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istory.pansci.tw/post/99822910675/10-13-prime-meridian
【科学史上的今天】10/13——制定本初子午线(Prime meridian)
你来到距伦敦东方十公里、泰晤河边的格林威治天文台,找到地上那条笔直的本初子午线
,脑海中不禁浮现这条线上达北极下抵南极的样貌,仿佛真的在地球表面画了一条弧线。
你兴奋地将双脚分跨在线的两边;哈,你现在同时站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了!
当然你知道并不是真的有这么一条实体的界线,它只是一条作为经度起点的虚拟的线。往
东是东经,往西是西经,各绕 180 度后在地球另一面会合处就是国际换日线(实务上会因
各国辖区而做调整);每一度一条经线,以方便标示位置。
你拍了照,进到馆内看了资料才知道:在更早以前并没有世界公认的本初子午线。各国都
把经过自己境内的某条经线当作起始点,直到 1884 年的今天在美国召开的会议中,来自
25 国的代表才投票通过以经过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经线作为本初子午线。唯独法国直到1911
年才不再坚持自己的巴黎子午线。你不免感慨国际标准往往反映的是历史上各国的强弱演
变。各国之所以投票赞成,最主要原因在于当时大部分的船只都已经以格林威治子午线做
为参考标准,而之所以如此,乃因一百多年前英国在大航海时代末期开始称霸世界之故。
你看了看腕上的表,已是午餐时间,蓦然想起手表的发明也是拜此之赐。在漫无边际的海
上要知道所在位置的纬度,可以测量到北极星的仰角即可,但要知道正确的经度,却得知
道与格林威治相差多少时间( 360 度 / 24 小时, 1 小时 = 15 度经度)。只是钟摆到了
摇晃的船上完全失灵,在皇室的重金悬赏之下,哈里逊(John Harrison)才发明了巴掌大
、以弹簧机械为动力的海表。
格林威治作为地理上的经度起始点,理所当然的也成为时间的参考点。世界各地以格林威
治标准时间(GMT)为准,按经度东经为加、西经为减表示当地时间。台湾是 GMT +8,你
算了算时间,吃完午餐恰可在思念的人就寝前打通电话,诉说你在世界的中心想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