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有没有人觉得做菜只是一种概念

楼主: B0Y0 (29大头)   2018-01-14 15:57:03
小弟不是什么大厨,
厨艺也只是可以自己煮三餐,
或是女朋友需要带便当的时候可以替她准备这样的程度。
其实标题这个问题我已经思考很久了,
在刚开始学做菜的时候,
想必大家应该都是看着食谱去模仿的吧?
或是家人平时炒菜时就在旁边问东问西,
加上自己试试看累积经验而成。
有时候朋友问我一些关于烹饪上的问题,
我都告诉他们其实做菜就是一种概念,
A材料用哪几种烹调方法会比较好吃,
B调味料用了之后在拌炒的时候就不能太高温,
现在看了食谱之后都会自己在脑内想过一次,
然后再用自己的烹调方式改变实作一次,
的确这样是比较符合自己的口味。
不知道文章内容打成这样大家能不能看懂,
只是想问问各位板友,
是否也有过我这样的想法,
做菜是否只是一种概念(可能是经验累积而成)?
当概念有了之后其实做出来的料理基本上都不会难吃?
作者: smallshow3 (小礸)   2018-01-14 16:03:00
不觉得,"只是"这样想的东西,通常代表不会太成功
作者: cyndilin (cyndi)   2018-01-14 16:07:00
要看个性,有些人是非要跟着食谱,精确的用量,有些人就是参考个大概,然后跟着感觉走
作者: mepe1018 (mepe1018)   2018-01-14 16:18:00
看人~有人连酱油都要刚刚好酗H随意 重点是自己喜欢就好毕竟大家的口味都不相同
作者: chdc ( )   2018-01-14 16:26:00
有精确的步骤跟份量才容易重现一样的料理 不然每次都不一样
作者: fortrees (九黎鲧)   2018-01-14 16:28:00
他是指各种材料要怎么处理之类的吧每种材料需要的处理方式 烹调的时间长短和火候然后就随自己高兴组合各种食材
作者: potionx (YEN YUAN-YEN)   2018-01-14 16:41:00
口感味道外观香气的排列组合 什么材料怎么处理就看功力了
作者: fibelf (driving)   2018-01-14 16:48:00
概念随兴派+1,还好每次不同但都不难吃(有无天分有差)
作者: amoroe13 ( OE )   2018-01-14 17:05:00
料理科学?
作者: ismydear (ismydear)   2018-01-14 17:27:00
厨师不能这样啊 口味会不固定
作者: LaBoLa (滚来滚去!!!)   2018-01-14 17:37:00
厨师不能这样 但在家烹饪可以 不过也是要看天份的
作者: Cis4cat (Caterpillar)   2018-01-14 17:56:00
我是这样的人(举手),煮了自己吃就无所谓
作者: thomasya (thomasya)   2018-01-14 18:04:00
我做菜也都看感觉的耶,主要食材都有就好,还没有被身边的人说过黑暗料理
作者: OrzOGC (洞八达人.拖哨天王)   2018-01-14 18:06:00
自已吃又没差...又不是要考特级厨师计较那么多搞死自己
作者: elena1201 (Elena)   2018-01-14 18:36:00
料理是科学
作者: m2488663 (碧潭西岸辺露伴)   2018-01-14 18:36:00
经验多了之后掌握某些料理的模式就可以变化了
作者: ps20012001 (开始想明年新计画)   2018-01-14 18:42:00
基本的先知道做法 要改变 才不会出槌我煮菜是当乐趣 过程讲究 吃的时候才能更享受每个人追求的不一样 也无须这么在意
作者: jonie (小布)   2018-01-14 18:52:00
所以优秀的厨师会把食材味道记在脑子沙盘推演也勇于尝试新口味啊~
作者: apnaapna (静)   2018-01-14 18:52:00
我的想法跟你一样~现在做菜成功率很高XD
作者: jonie (小布)   2018-01-14 18:56:00
料理原先就是试出来的,定量能确保品质,也要看每次使用的材料特色,像白钟元去美国上节目用当地蒜头调味,分量也变更,这才是活用啊!
作者: yaki (.)   2018-01-14 18:58:00
这想法算是对一半 比较认同下一篇的回文 不同需求有不同要求要懂吃才会懂要求 像有时候我弟备料 菜随便切 顺纹逆纹不会分 花枝也是乱切条状 不会刻花 我就没办法接受 吃起来有差所谓的概念 其实是很多细节的累积
作者: ericayou (vorka era)   2018-01-14 19:43:00
自己煮的话都随便 摆盘也都乱摆煮给别人看的才会出真功夫要煮给别人的都是自己煮过还不错的不然连自己口味都不合了 别人吃起来应该跟厨余一样
作者: jru (jru)   2018-01-14 20:35:00
应该是指烹饪手法有一些大原则?不偏离的话,成品就不太容易失败这样?
