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同样的中国历史 不同的两岸教科书

楼主: Sinreigensou (神灵幻想)   2018-08-17 19:00:38
同样的中国历史 不同的两岸教科书
周卫 & 王凡
BBC中文记者
6小时前
穿过一道绿植与鲜花拥簇的红砖小径,就到了蒋介石与宋美龄在台北的故居——士林官
邸。这座已经改造成生态公园的蒋故总统官邸入口处,不乏驻足围着展板讨论的大陆游
客。“看,这跟我们历史课本上说的是完全相反的。”在主题为“关键年代的风云史诗
”的特展前,一名大陆男游客对着他女朋友说。
多年来,两岸网络上对两地教科书不同叙事的讨论从未断过。日前,台湾教育部通过12
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纲,在高中历史课纲将中国史纳入东亚史,引发外界关于台湾当局借
历史教育“去中国化”的质疑。此前,“中国史”都是作为独立部分呈现。
台湾教育部解释称,这份将于2019年开始实行的课纲分别以台湾、中国、世界为重点。
在中国部分,国中(大陆称初中)课纲以中国主要时代分期为架构,而高中课纲则以中
国与东亚的互动及发展作为重点。“中国还是重点”,“不会以东亚取代中国,”课纲
历史课分组主持人、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金仕起向《联合报》表示。中国国台办
发言人马晓光则回应称,这是台湾当局在教育领域推行“去中国化”“台独”分裂行径
的又一实证。
在政治对立的背景下,两岸教科书对于历史的表述、解释不尽相同。BBC中文记者对比
大陆与台湾历史课本发现,从古代到现代,两地学生接触到的内容有许多不同之处。那
么,不同史观指导下的教科书究竟有哪些迥异?哪些部分的争议最大?这些南辕北辙又
如何透露了近年来两岸动荡又微妙的政治生态?
中央控制与民间开放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每个接受过基础教育的大陆学生从小就会
背诵的句子。大陆强调台湾在中国古代就从属于中央政府,台湾史自然就划分在中国历
史部分。
而台湾在1994年、2002年、2004年分别进行过所谓“去中国化”的历史教育大变动。
2006年以后,台湾课本的“本国史”被分割为“中国史”与“台湾史”,“台湾史”单
独成册,区别了汉人与台湾原住民两个概念,以台湾岛与本地居民为主体。
台湾高中历史老师林杉见证了从“本国史”到“台湾史”的过程,在她看来,这种变化
是“无可厚非”的。“以前放在中国史的时候,台湾史的分量少很多,我们的小朋友都
会背,黄河从哪一省流到哪一省,经过哪一省,但从来不知道台湾的浊水溪在哪里,”
林杉说。
在牢抓意识形态教育的大陆,历史教科书完全由中央控制。在“马克思主义”纲领下,
大陆历史教科书由人教、人民及学林三个官方出版社出版,各版本都强调阶级。
但台湾的教科书是在教育部门指导意见下,完全由民间出版社编撰(目前主要由翰林出
版、康熙文化等8家出版社)。1988年1月1日,在蒋经国的指示下,台湾当局正式结束
报禁,同时,教科书的编写也开始逐步开放给私营出版商。2002年,台湾教科书市场完
全开放。
http://bit.ly/2BjXNLQ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Onyi Lam与芝加哥大学的Eddie Lin合作的一项研究称,大陆
历史教科书使用更强烈的形容词,形容词的比例、亲共产党、亲国民党的词汇频率、积
极的形容词对消极的形容词的比例,相对于台湾历史教科书都更高。
研究还称,“由于台湾教科书市场开放,客观性在逐渐增强,而大陆的主观性在增强,
逐渐增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以及增加爱国热情”。
两边的书中均承认,13世纪后期,元朝设立的澎湖巡检司是历史上台湾首次设立正式行
政机构。但在之后郑成功与台湾的关系上,两者出现了明显的分歧。在大陆,郑成功是
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在台湾,郑成功则与其他汉人一样,
是“外来者”。郑成功治理台湾期间被称为“郑氏时期”。翰林版历史书表述称,郑成
功为反清复明决定“进攻”台湾,后战胜荷兰人并攻取台湾,建立了“台湾史上第一个
汉人政权”。在被清廷击败前,郑氏政权共在台湾“经营”了21年。
“流寇”还是“英雄”?
