台时,也并未见到南台湾一带的平埔族有养牛的习惯。但至少在清代早期,就可以看到竹南地区的平埔族已跟牛关系十分密切。
台海使槎录
半线(彰化)山有野牛,民有购者,众番(平埔族)骑马追捕
台湾岛史、热兰遮城日记
西拉雅族没有饲养牛马,东印度公司贷款给牧师克拉维尔
购买牛只121头(总数四千里尔)
热兰遮城日志
位于这附近的村社居民不得将他们的狗放开,但要绑住,以免农夫
在那高地及那附近的小牛被狗咬伤
我们经常从中国人和其他市民听到怨言说……因为他们在那附近沿
著高地与平地放他们的狗,有时造成农夫的小牛、羊和山羊的死伤
……这一切以后都必须停止,不许再有这种怨言传来,不然,那犯
错者必将受罚。
因此关联性就是西拉雅族因荷兰人的需求学习耕作,但是猎犬经常发生
咬伤咬死牛只的事件,遭到警告,所以才会有一部份可以吃牛另一部份
不能吃牛
确实吃牛会带来坏运气,吃了以后会被荷兰人处罚,比如用绳子捆绑、
拿皮鞭、蜡烛(被板务拖走
牛头司的位置是在今天的台南高雄
澎湖牛只来原有人认为,澎湖其实开垦状况很免强不能达到输出大
量牛只的地步,因此应该是从对岸直接用三金一牛的方式过来
另外农委会的网站却是这样写道
黄牛输入台湾的时间较早,根据纪录,在汉人移进台湾前,西部海岸
的平埔族人已开始饲养黄牛。西元六世纪之后,黄牛跟随先民陆续移
入台湾,明末先民来台垦荒,黄牛也随着大批移入。
这边有个问题牛只是很珍贵的移民必需品,同样也很难伺候,很难想像
六世纪来台的汉人有那么强的财力和物力可以运送相当数量的牛来台
问题来了彰化以北的野牛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