作者: allloveme (ID随便取)   2018-01-14 20:52:00
我都当实验,还好老公好养
作者: greedystar1 (小狼)   2018-01-14 21:07:00
你看料理节目那些大厨们说两大匙谁会真的量啦都嘛是大概的量就好了 料理不像烘培那么斤斤计较
作者: zxcdewqa (    )   2018-01-14 21:19:00
我做菜方式也跟你一样,食谱只是看有哪些食材而已XD大部分都是经验累积来的一种感觉。但我也觉得这样的做菜方式,自己吃吃都可以,要做到顶尖,就一定要需要研究的
作者: Miahh (忙)   2018-01-14 21:37:00
比较像科学吧
作者: qoopichu (非洲边缘鲁蛇)   2018-01-14 21:38:00
反正没有一定不能也没有一定要做或加的东西概念对了就通
作者: Miahh (忙)   2018-01-14 21:40:00
我做菜是跟历届男友学的(包括现任老公,不知道为什么遇到的都很会下厨)~XDD
作者: orange061991 (欧恋橘)   2018-01-14 21:46:00
概念通了就是通了 ,外面中餐厨师不也是这样
作者: qoopichu (非洲边缘鲁蛇)   2018-01-14 22:08:00
中餐的话功夫也很重要就是了,虽然现在有很多方便小工具
作者: luna031 (luna)   2018-01-14 22:22:00
一开始真的就是照食谱走,多次之后就会有实验精神来玩弄(?)食材,其他调味的就大概大概就好,还好失败品顶多就是没这么好吃,而不会浪费食物~
作者: sugar0417 (糖〃雅)   2018-01-14 22:25:00
都凭感觉,目前煮起来都挺好吃的
作者: dwyanelin (wade)   2018-01-14 23:22:00
自己煮当然可以凭感觉啊 但是如果像是要开店你就要把SOP弄出来 才能快速量产
作者: minksable (安田,不要白目)   2018-01-14 23:23:00
同意,所以老公家每道菜都要有“它该有的样子”,我煮起来压力蛮大(只有小夫妻两人吃),尤其是有时做了新尝试觉得还不错却被嫌得一无是处时很不开心...(所谓的新尝试是他家没出现过、但google得到有人做的)
作者: saddog (100=20+80)   2018-01-15 03:14:00
是。但概念的深厚与否决定你料理的品质食谱就是帮你把抽象的概念,变成稳定的品质
作者: ooarieloo (ariel)   2018-01-15 10:44:00
看感觉+1 会做成自己喜欢的口味
作者: fanbanana (像风一样的缱卷)   2018-01-15 11:02:00
除非已经是大厨等级
作者: zigzag (Ζ)   2018-01-15 11:27:00
我觉得你讲的概念对我来说比较像是一些对烹饪的基础知识建立起来后有些时候就可以通用 不大需要再翻食谱照做了 除非碰到自己不熟的食材或烹调用具 也就是旧有的知识架构没有的东西
作者: coronach (...)   2018-01-15 14:34:00
家常菜的确是这样吧 概念不要背离通常不会煮出难吃的菜只是你要能称之为料理 一些细节就要去要求
作者: chiahuiele (老人家)   2018-01-15 20:07:00
煮给自己吃其实这样就够了 我也是一样的想法 煮菜只是其中一项生活技能罢了
作者: momoforever ( Chi~*)   2018-01-16 02:06:00
科学营养学风土文化技艺很多东西在里头的!
作者: corainn (ç‚«)   2018-01-16 04:02:00
只有舒适圈内的食材有概念,哈哈
作者: maggie82728 (柯柯柯比比)   2018-01-16 20:37:00
自己煮自己吃还蛮随兴的 反正有熟 能吃 口味不差这样就好 也幸好男友还算好养 不会挑剔太多
作者: tinu (啦)   2018-01-17 00:23:00
Cooking is art, baking is science.
作者: a43164910 (寺杉伊六)   2018-01-18 17:35:00
照你这逻辑做什么都是一种概念
作者: linablue   2018-01-19 14:31:00
推楼上 原po概念的定义似乎就是基础知识
作者: aspca022 (奴儿)   2018-01-23 21:01:00
我也是随性派,做菜是经验的累积(?)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