作为明清战争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曾经攻克过中国600余座城市,对中
国历史影响深远。关于这场相对典型的古代农民起事,台湾将其定性为一场“动乱”,
但大陆教科书对其极其推崇,不仅将其定性为“起义”,推至“反侵略、求民主”的高
度,还称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为“几千年来我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跟太平天国运动一样,对历史上多起类似事件,两岸教科书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定性。在
台湾,推翻明朝统治的李自成被描述为“流寇”,在大陆,李自成则是“得到了广大农
民热烈拥护”的农民领袖。
“大陆教科书对历史上农民起义的评价高,起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阶级分析法,
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发展,但台湾没有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影响。其实大陆现在在很多
具体问题上,也不是那么赞扬,大陆以前也用‘暴动’一词形容过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
争,这个词不见得是否定,”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赵立彬告诉BBC中文。
而林杉认为,这些事件本就属动乱,“起义”一词体现的立场更强。“造反这种就是成
者为王败者为寇”,“事实上就是动乱,成功了就叫它革命。”
分歧最大的国共内战
1927年,中国境内爆发国共内战。第一次国共内战于1937年结束,此后1945至1950年间
,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中国现代史发生重大转折,两岸就此形成政治分立与军事对峙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将蒋介石软禁,要求其“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最终,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同抗日”的主张后获释。
大陆称张学良与杨虎城为“伟大的爱国者”,称张杨两人“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
…最终扣押了蒋介石,实行了‘兵谏’”。台湾则称,“国民政府深知国力不足与日本
对抗,于是采取‘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但由于日本不断地侵略行动,民间反日情绪
升高,中共借机宣传‘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负责剿共的张学良部队士气因此受到影响
。”
中共一直称“中国共产党是抗日的‘中流砥柱’”。“八年抗战”的表述是以1937年7
月7日日军入侵华北(史称“七七事变”)起点,也是两岸多年来共同沿用的说法。但
2017年1月,中国教育部发函要求,全国中小学教材把以往的“八年抗战”描述改为“
十四年抗战”,舆论哗然,国内外网友也对此进行了调侃。
“这只是说法上的改变,并不影响对抗日战争不同阶段认识的根本问题,说‘十四年抗
战’只是更突出中国人民从事反法西斯斗争的时间更早而已。讲局部抗战,从1931年起
,讲全面抗战,还是从1937年讲起,”赵立彬说。
林杉告诉BBC中文,台湾也有类似“十五年战争”的提法,但正式考试时还会用“八年
抗战”。
大陆媒体曾经报道,台湾2004年康熹版教科书中认定“抗日并非是共军的主要目标”,
“除了抗战初期略有表现之外,其后皆乏善可陈,而且经常在国军背后偷袭挚肘”。
“这样子的陈述是很正常的,”林杉表示。“确实那个时候整个抗战过程中共产党在崛
起,真正实力悬殊下来应该是抗战后的事情。不过因为中国现代史的部分争议很大,课
本里我们都是简单提到,大考也很少考这个地方。”
“台湾的教科书有时有点滞后,以前习惯了说中共不抗日,说共产党利用抗日趁机坐大
。后来学术界对中共抗日还是有一定认识的,但相比大陆这边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评价
,仍不够客观。抗战一年后,共产党领导的抗战基本上是独立自主的,不像初期会在具
体战役上配合国民党,所以国民党看不到,”赵立彬说。
大陆教科书将内战原因完全归结于国民党,称“1946年6月,蒋介石不顾人民的和平要
求,发动了内战”。而台湾教科书认为,内战爆发的原因是“国共争夺日军受降地区”
,并且是“中共利用抗日时机暗中发展实力”,最终“由劣势转为优势,使得中共在民
国38年底几乎控制了整个中国大陆”。
对于这段历史,大陆重点强调了中共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毛泽东思想,是中共获
胜的“理论武器”,并单独作为一个章节来讲述。台湾则从自身视角出发,反思了国民
党溃败的原因,认为国民党在短短四年内被中共击败的主要原因是国民政府腐败、经济
崩溃、中共获苏联扶植,并在农村迅速壮大势力。两方均承认,中共军事指挥胜于国民
党。
直面历史的勇气
在大陆历史课本中,1989年的天安门事件(又称“六四事件”)是一段不存在的历史。
对此,台湾历史课本有一段简介:“虽然中共在经济上推动改革开放,但仍严格控管政
治。1989年,北京的学生聚集于天安门广场示威请愿,要求政治改革,争取民主。同年
6月4日,中共派军队镇压抗议的群众,造成许多人员伤亡,史称‘六四天安门事件’。

“有学生去内地唸书,回来问我,老师为什么六四天安门不见了?”林杉的学生曾经这
样问她,让她感受到两岸对于历史描述的差异。“之前在我们教科书里不过就两三行,
怎么跟那边的孩子讲他们是没有听过的?”
