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失控的热情】 用热情找工作错了吗?

楼主: bekeing7 (^^)   2024-04-10 09:48:25
全文好读版:https://bit.ly/3PWC6VZ
https://i.imgur.com/txySf8G.jpg
这本书很有意思,这本书是讨论找工作用的‘热情’这项原则是不是有点太过火了?
作者一开始引用了相当知名的 Steve Jobs 的名言‘而要成就伟大的事前,你必须先热爱
你正在做的工作。’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这本书透过访谈了美国大学生与刚出社会的新鲜人,探讨并追踪他们找工作时,‘热情’
多少部分?而后来呢?是否真的拥有热情工作就会拥有快乐人生?
热情原则固化阶级
很哀伤的一件事,那就是热情原则可能让原本阶级翻转变的更不可能。
作者访问了拥有大学生学历的人,照道理来说,这群人最应该是有机会进行阶级翻转的。
但是,‘追求热情’这件事情却有可能助长原有的经济不公与阶级固化。
家庭较为富裕的学生们即使在追求热情的道路上失败了,也多半能在不感兴趣的领域获得
高薪且稳定的职位。但劳工阶级或第一代大学生若在这条路上失败了,却更常沦为低度就
业、做着不稳定工作。
阶级或种族会影响热情原则吗?
答案是会。
热情原则调查数据中的亚裔受访者比白人同侪更常受到父母施压,要求得选择有机会获得
高薪与声望的领域,且在选择职业时,他们的父母不太可能会鼓励他们追随自身兴趣。
而原生家庭的阶级也会影响找工作是否先考虑热情原则。
在热情原则调查数据中,来自富裕家庭与劳工阶层的学生,他们的父母鼓励他们找工作时
优先考虑稳定性。但是这两群人的背后原因却很不同。
家庭富裕的家长会要求小孩去选择能维持目前生活水准的职业,能够保持原先的阶级地位
且继续过著“舒适”的生活方式。但是劳工家庭背景与第一代大学生都感受到来自家里的
压力,追求稳定、高薪或有声望的职业。
那中产阶级呢?中产阶级出乎意料的,反而是最支持热情原则的阶级。
多数中产阶级家庭的父母将大学学位视为防止孩子社会阶层向下流动的安全网,但父母亲
仍然鼓励他们的孩子依照兴趣选择科系。他们的孩子甚至在进入大学且选择科系之前,就
已经对自己的兴趣有强烈意识。
热情的工作=变相的剥削?
这本书提到一个我之前没有思考到的问题,那就是“热爱你的工作”可能会让人以为,为
了追求自己有热情的工作,低薪、超时工作是可以被忍受的,只要我‘够喜欢这个工作’
。员工追求热情时往往愿意,甚至期待为了能够从事他们“热爱”的工作,牺牲薪水与工
作保障
追求热情与热情原则其实可能有助于延续白领工作的剥削文化与结构。热情原则似乎缓和
了受访者对于工作不稳定且过度工作的批评,转而认为低薪、工时长与工作不稳定是可以
忍受的,甚至认为要从事一份与热情相符的工作,这些都是必要的交换条件。
最后,回到什么是理想工作,或是理想生活。
作者在最后章节提到,这个‘热情原则’似乎只在美国有这样强烈的信念。人们寻找工作
的意义,将工作视为自身核心价值,这样的想法或许不只存在于美国,但可能唯有美国人
才如此深信这项信念。
作者最后很有意思的问,会不会热情原则可能是一种被过度吹捧的职涯意义建构之道?尤
以在社会人口特权群体里更为显著?
很有意思的书,推荐给大家。
更多关于黄KK
黄KK Blog : https://bit.ly/3GHdEDw
黄KK Facebook:https://bit.ly/3AmVIup
黄KK Instrgram : https://bit.ly/2Va8fA8
作者: wulouise (在线上!=在电脑前)   2024-04-10 10:10:00
工作负担=爱+薪水
作者: leojoe22 (leo)   2024-04-10 12:12:00
这本超级歪好像也有分享
作者: rtoday (rtoday)   2024-04-10 13:18:00
写得不错,教年轻人分辨场面话与残酷现实
作者: pshuang (中山先生忠实信徒-我爱萝)   2024-04-10 22:19:00
动画师就是被热情绑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