2018年1月,有中国网友发布新版与旧版历史教科书的对比图,截图显示,新版教科书
删去了“文化大革命”独立的一课,并将其合并到其他章节。此后,官方辟谣称,“文
化大革命”在新版教材中将作为一个专题出现,会“分六段全面系统讲述了‘文化大革
命’发生的背景、过程与危害等”。
然而,BBC中文记者对比最新版与旧版教材发现,旧版“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
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中的“错误地”三个字以及“党中
央出了修正主义”在新版中被删除,文革被定义为是“中共在探索中走了弯路”。有中
国网友认为,新版教材有“粉饰文革之嫌”。
海峡另一侧的教科书则如此叙述:毛泽东因大跃进运动推行失败,被迫下台。他为了夺
回权力,在1966年发动“文化大革命”……对中国传统社会伦理与文化进行无情的破坏
,造成社会动荡,经济衰退,教育停顿,道德扭曲,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大灾难。
相比之下,台湾对自身历史上的政治敏感事件并没有遮掩。台湾教科书对历史上的“二
二八事件”、“美丽岛事件”、“野百合学运”等都有比较详细的描述,认为这些运动
有利地推动了台湾的民主进程。
“历史是所有科目里面最容易表达史观的东西,特别容易有立场,”林杉表示。“每一
个政权都会这么表达自己的主权意识,从教学上最容易就是透过历史教科书,”但是,
“现在整个政治氛围,政治的影响,应该超过历史教科书的影响了。”
文中图表由BBC中文社交媒体记者雷展程制作
(为尊重受访者意愿,文中林杉为化名。)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5195207
短评:在对岸那种没有言论自由且资讯受到管制的国度,用历史教科书洗脑十分有效
不过中共忽略一个事实:两岸早已分家。只要大陆人出国我想就会明白这一点
因为不曾拥有才要强调“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甚至逼迫各国必须接受此观点
这真的是十分荒谬的事情,台湾要做的就是更正这样的历史,并且让世人知道这是错误的
作者: kuninaka   2018-08-17 21:49:00
没看过中国的,倒是看过几张中国香港的
作者: killeryuan (龍鳥)   2018-08-17 22:33:00
这篇蛮不错的 各个角度都有带到
作者: ronray7799 (百变Q葫芦娃)   2018-08-17 21:44:00
那张图就在本文的网址里面啊 我想看实际内容搞不好在台湾人眼中会变成笑料一箩筐XD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18-08-17 21:19:00
https://i.imgur.com/ay9tG2Z.jpg从别人推文拿的图台湾这边公道多了吧
作者: moslaa (万变蛾)   2018-08-17 20:38:00
推分享。对了 东德不是西德的一部分不过 东德是德国人的一部分吗上面多打人字北越不是南越的一部分可是北越是越南的一部分吗(当然北越现在等于越南了啦 哈哈)
作者: ronray7799 (百变Q葫芦娃)   2018-08-17 20:33:00
这种新闻不附上几页对岸历史课本内容照片都是废文
作者: kuninaka   2018-08-17 19:43:00
哪里错,身分证拿出来看看
作者: carzyallen   2018-08-18 15:39:00
每次看这种比较文,都会想说到底内容真实性如何,提出的点所占比例又如何。
作者: calebjael (calebjael)   2018-08-19 01:11:00
http://www.dzkbw.com/books/rjb/lishi/上面这个是中国大陆人教版的初中高中历史教科书电子书人教版是现行十几个版本中使用地域最广人数最多的。初中那栏是2本2016版跟6本2001版﹐前者会逐步取代后者。高中那栏﹐前面9本有必修或选修字样是2011版﹐后面5本是2001版﹐暂时是并行﹐过几年可能都会被新出的取代。
作者: ronray7799 (百变Q葫芦娃)   2018-08-19 18:41:00
谢楼上 下载了几个章节来看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